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TGK专利>正文

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及热水切换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699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通过简化结构,提高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的供暖效率。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中,通过蝶阀(10)将热水流量的至少一部分切换到旁通管路(9)侧,可调整经由散热器(6)的热水流量。因而,即使散热器(6)中的热水流动停止,也能始终形成热水的循环回路,可将热水的流势(势ぃ)保持在某种程度上。其结果是,在将蝶阀(10)再度切换到散热器(6)侧时,能迅速地使散热器(6)升温,并且能够提高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的供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以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为供暖用的热源,并通过调整从发动机流过散热器的热水流量来控制车箱内空气温度的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汽车用空气调节系统,具有通过制冷循环的低温制冷剂产生冷风的蒸发器和通过来自发动机的热水产生热风的散热器,通过散热器将被蒸发器冷却的冷风再加热,将车箱内的空气控制为最合适的温度。作为这种温度控制方式,公知有空气混合方式和再加热方式。空气混合方式是,对一部分冷风进行再加热,并在空气混合室内将没有被再加热的冷风和经过再加热的冷风均匀混合,向车箱内供给。其温度控制,是通过用空气混合门来改变通过散热器再加热的冷风风量的比例来进行的。另一方面,再加热方式,是用散热器对冷风的总量进行再加热,其温度控制是通过控制流入散热器的热水的流量来进行的。在目前情况下,利用再加热方式必须要进行复杂的热水流量控制,因此,大多数车辆采用部件及控制简单的空气混合方式。在该空气混合方式的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中,在连接发动机与散热器的配管路径上,设有用于调整向散热器供给的热水流量的热水切换阀。该热水切换阀的结构虽然有各种各样,但是,一直使用的是结构比较简单、能够以低成本制造的蝶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7是表示这种以往的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的例子的系统结构图。该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在发动机101的冷却水出口与散热器102的热水入口之间的送水管路103上,配置有由蝶阀等构成的热水切换阀104。该热水切换阀104与未图示的空气混合门联动而进行开闭,调整从发动机101向散热器102供给的高温热水的流量。而且,经由未图示的蒸发器的冷风的流动通过空气混合门分流,该冷风的一部分在通过温度被调整的散热器102时被升温。这时,被升温的热风与没有经过散热器102的冷风混合,变成适当温度的风,从车箱内的吹出口送出。另一方面,经由散热器102,从该热水出口送出的热水,通过被发动机101驱动的水泵105向发动机101的冷却水入口返回。另外,在发动机101上,设有检测该冷却水水温的热球式温度计106,当水温超过预定值时,该冷水的一部分通过别的循环路径向冷却器107流动。通过冷却器107冷却的冷却水,由水泵105向发动机101的冷却水入口返回。特许文献1特公昭60-18695号公报(图3及图4)然而,在这样的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中,尽管水泵105动作,但是设想热水切换阀104和热球式温度计106因某种原因同时处于全部关闭的情况,必须确保用于防止水泵105等被破坏的通水循环。为此,在发动机101的内部侧,通常,设有如图中虚线所示的旁通回路108。借此,例如,在发动机101起动时,在水泵105联动而通水的状态下,即使热水切换阀104与热球式温度计106同时处于全闭状态,在发动机101内也能确保通水循环。但是,也有因发动机的种类而不能在发动机的内部设置这样的循环回路的车辆,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在某处确保通水循环。例如,在图17所示的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中,假设在没有旁通回路108的情况下,为了将热水切换阀104设置成二通阀,例如,在热水切换阀104的上游侧与散热器102的出口侧之间的路径上,有必要再设置由二通阀构成的旁通阀。但是,在另外设置新的阀时,存在以下问题设置空间的安排并不理想;伴随着部件的增加,成本也增加;由于在与形成路径的配管之间还需要增加密封部件,所以导致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这种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在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中,能简单且低成本地实现确保通水循环的结构,更理想的是,实现结构上节省空间化及提高可靠性。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该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在使通过冷却发动机而被升温的热水循环的管路中途,连接有散热器,通过调整流过上述散热器的热水的流量,改变上述散热器的散热量,其特征在于,该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包括旁通管路,连接在将从上述发动机的冷却水出口供给的热水向上述散热器的热水入口输送的送水管路与使上述散热器热水出口的热水向上述发动机的冷却水入口返回的返回管路之间,用于使流过上述送水管路的热水不经由上述散热器,而是旁通并向上述返回管路导出;以及蝶阀,配置在上述旁通管路的端部,将流过上述送水管路的热水的至少一部分切换到上述旁通管路中,可调整经由上述散热器的热水流量。在这样的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中,在送水管路与返回管路之间设置有旁通管路,蝶阀将流过送水管路的热水的至少一部分切换到旁通管路中,调整经由散热器的热水流量。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热水切换阀(温水切替弁),该热水切换阀配置在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回路与散热器之间,调整从上述发动机向上述散热器供给的热水流量,其特征在于,该热水切换阀包括主体和蝶阀,主体内部设有送水管部,将从上述发动机的冷却水出口供给的热水导入并向上述散热器的热水入口导出;返回管部,将从上述散热器的热水出口送出的热水导入并向上述发动机的冷却水入口导出;旁通管部,以使上述散热器旁通的方式设置在上述送水管部与上述返回管部之间。上述蝶阀配置在上述旁通管部的端部,并且将流过上述送水管路的热水的至少一部分切换到上述旁通管部,可调整经由上述散热器的热水流量。在这种热水切换阀中,在送水管部与返回管部之间设置有旁通管部,蝶阀将流过送水管部的热水的至少一部分切换到旁通管部中,调整经由散热器的热水流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由于通过蝶阀,将热水流的至少一部分切换到旁通管路侧,能够调整经由散热器的热水流量,因此,即使散热器的热水流动停止,也可以确保热水的循环路。此外,由于通过蝶阀可以将热水流切换到散热器侧或旁通管路侧,因此可减少设置用于切换通水用流路的另外新的二通阀的必要性,可用比较低的成本实现,同时能够节省空间。这种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热水切换阀实现。特别是,采用了包括旁通管部的多个管部与主体一体构成、并且在该主体内设置蝶阀的结构,因此可减少配管的连接部,能够节省空间并提高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图2是热水切换阀的正视图。图3是热水切换阀的俯视图。图4是热水切换阀的左侧视图。图5是热水切换阀的仰视图。图6是沿图2中A-A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4中B-B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2中C-C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沿图2中D-D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图11是热水切换阀的正视图。图12是热水切换阀的俯视图。图13是热水切换阀的左侧视图。图14是热水切换阀的仰视图。图15是沿图11中E-E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图16是沿图13中F-F线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图17是表示以往的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的例子的系统结构图。标号说明1发动机, 2热球式温度计,3冷却器,4水泵, 5、205热水切换阀, 6散热器,7送水管路, 8返回管路,9旁通管路,10蝶阀,11溢流管路, 12定差压阀(定差压弁),21、221主体, 22送水管部, 23返回管部,24旁通管部,25溢流管部, 26冷却水出口连接部,27热水入口连接部, 28冷却水入口连接部,29热水出口连接部, 33、53阀芯,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在使通过冷却发动机而被升温的热水循环的管路中途,连接有散热器,通过调整流过所述散热器的热水的流量,改变所述散热器中的散热量,其特征在于,该供暖用热水控制系统包括:旁通管路,连接在将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出口供给 的热水向所述散热器的热水入口输送的送水管路与将所述散热器热水出口的热水向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入口返回的返回管路之间,使流过所述送水管路的热水不经由所述散热器而旁通,并向所述返回管路导出; 以及蝶阀,配置在所述旁通管路的端部,将流过所述 送水管路的热水的至少一部分切换到所述旁通管路中,可调整经由所述散热器的热水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船桥竹志池田英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TGK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