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轴板簧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6298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轴板簧联接装置,它包括车轴轴管和钢板弹簧,车轴轴管与钢板弹簧之间设置车轴底板,钢板弹簧的下方设置下底板,其特征在于,“U”形螺栓依次穿过下底板、钢板弹簧、车轴底板与螺母联接形成紧固,车轴底板与车轴轴管为焊接式一体结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汽车车轴的板簧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车轴板簧联接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车轴轴管2和板簧8,其中车轴轴管2的上方是车轴上压板10,车轴轴管的下方是紧靠板簧8上表面的车轴底板3,板簧8的下表面设置下底板9;U形螺栓7由下往上依次穿过下底板9、板簧8、车轴底板3和车轴上压板10后与螺母4联接形成紧固;车轴轴管被挟持在车轴上压板、车轴底板和U形螺栓之间。这种结构的车轴板簧联接装置,存在如下缺陷1.为了保证车架底盘与螺母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跳动间隙,车架底盘的高度不能继续降低;2.这种结构一旦发生爆胎或漏气等事故,车轴板簧联接装置的“U”形螺栓最先着地,会给U”形螺栓一个很大的局部冲击力,从而造成U”形螺栓损坏,形成很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车盘高度,从而提高车的安全系数和性能的车轴板簧联接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车轴轴管和钢板弹簧,车轴轴管与钢板弹簧之间设置车轴底板,钢板弹簧的下方设置下底板,“U”形螺栓依次穿过下底板、钢板弹簧、车轴底板与螺母联接形成紧固,车轴底板与车轴轴管为焊接式一体结构。其中车轴底板两侧向上延伸挟持车轴轴管,且车轴轴管在其两侧与车轴底板焊接为一体;所述螺母的最高点低于车轴轴管的最高点。下底板的中央部分凸出,该凸出部分超出“U”形螺栓的最低点;优选下底板凸出部分的下表面为一平面。采样本技术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车盘高度,而且提高了车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结构如图2所示,它包括钢板弹簧8,钢板弹簧8的上方设置车轴底板3,钢板弹簧8的下方设置下底板6,“U”形螺栓7依次传过下底板6、钢板弹簧8、车轴底板3与螺母4联接形成紧固,车轴底板3两侧向上延伸挟持车轴轴管2,且车轴轴管2在其两侧与车轴底板3焊接为一体,上述螺母4的最高点低于车轴轴管2的最高点;下底板6的中央部分凸出,凸出部分的下表面为一平面,该凸出部分超出“U”形螺栓的最低点。本技术车轴板簧联接装置,由于车轴轴管与车轴底板形成焊接,从而使得“U”形螺栓及螺母不必再高出车轴轴管的上表面,同时也省略了上压板,从而降低了整个车轴板簧联接装置的最高点高度;又由于车架底盘与车轴板簧之间的安全跳动间隙是一定的,因此使得底盘能够降低一些,提高了整部车的安全性能和系数;另外,由于下底板设计成带有台阶的形状,使得发生爆胎等事故时,是下底板的底部平面先着地,有效保护螺栓不被损坏或脱落;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U”形螺栓先着地所导致的危险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车的安全性。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车轴板簧联接装置,它包括车轴轴管和钢板弹簧,车轴轴管与钢板弹簧之间设置车轴底板,钢板弹簧的下方设置下底板,其特征在于,“U”形螺栓依次穿过下底板、钢板弹簧、车轴底板与螺母联接形成紧固,车轴底板与车轴轴管为焊接式一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轴板簧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轴底板两侧向上延伸挟持车轴轴管,且车轴轴管在其两侧与车轴底板焊接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轴板簧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最高点低于车轴轴管的最高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轴板簧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底板的中央部分凸出,该凸出部分超出“U”形螺栓的最低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轴板簧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底板凸出部分的下表面为一平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车轴板簧联接装置,它包括车轴轴管和钢板弹簧,车轴轴管与钢板弹簧之间设置车轴底板,钢板弹簧的下方设置下底板,“U”形螺栓依次穿过下底板、钢板弹簧、车轴底板与螺母联接形成紧固,车轴底板与车轴轴管为焊接式一体结构。采用本技术可以充分降低车轴板簧联接装置最高点的位置,从而有效降低了底盘高度,进而提高了整部车的安全性能。文档编号B60G11/02GK2843907SQ20052014543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叶俊, 刘洪庆, 梁清强, 邬世锋 申请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俊刘洪庆梁清强邬世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