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悬架车辆底盘的安装方法及其支撑杆技术

技术编号:1084506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空气悬架车辆底盘的安装方法及其支撑杆,先在车架2和车桥6之间或在减振器上支架3和减振器下支架7之间安装支撑杆11,使车架2处于正常行驶高度范围内,到整车装配时,给气囊1充气后,再拆除支撑杆11。支撑杆1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强。气囊1不承受拉力,无需充气,底盘能保持在正常高度范围内,在安装、存放和运输过程中气囊及底盘上的其他部件不易损坏。方法简便,工序步骤紧凑、合理,提高了安装工效和安装质量,可较大幅度地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底盘安装和运输过程中的返工率和零部件损耗,节约了生产成本。适于各种空气悬架式车辆底盘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悬架装置的安装方法。也涉及一种支撑构件。具体来说是空气悬架车辆底盘的安装方法及其支撑杆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空气悬架一般主要由稳定杆、稳定杆支架、减振器、减振器上下支架(包括带安装孔的支架和带销轴的支架)、推力杆、推力杆支架、气囊底座、气囊支架、高度控制传感器等组成。此类型空气悬架方案中,推力杆承受纵向和横向力,空气悬架气囊设置在车架和车桥之间,主要承受和传递重力方向的载荷。此结构在装配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必须将车架用台架垫高,然后在下方安装车桥和空气悬架气囊等部件,气囊在装入后尚未充气或充气不足。台架占用空间较大,安装施工不方便,若在装配现场对气囊充气,可使底盘车架升高,替代台架。但由于底盘上各部件及管路尚未装配完成,在底盘装配阶段对气囊充气有诸多不便。这时若拆除台架就会导致车架大大下沉,底盘车架会因离地高度过小而无法装配。特别是此结构在底盘装配后的转运过程中还有如下问题一是底盘竖直方向上的载荷主要由气囊内部缓冲块承载及传递,在车辆底盘转运或运输过程中,当底盘吊起时,吊点通常在车架上,车架上升时会经气囊及减振器拉起车桥。气囊和减振器都是承压部件,不利于承受来自车桥的下拉力量。若起吊时没有保护措施就可能导致气囊盖与气囊体脱离,即拉脱气囊。此时必须重装气囊,相对于分装状态,在装配好的车架与车桥之间单独重装气囊要麻烦得多,浪费人力物力,同时也可能造成气囊橡胶开裂,使气囊报废。二是在底盘存放过程中,由于没有台架支撑,气囊未充气或充气不足,车架压向车桥,底盘车架的离地高度远低于设计值,时常会压坏底盘上的其他零部件如传动轴接头等。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底盘安装方法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安装质量和工效较高的空气悬架车辆底盘的安装方法。它方法简便,成本低,可有效避免在安装和运输过程中对车辆底盘部件造成的损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底盘安装装置的不便,提供一种适于连接车架和车桥的支撑杆。它结构简单,操作和调整方便,通用性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空气悬架车辆底盘的安装方法,先在车架和车桥之间安装支撑杆,调整支撑杆的支撑高度,使车架处于正常行驶高度范围内,然后进行其他部件的安装,到整车装配时,给气囊充气后,再拆除支撑杆。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将支撑杆安装在减振器上支架和减振器下支架上,到整车装配时,给气囊充气后,再拆除支撑杆,安装减振器。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支撑杆由杆体及旋合在杆体两端的固定螺母组成,杆体两端经固定螺母分别与车架和车桥连接,或者与减振器上支架和减振器下支架连接。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支撑杆由螺管、旋合在螺管两端上的顶杆和固定螺母组成,顶杆的两端制有螺纹,两顶杆分别与车架和车桥连接,或者与减振器上支架和减振器下支架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在杆体或顶杆上设置有托板。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在托板上设置有直角耳板,直角耳板上设置有销孔。本专利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在螺管上设置有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在采用空气悬架的车辆底盘在装配过程中,先在车架和车桥之间安装支撑杆,无需对气囊预充气,也无需采用台架或其他的底盘车架顶升措施,即可使底盘能保持在正常高度范围内,减少了对气囊预充气或顶起车架操作的不便,也为底盘上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带来了方便。2.在车辆底盘转运的吊装过程中,气囊不承受拉力,不会出现气囊盖与气囊体脱离的现象,也无需对气囊采取另外的保护措施。车辆底盘在存放时底盘上的其他部件也不易损坏。3.支撑杆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支撑强度较高,使用和调整快捷,安装长度可以调节,能适应不同的车型,通用性强,成本低,而且支撑杆在整车装配完成后可拆下再次使用。4.安装方法简便,适应底盘安装的现场环境,对安装工艺的调整较小,工艺步骤紧凑、合理,提高了安装工效和安装质量,较大幅度地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底盘安装、转运和存放过程中的返工率和零部件坏损,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a是现有一种空气悬架底盘的结构示意1b是现有另一种空气悬架底盘的结构示意2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安装空气悬架底盘的一种结构示意3是图2中支撑杆11的结构示意4是支撑杆11另一种结构的示意中气囊1,车架2,减振器上支架3,减振器4,高度控制传感器5,车桥6,减振器下支架7,横向稳定杆8,V型推力杆9,纵向推力杆10,支撑杆11,杆体12,固定螺母13,顶杆14,螺管15,手柄16,托板17,减振器上销18,减振器下销19。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a,图1b,现有的空气悬架车辆底盘安装是先采用台架垫起车架2,在下方推入车桥6,然后在车架2和车桥6之间安装横向稳定杆8,V型推力杆9、纵向推力杆10、气囊1,减振器4、高度控制传感器5及各种管路等零部件。完成后,再将车辆底盘吊装转运至整车装配生产线上进行整车装配。参见图2,图3,本专利技术空气悬架车辆底盘的安装方法,先将车架2吊起,在车架2和下方的车桥6之间安装支撑杆11,调整支撑杆11的支撑高度,使车架2处于正常行驶高度范围内,锁紧支撑杆11,然后进行其他部件的安装,到整车装配时,给气囊1充气后,再拆除支撑杆11。安装时,可以利用车架2和车桥6上已有的孔来固定支撑杆11,如可以借用车架2和车桥6上安装其他零部件的孔来固定支撑杆11。也可以在车架2和车桥6上制作工艺孔用于固定支撑杆11。考虑到底盘的结构特点,其优选的方案是将支撑杆11安装在减振器上支架3和减振器下支架7的孔上,到整车装配时,给气囊1充气后,再拆除支撑杆11,安装减振器4。支撑杆11由杆体12及旋合在杆体12两端的固定螺母13组成,在杆体12的两端部制有螺纹,其上各旋合有至少两个固定螺母13。杆体12两端经固定螺母13分别与车架2和车桥6连接,或者与减振器上支架3和减振器下支架7上的孔连接。安装时,先吊起车架2,将车桥6置于车架2的下方,卸下杆体12两端上外侧的一个固定螺母13,然后将杆体12两端分别穿过车架2和车桥6上的孔,或者减振器上支架3和减振器下支架7上的孔,通过转动杆体12内侧的固定螺母13来调整支撑杆11的支撑高度,使车架2的高度保持在正常行驶高度的范围内,再将卸下的固定螺母13旋合在杆体12上,使固定螺母13分别夹持在车架2、车桥6上或减振器上支架3、减振器下支架7的板面两侧,锁紧固定螺母13,这时支撑杆11便与车架和车桥6连为一体。到整车装配时,给气囊1充气后,再拆除支撑杆11并相应安装减振器4。当在车架2和车桥6上安装支撑杆11时,支撑杆11的数量应保证车架与2与车桥6连接的安全可靠。当支撑杆11安装在减振器4的安装位置时,每台车上支撑杆11的数量与应安装的减振器4数量相同。参见图4,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杆11也可以由螺管15、旋合在螺管15两端上的顶杆14和固定螺母13组成,两顶杆14分别与车架2和车桥6连接,或者与减振器上支架3和减振器下支架7上的孔连接。顶杆14是一个两端均制有螺纹的杆件,在顶杆14的中部可设置有托板17。即顶杆14的两端制有螺纹,中部设置有托板17。托板17可与顶杆14制成一体,也可以是套接在顶杆14上的零件。为适应减振器支架的不同结构形式,在托板17上还可以设置有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气悬架车辆底盘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车架(2)和车桥(6)之间安装支撑杆(11),调整支撑杆(11)的支撑高度,使车架(2)处于正常行驶高度范围内,然后进行其他部件的安装,到整车装配时,给气囊(1)充气后,再拆除支撑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忠翼孙磊杨胜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