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继英专利>正文

可折迭的缓冲式车辆牵引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72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折叠的缓冲式车辆牵引杆。它由牵引杆挂环、牵引拉杆和牵引杆挂套环等组成。一个缓冲装置连接于牵引杆挂环上,其后连接于一个主连片上,主连片上连接着牵引拉杆,该牵引拉杆由两个可相对折叠的短牵引拉杆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牵引杆可折叠,携带方便,且具有缓冲功能,特别适用于各种大、中、小型车辆的抛锚牵引。(*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牵引杆,它可折迭且具有缓冲功能。车辆牵引杆是车辆牵引的必要设备之一。然而,截止目前尚没有一种携带方便且适合于大、中、小型车辆的抛锚硬牵引杆,而常见的牵引方法只是尼龙带软牵引,钢绳软牵引或极粗糙的单杆牵引,软牵引难以控制被牵引车的方向,极不安全,而现有的单杆牵引则难地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且牵引杆太长、携带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携带方便且抗冲击的车辆抛锚硬牵引杆。本技术的车辆牵引杆由牵引杆挂环,两个牵引拉杆和连接在两牵引杆末端的牵引杆挂套环等组成,牵引杆挂环用于同牵引车挂环相连,牵引杆挂套环用于同被牵引车挂环相连,它还包括一个缓冲装置,其一端与牵引杆挂环连接,另一端与一个主连片相连,该主连片的两端分别与上述两牵引拉杆相铰接,两个牵引拉杆自主连片向后呈扩张伸展,上述每个牵引拉杆均由两根短牵引拉杆与一个三角形连片相铰接而构成,此外,车辆牵引杆还包括一个横向锁扣拉杆,其由一个左右旋螺杆和两个在其两端的带有左右旋内螺孔的短锁扣拉杆组成,这两个短锁扣拉杆分别与上述两个牵引拉杆上的三角形连片可拆卸地相铰接,缓冲装置、牵引拉杆和横向锁扣拉杆大致在一个平面内,拆下横向锁扣拉杆,在上述平面内,两牵引拉杆可相对缓冲装置折迭,每个牵引拉杆的两个短牵拉杆也可相对折迭。和上述方案属于同一构思的本技术的另一种车辆牵引杆由牵引杆挂环、一个牵引拉杆和连接在牵引拉杆末端的牵引杆挂套环等组成,一个缓冲装置,其一端与牵引杆挂环相连,另一端与一个主连片相连,牵引拉杆连接于主连片上,牵引拉杆由若干短牵引拉杆与相应的连片相铰接而构成,且在其上具有可将铰接部位锁住的可滑动锁套。上述铰接部位不被锁住时,短牵引拉杆可相对折迭。和现有的车辆抛锚牵引设备相比,本技术的车辆牵引杆具有缓冲装置,提高了牵引时的抗冲击能力,此外,牵引杆还可以折迭而处于收藏状态,因而携带方便。下面借助附图对本技术的车辆牵引杆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辆牵引杆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具有弹簧缓冲装置的车辆牵引杆靠近弹簧缓冲装置部分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图1的车辆牵引杆靠近横向锁扣拉杆部分的部分剖视图;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3中C向的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车辆牵引杆靠近牵引杆挂套环部分的视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将图1的车辆牵引杆变为单杆牵引时主连片连接两牵引拉杆的剖视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图1的车辆牵引杆处于收藏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车辆牵引杆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车辆牵引杆由牵引杆挂环1,两牵引拉杆4和连接在牵引拉杆4末端的牵引杆挂套环8等组成,牵引杆挂环1用于同牵引车挂环相连,牵引杆挂套环8用于同被牵引车挂环相连,当然也可以相反使用。一个缓冲装置2,其一端与牵引杆挂环1连接,另一端与一个主连片3相连,主连片3的两端分别与两牵引拉杆4相铰接,两根牵引拉杆4自主连片3向后呈扩张伸展,每个牵引拉杆4均由两根短牵引拉杆与一个三角形连片26相铰接而构成,如图3所示,一个横向锁扣拉杆6由一个左右旋螺杆23和两个在其两端的带有左右旋内螺孔的短锁扣拉杆22组成,两短锁扣拉杆22分别与两牵引拉杆4上的三角形连片26可拆卸地相铰接,缓冲装置2,两牵引拉杆4和横向锁扣拉杆6大致在一个平面内,拆下横向锁扣拉杆6,在上述平面内,两牵引拉杆4可分别相对缓冲装置2折迭,每个牵引拉杆4的两短牵引拉杆也可相对折迭,而使车辆牵引杆处于收藏状态,如图10所示,其中拆下的横向锁扣拉杆6可被连接到一个可在牵引拉杆4上滑动的锁套7上。旋转左右旋螺杆23可以调节两牵引拉杆4间的夹角(即两牵引杆挂套环8的间距),以适合具有不同牵引车挂环间距车辆的牵引,牵引杆的长度d最好为1.25米。上述缓冲装置2可以是双向缓冲装置,它可以是气压式、液压式或弹簧式的。通过缓冲装置2,能够缓和车辆起动或刹车时的冲击载荷,提高安全性及承载能力。图2主要示出了一个弹簧式缓冲装置2,它包括一个螺旋弹簧14,在螺旋弹簧14内穿有一个导杆15以及在其外部具有一个外套管16,在外套管16的一端固定有一个导杆套13,导杆15穿过导杆套13后再经过一个固定其上的轴顶套12与牵引杆挂环1连接成一个整体,导杆15的另一端穿过弹簧14及一个在外套16之内可滑动的限位套17之后拧有一个螺母18,通过固定在导杆15上的轴顶套12、螺母18以及与外套管16固定连接的导杆套13使弹簧14及限位套17定位,在外套管16内、限位套17之后是一个与主连片3相铰接的可滑动的拉套管19,在拉套管19之后于外套管16内固定着用于拉套管19的堵套管20。其工作原理是当牵引杆承受牵引拉力时,牵引拉力首先作用在牵引杆挂环1上,然后挂环1带动导杆15,通过锁紧在导杆一端的螺母18压迫限位套17压缩弹簧14,弹簧14顶住导杆套13而带动外套管16,外套管16再经堵套管20带动拉套管19及与之相连的主连片3上,再经牵引拉杆4将牵引力传递到被牵引车上;当牵引杆受冲击压力时,来自被牵引车的冲击力经主连片3传到拉套管19上,拉套管19向前滑动压迫限位套17压缩弹簧14,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减轻重量,牵引拉杆4的每个短牵引拉杆均由两个堵塞24和在其间的一个牵引管25构成,此外,在牵引拉杆4上具有可将两个短牵拉杆的被三角形连片26铰接的部位锁住的可滑动锁套5,以提高刚性,图3中上部的牵引拉杆的两短牵引杆已被锁住。图6和图7表示出牵引杆挂套环8由其自身螺栓横向铰接后是与牵引拉杆4垂直铰接的,以便在车辆上、下跳动时减小对牵引杆的弯曲应力,其中螺栓的横向铰接可以是自由拆卸的。本技术的车辆牵引杆,除了短锁扣拉杆22与三角形连片26的铰接可拆卸外,其它的铰接也可以设计成可拆卸的,这样,当牵引车和被牵引车均只有一个挂环(或挂钩)或者必要时,可将本技术的牵引杆由双牵引杆式变为单牵引杆式,即将牵引拉杆4直接与缓冲装置2的末端相铰接,也可以用主连片3将两个牵引拉杆4铰接在一起,并由一个可在牵引拉杆4上滑动的锁套7锁住,从而构成一个长的单牵引拉杆,如图8、9所示,在上述情况下,必须用锁套5锁住两个短牵引拉杆。本技术的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可折迭的缓冲式车辆牵引杆,它采用了刚架和桁架相结合的形式,减少了重量,提高了结构的刚性和承载能力,即可承受纵向载荷又可承受横向载荷,且提高了牵引时的抗冲击能力,此外,通过调整横向锁扣拉杆可使之用于具有不同牵引挂环间距的车辆牵引。它特别适用于拖挂大、中、小型抛锚车辆,如果进一步设计以扩大牵引能力,亦将适用于拖挂中、小型拖车,从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11给出了一种单杆式的车辆牵引杆,它由牵引杆挂环1、一个牵引拉杆4’和连接在牵引拉杆4’末端的牵引杆挂套环8等组成,一个缓冲装置2,其一端与牵引杆挂环1相连,另一端与主连片3’连接,牵引拉杆4’连接于主连片3’之上,它由若干短牵引拉杆与相应的连片26’相铰接而构成(在此仅示出了两个短牵引拉杆),在牵引拉杆上具有可将铰接部位锁住的可滑动锁套5。当铰接处不被锁住时,短牵引拉杆可相对折迭。在图11所示的结构中,牵引杆挂环、缓冲装置、牵引杆挂套环及锁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牵引杆,包括牵引杆挂环(1),两个牵引拉杆(4)和连接在牵引拉杆(4)末端的牵引杆挂套环(8),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缓冲装置(2),其一端与牵引杆挂环(1)连接,另一端与一个主连片(3)相连,主连片(3)的两端分别与两牵引拉杆(4)相铰接,两根牵引拉杆(4)自主连片向后呈扩张伸展,每个牵引拉杆(4)均由两根短牵引拉杆与一个三角形连片(26)相铰接而构成,此外,车辆牵引杆还包括一个横向锁扣拉杆(6),它由一个左右旋螺杆(3)和两个在其两端的带有左右旋内螺纹孔的短锁扣拉杆(22)组成,两短锁扣拉杆(22)分别与两牵引拉杆(4)上的三角形连片(26)可拆卸地相铰接,缓冲装置(2)、两牵引拉杆(4)、横向锁扣拉杆(6)大致在一个平面内,拆掉横向锁扣拉杆(6),在上述平面内,两牵引拉杆(4)可相对缓冲装置(2)折迭,每根牵引拉杆(4)的两根短牵引拉杆也可相对折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英吴玉石吴青阳吴苏宁
申请(专利权)人:刘继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