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排障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339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排障车,包括:排障装置、驾驶室、副车架、起重机构、托举机构、围板总成和设置在车体前端的牵引液压绞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外侧的防护装置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撑地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多功能排障车具有推除路障、牵引车辆、吊装重物、自卫防护等多种功能,该多功能排障车转弯半径小,机动性能高,操作方便,可以公路、铁路运输,满足跨区作战任务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排障车
技术介绍
武警部队担负着维稳处突、抢险救援等重要任务,一旦突发事件发生,部队需要快速到达事发现场实施处置和救援。故需要一种快捷、灵活、操作简单的排障装备,在部队行进道路遇阻时,能够快速清除障碍、疏通道路,保障部队顺利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排障车,提升排障车处理突发事件时的机动性,尤其适用武警部队多样化作战任务需要。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排障车,包括:排障装置、驾驶室、副车架、起重机构、托举机构、围板总成和设置在车体前端的牵引液压绞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外侧的防护装置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撑地机构;所述排障装置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前端的排障铲,所述排障铲的横截面呈V形,所述排障铲通过相连的平行四连杆机构和液压油缸连接在底盘大梁上并进行上下运动进行高度调节;驾驶室设置有气顶式120°可翻转天窗,驾驶室顶部设置有警灯、行车灯和后工作灯,驾驶室内设置有扩音装置和带锁式弹药器材箱,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侧后窗上的固定式防护网、设置在前窗的前防护网和设置在左右侧窗上的固定式防护网,所述前防护网采用气顶式防护网;所述副车架与底盘相连;可360°连续回转的起重机构通过回转转台和回转支承连接在副车架上,吊臂包括相连的基本臂和伸缩臂,吊臂通过销轴与回转转台铰接,由双液压油缸实现变幅,起升机构与回转转台相连且与吊臂一起用于起吊重物,所述起升机构配置有气动压绳器,吊钩设置有可拆卸的配重装置;撑地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车厢前端的H形前支腿和设置在车厢后端的L形后支腿;托举机构设置在车体尾部,包括托臂和拖车装置,所述托臂包括一节可上下滑动的滑动臂和若干节可伸缩折叠臂;围板总成安装在车辆两侧,尾部装有工作梯,围板总成还设有操纵箱。优选,基本臂为双液压油缸前支变幅,变幅范围为0°~50°,伸缩臂由液压油缸实现伸缩。优选,撑地机构还包括支脚盘,所述支脚盘与L形支腿之间通过销轴铰接。优选,拖车装置为U形托架或Y形托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排障车具有推除路障、牵引车辆、吊装重物、自卫防护等多种功能,该多功能排障车转弯半径小,机动性能高,操作方便,可以公路、铁路运输,满足跨区作战任务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排障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图1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排障装置示意图;图6是图5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副车架结构示意图;图8是副车架回转中心结构加强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托臂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有线遥控手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吊臂的六边形截面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配重装置示意图;图13是驾驶室天窗示意图;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1:排障装置;1.1:液压油缸;1.2:四连杆机构;1.3:插销;1.4:弹簧销;1.5:弹簧销;1.6:支座;1.7:插销;1.8:排障铲;2:牵引液压绞盘;3:防护装置;3.1:前防护网;3.2:警灯;3.3:行车灯;3.4:后工作灯;3.5:防护网;3.6:可翻转天窗;4:副车架;4.1:槽钢;4.2:立板;4.3:倒U形板;5:起重机构;5.1:回转转台;5.2:气动压绳器;5.3:起升机构;5.4:销轴;5.5:钢丝绳;5.6:吊臂;5.7:配重装置;5.8:吊钩;5.9:双液压油缸;5.10:回转减速机;6:撑地机构;6.1:前支腿;6.2:后支腿;6.3:支脚盘;6.4:销轴;7:托举机构;8:围板总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一种多功能排障车,如图1-图13所示,包括:排障装置1、驾驶室、副车架4、起重机构5、托举机构7、围板总成8和设置在车体前端的牵引液压绞盘2,还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外侧的防护装置3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撑地机构6,下面进行详细介绍。所述排障装置1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前端的排障铲1.8,所述排障铲1.8的横截面呈V形(图5中,俯视时为“<”形),排障铲1.8可采用全框架焊接结构,所述排障铲1.8通过相连的平行四连杆机构1.2和液压油缸1.1连接在底盘大梁上并进行上下运动进行高度调节,把路障分推到道路两边,保障道路通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提高了部队行进的速度。优选,该排障装置为快速拆装式,如图6所示,四连杆机构1.2通过插销连接在支座1.6上,支座1.6固定在底盘大梁上,通过弹簧销固定插销:当不需要排除障碍作业时,首先将排障铲1.8降到最低位置,然后拆下液压快换接头以及排障铲1.8连接架与汽车车架前端连接处的弹簧销1.4及弹簧销1.5、拆下插销1.3及插销1.7,即可快速将排障铲1.8卸下;当要使用排障铲1.8时,快速安装插销1.3、插销1.7、弹簧销1.4、弹簧销1.5及液压快换接头,通过液压油缸1.1和平行四连杆机构1.2运动上、下调整,使排障铲1.8上下移动,以满足行车及推排路障时的不同要求。牵引液压绞盘2安装在车辆前端,可以进行自救和牵引其它装置。驾驶室设置有气顶式120°可翻转天窗3.6,满足攻击使用要求。驾驶室顶部设置有警灯3.2、行车灯3.3和后工作灯3.4,行车灯3.3安装在前防护网和排障铲1.8支架两侧,解决了排障铲1.8收起时被遮挡的情况,且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驾驶室内设置有扩音装置,后排增加两套座椅和带锁式弹药器材箱,满足行车及工作使用要求,驾驶室内设置有倒车影像显示系统,满足倒车行驶安全作用。防护装置3包括设置在侧后窗上的固定式防护网3.5、设置在前窗的前防护网3.1和设置在左右侧窗上的固定式防护网,其中,前防护网3.1采用气顶式防护网。固定式防护网3.5增加其抗击强度,前防护网3.1增加驾驶员的视野,其余玻璃窗均为固定式防护网,使得驾驶室具有防棍棒击打等防攻击功能。所述副车架4与底盘相连,如图7所示,副车架4为双纵梁和上下板组成的箱形焊接结构,纵梁前后两端设有固定支腿箱,回转中心区域采取局部加强处理:副车架4双纵梁采用槽钢4.1,回转中心槽钢4.1开口处焊接有立板4.2,组成箱形结构,两纵梁之间采用倒U形板4.3。形成大型箱体套小型箱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排障车,包括:排障装置(1)、驾驶室、副车架(4)、起重机构(5)、托举机构(7)、围板总成(8)和设置在车体前端的牵引液压绞盘(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外侧的防护装置(3)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撑地机构(6);所述排障装置(1)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前端的排障铲(1.8),所述排障铲(1.8)的横截面呈V形,所述排障铲(1.8)通过相连的平行四连杆机构(1.2)和液压油缸(1.1)连接在底盘大梁上并进行上下运动进行高度调节;驾驶室设置有气顶式120°可翻转天窗(3.6),驾驶室顶部设置有警灯(3.2)、行车灯(3.3)和后工作灯(3.4),驾驶室内设置有扩音装置和带锁式弹药器材箱,防护装置(3)包括设置在侧后窗上的固定式防护网(3.5)、设置在前窗的前防护网(3.1)和设置在左右侧窗上的固定式防护网,所述前防护网(3.1)采用气顶式防护网。所述副车架(4)与底盘相连;可360°连续回转的起重机构(5)通过回转转台(5.1)和回转支承连接在副车架(4)上,吊臂(5.6)包括相连的基本臂和伸缩臂,吊臂(5.6)通过销轴(5.4)与回转转台(5.1)铰接,由双液压油缸(5.9)实现变幅,起升机构(5.3)与回转转台(5.1)相连且与吊臂(5.6)一起用于起吊重物,所述起升机构(5.3)配置有气动压绳器(5.2),吊钩(5.8)设置有可拆卸的配重装置(5.7);撑地机构(6)包括对称设置在车厢前端的H形前支腿(6.1)和设置在车厢后端的L形后支腿(6.2);托举机构(7)设置在车体尾部,包括托臂和拖车装置,所述托臂包括一节可上下滑动的滑动臂和若干节可伸缩折叠臂;围板总成(8)安装在车辆两侧,尾部装有工作梯,围板总成(8)还设有操纵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排障车,包括:排障装置(1)、驾驶室、副车架(4)、起重机构
(5)、托举机构(7)、围板总成(8)和设置在车体前端的牵引液压绞盘(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外侧的防护装置(3)和设置在车体底部
的撑地机构(6);
所述排障装置(1)包括设置在驾驶室前端的排障铲(1.8),所述排障铲(1.8)
的横截面呈V形,所述排障铲(1.8)通过相连的平行四连杆机构(1.2)和
液压油缸(1.1)连接在底盘大梁上并进行上下运动进行高度调节;
驾驶室设置有气顶式120°可翻转天窗(3.6),驾驶室顶部设置有警灯(3.2)、
行车灯(3.3)和后工作灯(3.4),驾驶室内设置有扩音装置和带锁式弹药
器材箱,防护装置(3)包括设置在侧后窗上的固定式防护网(3.5)、设置
在前窗的前防护网(3.1)和设置在左右侧窗上的固定式防护网,所述前防
护网(3.1)采用气顶式防护网。
所述副车架(4)与底盘相连;
可360°连续回转的起重机构(5)通过回转转台(5.1)和回转支承连接在
副车架(4)上,吊臂(5.6)包括相连的基本臂和伸缩臂,吊臂(5.6)通
过销轴(5.4)与回转转台(5.1)铰接,由双液压油缸(5.9)实现变幅,
起升机构(5.3)与回转转台(5.1)相连且与吊臂(5.6)一起用于起吊重
物,所述起升机构(5.3)配置有气动压绳器(5.2),吊钩(5.8)设置有可
拆卸的配重装置(5.7);
撑地机构(6)包括对称设置在车厢前端的H形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香张云施晓明刘敬山陈秀峰张杰刘磊许敬科张丽平薛峰王福德韩静姚勇魏宇明邬俊奇彭之晗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