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低伴随轮胎空气室内的气柱共振(空洞共振)的噪音的 车辆用车轮。
技术介绍
降低伴随轮胎空气室内的气柱共振的噪音的车辆用车轮是众所周知 的。通常,轮胎的空气室(以下,称"轮胎空气室")内产生的气柱共振 成为汽车的公路噪音的主要原因。气柱共振是指从路面传到轮胎的随机振 动使轮胎空气室内的空气振动,其结果是在轮胎空气室的气柱共振频率附 近发生共振现象且产生共振音的现象。(日本)特开2004-9066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伴随该气柱共 振的噪音的车辆用车轮。该车辆用车轮在轮圈的周方向上具有多个副气 室。详细而言,在该车辆用车轮中,用盖构件盖住在以沿轮圈的周方向延 伸的方式立起设置在轮槽部的环状的纵壁、和朝向胎圈座部侧的轮槽部的 立起的侧壁之间形成的环状的空间部分。而且,将由盖构件、轮槽部、纵 壁划分的该空间部分,利用在周方向上隔规定的间隔配置的多个隔壁隔 开,形成各副气室。另外,轮胎空气室和各副气室利用形成于盖构件的连 通孔连通。根据该车辆用车轮,连通孔和副气室构成亥姆霍兹谐振器,能 够降低轮胎空气室内的气柱共振音。但是,该现有的车辆用车轮有问题。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车轮,其在轮胎空气室内将副气室构件固定在轮槽部的外周面上,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纵壁面,其以自所述轮槽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竖起且沿所述外周面的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第二纵壁面,其以与所述第一纵壁面对置的方式形成于轮槽 部, 所述副气室构件由树脂形成,且具有: 主体部,其包括:所述轮槽部的外周面侧的底板、在与该底板之间形成副气室的上板、将所述副气室和所述轮胎空气室连通的连通孔; 缘部,其将所述底板和所述上板结合,并且自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第一 纵壁面和第二纵壁面延伸,与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纵壁面和所述第二纵壁面的槽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井干雄,神山洋一,石井克史,山本修平,早川哲央,神尾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