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用于混合光纤线缆的过渡连接器。一种用于互连混合光纤线缆的连接器组装件包括连接器模块和壳体,连接器模块居于壳体内。连接器模块包括:安装基底;安装在安装基底上的多个光纤适配器;以及安装在安装基底上的多个电力端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混合光纤线缆的过渡连接器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2013年6月24日递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838483和2013年 6月24日递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 61/838466的优先权和权益,其每个的公开通过引用 整体合并于此。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连接器,更特别地,涉及光纤和电力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用于在无线基础设施中输送电力和数据的技术的最新发展使用混合线缆。当在本 文中使用时,术语混合光纤线缆(hybrid optical fiber cable)意指既包括电力导体又 包括一条或多条光纤索线或线缆的线缆。示范性的混合线缆是可从CommScope公司(伊 利诺伊州Joliet市)获得的HFF线缆。与基于RF的系统不同,单条混合干线线缆(trunk cable)可用于对多个区段进行供电,从而消除了多条RF线缆的敷设。 为了使用单条混合干线线缆,在某个点该干线线缆必须过渡到混合跨接线缆 (jumper cable)。通常,这些分布在机壳内,机壳将干线电力导体量规过渡到跨接电力导体 量规并且将干线中的光纤连接到跨接线缆中的光纤。当前,过渡是通过在机壳内进行连接 来实现的,这要求将机壳打开,将线缆馈送/匹配到机壳,并且进行电力和光纤连接,所有 这些都在现场进行(例如,在靠近远程无线电单元(RRU)的小区站点顶上)。这种做法可能 为安装者产生许多问题,包括时间、安全性、连接差错(例如松散的电力连接和/或不良的 光纤清洁),并且连接器损坏的机会更多。
技术实现思路
作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互连混合光纤线缆的连接器组装 件。所述连接器组装件包括连接器模块和壳体,连接器模块居于壳体内。连接器模块包括: 安装基底;安装在安装基底上的多个光纤适配器;以及安装在安装基底上的多个电力端 □。 作为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装件。该线缆-连接器组 装件包括连接器组装件、混合光纤线缆和多个混合光纤跨接线缆。连接器组装件包括:(i) 连接器模块,包括:安装基底;安装在安装基底上的多个光纤适配器;以及安装在安装基底 上的多个电力端口;以及(ii)壳体,连接器模块居于壳体内。混合光纤线缆插入到壳体中 并且附接到光纤适配器和电力端口,多个混合光纤跨接线缆插入到壳体中并且附接到光纤 适配器和电力端口。 作为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将圆形线缆与平坦线缆互连的连接 器,包括:主体,具有相对的端面;在端面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槽,该槽具有矩形截面;以及 从槽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的上凹陷和下凹陷,上凹陷和下凹陷是基本半圆柱状的并且彼此 对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接合混合光纤线缆的光纤和电力导体的连接 器组装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连接器组装件的部分隐藏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块的透视图。 图4是安装在连接器组装件内的图6的六个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可如何 使用连接器来连接多条平坦线缆和多条圆形线缆。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块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接合平坦和圆形电缆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实施例的用于将平坦电缆与多达三条圆形电缆相接 合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 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而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图示和描述的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 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公开将会透彻且完整,并且将把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 域技术人员。还将会明白,本文公开的实施例可按任何方式和/或组合来结合以提供许多 额外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公开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以上描述中使用的术语是只为了描述特定实施 例,而并不打算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当在本公开中使用时,单数形式一和该旨在也包 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还将会理解,当称一元件(例如器件、电路等)连 接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连接或耦合到该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居间元件。相 反,当称一元件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居间元件。 现在参考附图,图1示出了连接器组装件,其被宽泛地标示为10。连接器组装件 10能够互连混合光纤线缆(即,既包括光纤又包括用于电力传输的导体的线缆),并且特别 地可适用于将延伸长度的混合光纤线缆互连到较短长度的跨接线缆,和/或用于将单条混 合光纤线缆与多条混合光纤线缆相连接。连接器组装件10包括连接器模块12和配接壳体 14、16,连接器模块12居于这些配接壳体14、16内。这些组件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 连接器模块12包括基板20,其上安装了八个分开的LC适配器22。连接光纤的LC 适配器22具有常规构造,不需要在本文中详细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光纤耦合 器或适配器的其他变体。通常由诸如聚氯乙烯(PVC)之类的聚合物材料形成的基板20包 括中央孔隙24。 连接器模块12还包括基板30,其上安装了八个电力端口 32。每个电力端口 32包 括两个螺孔34,其使得电力导体能够被连接在端口 32内。基板30通常由镀锡的铜形成并 且包括中央孔隙36。基板30经由四个间隔物38被安装成与基板20呈间隔开的关系。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采取中空截锥形状的壳体14、16被配置为将连接器模块12 保持在其中。在其窄端,壳体14包括使其能够附接到混合光纤线缆(未示出)的装配 件(fitting),混合光纤线缆包括多个光纤和电力导体。示范性的混合光纤线缆是可从 CommScope公司(伊利诺伊州Joliet市)获得的HELJ.AX? FiberFeed?混合线缆。 在其窄端,壳体16包括接收四个混合光纤跨接线缆或者说直接尾部(direct tail)(未 示出)的装配件,其中每个跨接线缆/直接尾部对应于两个电力导体和两个光纤的一个通 道。示范性的跨接线缆是也可从CommScope公司获得的HEL1AX? FiberFeed?直 接尾部。 壳体14、16通常由诸如PVC之类的聚合物材料形成。壳体14、16可通过任何方式 的紧固方法附接到彼此;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它们是经由插入到其轮缘(rim) 14a、16a中的 螺钉来附接的。 在典型情况下,混合光纤线缆将在工厂用壳体14来端接,使得线缆中的光纤穿过 壳体14的装配件并且插入到LC适配器22中,线缆中的电力导体穿过壳体14的装配件并且 插入到电力端口 32中。混合光纤跨接线缆将被插入到壳体16的装配件中的每个开口中, 然后插入到LC适配器22和电力端口 32中。通过壳体16插入的光纤穿过基板30的中央 孔隙36。类似地,通过壳体14插入的电力导体穿过基板20的中央孔隙24。壳体14、16随 后可经由螺钉等附接在一起。 连接器组装件10可为混合光纤线缆和跨接线缆提供被包封的连接点,其是相对 紧凑且不突出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组装的壳体14、16具有约4到6英寸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组装件,用于互连混合光纤线缆,所述连接器组装件包括:(a)连接器模块,包括:安装基底;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底上的多个光纤适配器;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底上的多个电力端口;以及(b)壳体,所述连接器模块居于所述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6.24 US 61/838,483;2013.06.24 US 61/838,466;1. 一种连接器组装件,用于互连混合光纤线缆,所述连接器组装件包括: (a) 连接器模块,包括: 安装基底; 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底上的多个光纤适配器;以及 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底上的多个电力端口;以及 (b) 壳体,所述连接器模块居于所述壳体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两个配接部件。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件,其中,所述壳体的配接部件中的一个配置为接 收混合光纤线缆,所述壳体的配接部件中的另一个配置为接收多个混合光纤跨接线缆。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件,其中,所述安装基底包括单个基板,所述多个光 纤适配器和所述多个电力端口安装在所述单个基板上。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件,其中,所述安装基底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多个光纤适配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多个电力端口安装在所述第二基板上。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件,其中,所述光纤适配器安装在所述基板的周边 附近,所述电力端口安装在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径向向内之处。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件,其中,所述光纤适配器布置为相对于所述电力 端口是交错的。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件,还包括附接到所述多个光纤端口和所述电力端 口的混合光纤线缆。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件,其中,所述电力端口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为其一 端接收平坦导体并且其相反的第二端接收圆形导体。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件,其中,所述电力端口配置为在其一侧接收多个 导体并且在其相反的第二侧接收单个导体。11.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装件,包括: (a) 连接器组装件,包括: (i) 连接器模块,包括: 安装基底; 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底上的多个光纤适配器;以及 安装在所述安装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理查德·L·科克扎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