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09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提供一种脚轮结构,主要包括有脚轮主体、煞车系统、定向系统、解除装置及数定位组件等构件组设而成,其中脚轮主体一侧组设有煞车系统与定向系统,供使用者仅需藉由按压煞车系统或定向系统,来连动煞车弹片对轮子表面抵持,即可轻易完成煞车或解除煞车的目的,且藉由煞车系统上的齿盘是与煞车弹片一体成型,故齿盘即同时向上移位咬合转向齿盘形成卡合,使脚轮可同时达到煞车与转向不动,又可选择只下压定向系统来对脚轮定向不动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轮结构
本技术是在提供一种脚轮结构,尤指一种可藉由单一下压动作,即可达到 操作脚轮煞车、定向的目的。
技术介绍
按, 一般脚轮为达一可固定位置的作用均设有煞车装置,以藉煞车来令脚轮停 置,如图1所示,为一常见脚轮煞车装置的设计,其主要是由轮架l 0、配合轴杆l 1、轮体l 2、予穿结一垂向轴杆l 3、煞车板块l 4及板压件1 5等构件组合而成。而上述常见设计煞止脚轮(如图2所示),当将板压件1 5向下压时,其煞车板 块l 4即受外力下压抵持于轮体1 2轮面上,且板压件l 5卡抵向下定位,当欲解 除煞止脚轮时则需要弯下腰扳动板压件1 5上升,使煞车板块l 4脱离轮体1 2, 故对于使用者该脚轮的煞车装置实有其不便之处,且轮架1 0与轮体1 2距过大, 常会有绞入毛发卡住脚轮转动的情事发生,又该脚轮煞止后虽不会滚动但却会有转 向的移位,使用上也存在有其缺失。新型内容本创作人乃秉持多年制造、设计相关产品的专业经验,极思创新、改良的产品, 经不断改良、试验,终于创作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脚轮结构,尤指一种藉由下压动作即可 轻易完成煞车、定向或解除的脚轮结构。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选择煞车与定向同步定位或单独 定向的脚轮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脚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脚轮主体,脚轮主体上方设有连接座,而连接座下方设有定向卡合齿盘与定位槽,又脚轮主体内凹面上设有定位凸体与数定位孔及枢接孔;煞车系统,是设于脚轮主体底部凹面内,该煞车系统包括按压片与煞车定向体, 其中按压片与煞车定向体是呈接触连动,且煞车定向体上设有抵持部与煞车卡合齿定向系统,是组设于脚轮主体底部凹面内,该定向系统系由按压片与定向片体 组成,其中按压片与定向片体是呈接触连动,且定向片体上设有定位凸体;解除装置,是枢接于脚轮主体内凹面内并穿出凹面,该解除装置上设有按压部、 枢接孔及卡合部;数定位组件,是将煞车系统、定向系统与解除装置结合定位于脚轮主体内;藉由上述构件组合,即可轻易达到脚轮煞车与定向同时或为单为定向的选择, 进而达到更多功能的脚轮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脚轮结构的另一种形式,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脚轮主体,脚轮主体上方设有连接座,而连接座下方设有定向卡合齿盘与定位 槽,又脚轮主体内凹面上设有定位凸体与数定位孔及枢接孔;煞车系统,是设于脚轮主体底部凹面内,该煞车系统包括按压片与煞车定向体, 其中按压片与煞车定向体系呈接触连动,且煞车定向体上设有抵持部与煞车卡合齿 盘;解除装置,是枢接于脚轮主体内凹面内并穿出凹面,该解除装置上设有按压部、 枢接孔及卡合部;数定位组件,是将煞车系统、定向系统与解除装置结合定位于脚轮主体内。 其中煞车系统的按压片包括有按压部、枢接孔及卡合槽,故可定位于脚轮主体 的定位孔上,进而与煞车定向体产生连动作用。其中煞车系统定向体包括有抵持部、枢接孔、凸体、定向卡合齿盘及弹性组件 组成,故能完成煞车与定向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脚轮结构的又一种形式,主要包括脚轮主体,脚轮主体上方设有连接座,而连接座下方设有定向卡合齿盘与定位 槽,又脚轮主体内凹面上设有定位凸体与数定位孔及枢接孔;定向系统,是组设于脚轮主体底部凹面内,该定向系统是由按压片与定向片体 组成,其中按压片与定向片体是呈接触连动,且定向片体上设有定位凸体;解除装置,是枢接于脚轮主体内凹面内并穿出凹面,该解除装置上设有按压部、 枢接孔及卡合部;数定位组件,是可将煞车系统、定向系统与解除装置结合定位于脚轮主体内。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脚轮结构的还一种形式,主要包括 脚轮主体,脚轮主体包括有连接座与置放凹槽;煞车与定向系统,是组设于置放凹槽内,供可控制脚轮的定向与煞车; 其特征在于,该置放凹槽是由连接座向上斜设形成一上仰的罩体,以供煞车 与定向系统的组设不会干涉轮子的转动。结合实施例,本技术实具有以下的优点1. 本技术的煞车系统3与定向系统4两者合一,故使用上可更为方便。2. 本技术的煞车系统3藉由按压动作即可轻易完成煞车的目的,故操作上 极为简单且方便。3. 本技术的煞车系统3于煞车时,可同时完成转向卡合不动的双重使用目的。4. 本技术的定向系统4可藉由按压片5 0与定位片5 l的连动方式轻易完 成脚轮的定向或解除的动作,故操作上极为简单。5. 本技术的煞车系统3与定向系统4其操作的噪音较小,适用于病床及医 疗场所需静音的要求,故可提供更佳的实用效果。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脚轮的使用示意图(一)。图2是现有脚轮的使用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透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6是本技术的煞车与定位动作透视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9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脚轮立体分解图。图10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脚轮立体组合图。图ll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脚轮主体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现有)轮架10 配合轴杆11轮体l 2垂向轴杆l3煞车板块14板压件l 5〔本技术)脚轮主体2旋转连接座2 0定向卡合齿盘2 0 0定位槽2 0 1定位凸体21定位孔2 2定位孔2 3定位孔2 4凹面2 5枢接孔2 6轮子2 7盖体2 7 0置放凹槽2 8煞车系统3按压片3 0按压部3 0 0枢接孔3 0 1弧面体3 0 1 0卡合凸体3 0 2煞车转向体31煞车抵持部3 1 0枢接孔3 1 1凸体3 1 2转向卡合齿盘313弹性组件3 1 4定向系统4按压片4 0按压部4 0 0枢接孔4 0 1弧面体4 0 1 0卡合凸体4 0 2定向片体41卡合弹片4 1 0定位凸体4 1 0 0弹片4101卡合弹片4 1 1定位凸体4110弹片4 1 1 1解除装置5按压部5 0枢接孔5 1卡合部5 2卡合部5 3弹力片5 4定位组件6定向系统7按压片7 0按压部7 0 0枢接孔7 0 1弧面体7 0 1 0定向片体71卡合弹片7 1 0定位凸体7 1 0 0弹片7101卡合弹片7 1 1定位凸体7110弹片7 1 1 1 煞车与定向系统8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为达上述的目的、功效,所运用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下首先,请参阅图3 — 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是由脚轮主体2、煞车系统 3、定向系统4、解除装置5及数定位组件6等构件所组成,其中脚轮主体2上部 一侧为转向中心的旋转连接座2 Q,而旋转连接座2 0下方设有转向卡合齿盘2 0 0与定位槽2 0 1,又脚轮主体2内凹面上设有定位凸体2 l与数定位孔2 2、 23 、 2 4 ,而脚轮主体2前端凹设有凹面2 5 ,并于脚轮主体2凹面下方设有枢接 孔2 6与轮子2 7及盖体2 7 0 ;煞车系统3,是设于脚轮主体2底部凹面内,该 煞车系统3包括按压片3 0及煞车转向体3 l等构件组成,其中按压片3 O前端设 有按压部3 0 0、另一端设有枢接孔3 0 l与卡合凸体3 0 2,并于枢接孔3 0 1 下方设有弧面体3 0 10,而煞车转向体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脚轮主体,脚轮主体上方设有连接座,而连接座下方设有定向卡合齿盘与定位槽,又脚轮主体内凹面上设有定位凸体与数定位孔及枢接孔;    煞车系统,是设于脚轮主体底部凹面内,该煞车系统包括按压片与煞车定向体,其中按压片与煞车定向体是呈接触连动,且煞车定向体上设有抵持部与煞车卡合齿盘;    定向系统,是组设于脚轮主体底部凹面内,该定向系统系由按压片与定向片体组成,其中按压片与定向片体是呈接触连动,且定向片体上设有定位凸体;    解除装置,是枢接于脚轮主体内凹面内并穿出凹面,该解除装置上设有按压部、枢接孔及卡合部;    数定位组件,是将煞车系统、定向系统与解除装置结合定位于脚轮主体内;    藉由上述构件组合,即可轻易达到脚轮煞车与定向同时或为单为定向的选择,进而达到更多功能的脚轮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宜炫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