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纱装置、卷绕单元、纤维机械及接纱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1977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00:47
接纱装置(10)具有:握持纱线端(YA)的第1握持部(60A);切断纱线端(YA)的第1切断部(70A);拉入被切断了的纱线端(YA)并进行解捻的第1解捻部(40A);握持纱线端(YB)的第2握持部(60B);切断纱线端(YB)的第2切断部(70B);拉入被切断了的纱线端(YB)并进行解捻的第2解捻部(40B);调整被拉入到第1解捻部(40A)中的纱线端(YA)的长度及被拉入到第2解捻部(40B)中的纱线端(YB)的长度的调整部;将被解捻了的纱线端(YA)和纱线端(YB)捻合的接纱部(50);和使第1切断部(70A)及第2切断部(70B)开闭的独立的执行机构(2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搭载于自动络纱机等纤维机械的接纱装置中,作为用于对任何纱线种类均实现适当的接纱的要素,纱线端的解捻长度的调整是重要的。例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告第101165241号说明书中记载有如下技术:通过利用使纱线弯曲的引导部件,调整被拉入到解捻部中的纱线端的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像中国专利申请公告第101165241号说明书记载的技术那样为了调整被拉入到解捻部中的纱线端的长度而利用引导部件的情况下,当使切断纱线端的切断部通过与引导部件共用的驱动源而动作时,难以灵活地调整被拉入到解捻部中的纱线端的长度。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灵活地调整被拉入到解捻部中的纱线端的长度的接纱装置及接纱方法、以及具有这样的接纱装置的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本专利技术的接纱装置为将纱线端彼此连接的接纱装置,具有:第I握持部,其握持一方的纱线端;第I切断部,其在由第I握持部握持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切断一方的纱线端;第I解捻部,其在由第I握持部握持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拉入被第I切断部切断了的一方的纱线端并进行解捻;第2握持部,其握持另一方的纱线端;第2切断部,其在由第2握持部握持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切断另一方的纱线端;第2解捻部,其在由第2握持部握持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拉入被第2切断部切断了的另一方的纱线端并进行解捻;调整部,其调整被拉入到第I解捻部中的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以及被拉入到第2解捻部中的另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接纱部,其在由第I握持部握持一方的纱线端且由第2握持部握持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将被第I解捻部解捻了的一方的纱线端和被第2解捻部解捻了的另一方的纱线端捻合;第I驱动源,其使第I握持部及第2握持部驱动;和第2驱动源,其使第I切断部及第2切断部开闭。 在该接纱装置中独立地设有使第I切断部及第2切断部开闭的第2驱动源(即,第I切断部及第2切断部专用的驱动源)。因此,相对于调整被拉入到第I解捻部中的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及被拉入到第2解捻部中的另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的调整部的动作,能够在不影响其他结构的动作的情况下以适当时刻切断一方的纱线端及另一方的纱线端。由此,根据该接纱装置,能够灵活地调整分别被拉入到第I解捻部及第2解捻部中的纱线端的长度。 也可以是,第I握持部通过使第I握持部中的一方的纱线端的第I握持位置移动而作为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发挥功能,第2握持部通过使第2握持部中的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第2握持位置移动而作为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发挥功能。像这样,通过将第I握持部及第2握持部利用为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简化接纱装置的构造。 也可以是,接纱装置还具有:第I引导部,其将一方的纱线端从第I解捻部引导到接纱部;和第2引导部,其将另一方的纱线端从第2解捻部引导到接纱部,第I引导部通过使第I引导部中的一方的纱线端的第I引导位置移动而作为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发挥功能,第2引导部通过使第2引导部中的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第2引导位置移动而作为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发挥功能。像这样,通过将第I引导部及第2引导部利用为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简化接纱装置的构造。 本专利技术的卷绕单元具有:上述接纱装置;供给纱线的喂纱部;卷绕纱线的卷绕部;和至少控制接纱装置的调整部以及第I切断部及第2切断部的动作的控制部。 根据该卷绕单元,能够根据要卷绕的纱线种类等适当地设定分别被拉入到接纱装置的第I解捻部及第2解捻部中的纱线端的长度。 也可以是,卷绕单元还具有输入部,用于对控制部设定通过调整部的动作而进行调整且被拉入到第I解捻部中的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以及通过调整部的动作而进行调整且被拉入到第2解捻部中的另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根据该结构,操作员能够经由输入部设定分别被拉入到接纱装置的第I解捻部及第2解捻部中的纱线端的长度。 本专利技术的纤维机械具有多个上述卷绕单元、和统管卷绕单元各自的控制部的上级控制部。 根据该纤维机械,能够对多个卷绕单元一齐设定分别被拉入到接纱装置的第I解捻部及第2解捻部中的纱线端的长度。 也可以是,纤维机械还具有上级输入部,用于在卷绕单元各自的接纱装置中,经由上级控制部对控制部分别设定通过调整部的动作而进行调整且被拉入到第I解捻部中的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以及通过调整部的动作而进行调整且被拉入到第2解捻部中的另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根据该结构,操作员能够经由上级输入部设定分别被拉入到接纱装置的第I解捻部及第2解捻部中的纱线端的长度。 本专利技术的接纱方法为将纱线端彼此连接的接纱方法,包括:第I握持工序,第I握持部握持一方的纱线端;第I切断工序,在由第I握持部握持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第I切断部切断一方的纱线端;第I解捻工序,在由第I握持部握持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第I解捻部拉入被第I切断部切断了的一方的纱线端并进行解捻;第2握持工序,第2握持部握持另一方的纱线端;第2切断工序,在由第2握持部握持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第2切断部切断另一方的纱线端;第2解捻工序,在由第2握持部握持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第2解捻部拉入被第2切断部切断了的另一方的纱线端并进行解捻;调整工序,调整部调整被拉入到第I解捻部中的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以及被拉入到第2解捻部中的另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和接纱工序,在由第I握持部握持一方的纱线端且由第2握持部握持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接纱部将被第I解捻部解捻了的一方的纱线端和被第2解捻部解捻了的另一方的纱线端捻合,在第I握持工序及第2握持工序各自中,第I驱动源使第I握持部及第2握持部驱动,在第I切断工序及第2切断工序各自中,第2驱动源使第I切断部及第2切断部开闭。 根据该接纱方法,凭借与上述接纱装置相同的理由,能够灵活地调整分别被拉入到第I解捻部及第2解捻部中的纱线端的长度。此外,调整工序可以在第I切断工序之后进行,也可以在第I切断工序之前进行。同样地,调整工序可以在第2切断工序之后进行,也可以在第2切断工序之前进行。 也可以是,在调整工序中,第I握持部通过使第I握持部中的一方的纱线端的第I握持位置移动而作为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发挥功能,第2握持部通过使第2握持部中的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第2握持位置移动而作为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发挥功能。像这样,通过将第I握持部及第2握持部利用为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简化实施接纱方法的接纱装置的构造。 也可以是,在调整工序中,将一方的纱线端从第I解捻部引导到接纱部的第I引导部,通过使第I引导部中的一方的纱线端的第I引导位置移动而作为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发挥功能,将另一方的纱线端从第2解捻部引导到接纱部的第2引导部,通过使第2引导部中的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第2引导位置移动而作为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发挥功能。像这样,通过将第I引导部及第2引导部利用为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简化实施接纱方法的接纱装置的构造。 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够灵活地调整被拉入到解捻部中的纱线端的长度的接纱装置及接纱方法、以及具有这样的接纱装置的卷绕单元及纤维机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卷绕单元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接纱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接纱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的接纱装置的动作的局部俯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纱装置,将纱线端彼此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握持部,其握持一方的纱线端;第1切断部,其在由所述第1握持部握持所述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切断所述一方的纱线端;第1解捻部,其在由所述第1握持部握持所述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拉入被所述第1切断部切断了的所述一方的纱线端并进行解捻;第2握持部,其握持另一方的纱线端;第2切断部,其在由所述第2握持部握持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切断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第2解捻部,其在由所述第2握持部握持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拉入被所述第2切断部切断了的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并进行解捻;调整部,其调整被拉入到所述第1解捻部中的所述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以及被拉入到所述第2解捻部中的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接纱部,其在由所述第1握持部握持所述一方的纱线端且由所述第2握持部握持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将被所述第1解捻部解捻了的所述一方的纱线端和被所述第2解捻部解捻了的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捻合;第1驱动源,其使所述第1握持部及所述第2握持部驱动;和第2驱动源,其使所述第1切断部及所述第2切断部开闭。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6.05 JP 2013-1191071.一种接纱装置,将纱线端彼此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I握持部,其握持一方的纱线端; 第I切断部,其在由所述第I握持部握持所述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切断所述一方的纱线端; 第I解捻部,其在由所述第I握持部握持所述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拉入被所述第I切断部切断了的所述一方的纱线端并进行解捻; 第2握持部,其握持另一方的纱线端; 第2切断部,其在由所述第2握持部握持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切断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 第2解捻部,其在由所述第2握持部握持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拉入被所述第2切断部切断了的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并进行解捻; 调整部,其调整被拉入到所述第I解捻部中的所述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以及被拉入到所述第2解捻部中的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 接纱部,其在由所述第I握持部握持所述一方的纱线端且由所述第2握持部握持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状态下,将被所述第I解捻部解捻了的所述一方的纱线端和被所述第2解捻部解捻了的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捻合; 第I驱动源,其使所述第I握持部及所述第2握持部驱动;和 第2驱动源,其使所述第I切断部及所述第2切断部开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握持部通过使所述第I握持部中的所述一方的纱线端的第I握持位置移动而作为所述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发挥功能, 所述第2握持部通过使所述第2握持部中的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第2握持位置移动而作为所述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发挥功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第I引导部,其将所述一方的纱线端从所述第I解捻部引导到所述接纱部;和 第2引导部,其将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从所述第2解捻部引导到所述接纱部, 所述第I引导部通过使所述第I引导部中的所述一方的纱线端的第I引导位置移动而作为所述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发挥功能, 所述第2引导部通过使所述第2引导部中的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的第2引导位置移动而作为所述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发挥功能。4.一种卷绕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纱装置; 呈能够供给纱线的状态的喂纱部; 卷绕所述纱线的卷绕部;和 至少控制所述接纱装置的所述调整部以及所述第I切断部及所述第2切断部的动作的控制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输入部,用于对所述控制部设定通过所述调整部的动作而进行调整且被拉入到所述第I解捻部中的所述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以及通过所述调整部的动作而进行调整且被拉入到所述第2解捻部中的所述另一方的纱线端的长度。6.—种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田映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