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兴毅专利>正文

分离式免维护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18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式免维护车轮,它由轮胎、轮圈和轮辐组成,轮胎由外胎和内芯两部分构成;轮胎与轮圈固定连接,轮圈内缘设有螺孔,轮辐上相应位置也设有螺孔,两者由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轮辐的中部设轴孔。它采用分离结构,组合简单,使用方便,适宜替代现有的充气式轮胎广泛使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轮,特别是一种轮圈与轮辐可分离的车轮。现有的车轮生产厂多基于轮胎的更换和维修考虑,将轮胎设计成可更换的结构。这种结构虽然方便实用,但它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即轮胎怕硬物扎破而导致漏气,一旦轮胎扎破就需及时更换上备用车轮,否则车辆就无法行驶。无内胎轮胎虽然在轮胎被扎漏时还能行驶一段时间,但最终还需到修理站补、换轮胎。车轮的这种结构导致维修轮胎费时、费力,而且还需要有专业的设备和维修人员。另外,普通轮胎还存在安全性的问题,即当车辆行驶途中一旦爆胎,便会导致车辆偏离行驶方向,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发生的,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的新型分离式免维护车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轮胎、轮圈和轮辐组成,轮胎由外胎和内芯两部分构成;轮胎与轮圈固定连接,轮圈内缘设有螺孔,轮辐上相应位置也设有螺孔,两者由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轮辐的中部设轴孔。为了提高轮胎的性能,轮胎的外胎由耐磨材料制成,内芯由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本技术的轮胎采用由外胎和内芯构成的实心形式,因此抗压能力强,不怕扎,且不会爆胎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另外其散热性好,胎体因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可很快由轮圈散出去;轮圈与轮辐可分离,因此更换损坏轮胎方便,无需专用设备;轮胎与轮圈固定连接,不可拆使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增强了轮胎抗横向移动能力。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由轮胎、轮圈3和轮辐5组成,轮胎由外胎1和内芯2两部分构成,为了提高轮胎的性能,轮胎的外胎1由耐磨材料制成,内芯2由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轮胎与轮圈3固定连接,轮圈3内缘设有螺孔7,轮辐5上相应位置也设有螺孔8,两者由螺栓4固定连接为一体,轮辐的中部设轴孔6。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式免维护车轮,其特征是它由轮胎、轮圈和轮辐组成,轮胎由外胎和内芯两部分构成;轮胎与轮圈固定连接,轮圈内缘设有螺孔,轮辐上相应位置也设有螺孔,两者由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轮辐的中部设轴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免维护车轮,其特征是轮胎的外胎由耐磨材料制成,内芯由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分离式免维护车轮,它由轮胎、轮圈和轮辐组成,轮胎由外胎和内芯两部分构成;轮胎与轮圈固定连接,轮圈内缘设有螺孔,轮辐上相应位置也设有螺孔,两者由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轮辐的中部设轴孔。它采用分离结构,组合简单,使用方便,适宜替代现有的充气式轮胎广泛使用。文档编号B60C7/00GK2384794SQ9922423公开日2000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张兴毅 申请人:张兴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式免维护车轮,其特征是:它由轮胎、轮圈和轮辐组成,轮胎由外胎和内芯两部分构成;轮胎与轮圈固定连接,轮圈内缘设有螺孔,轮辐上相应位置也设有螺孔,两者由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轮辐的中部设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毅
申请(专利权)人:张兴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