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带辐条自行车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81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带辐条自行车车轮,它包括轮圈;花毂,其两侧突座具有一个轮缘,轮缘外缘周围设有数个固定孔;数个辐条,辐条包括:头部、颈部、身体、支脚,头部放入固定孔内,身部为一略成椭圆形剖面的板状体,支脚中央固定一金属制的固接件;数个接头,它的一端卡固在轮圈内侧,另一端自轮圈的通孔穿出与固接件螺接,以螺接行程保持辐条在花毂及轮圈之间的能力。本车轮除张力可调整外,具有较好的刚性和空气动力性。(*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带辐条车轮。大多数的车轮带有辐条,它是以多根薄薄的辐条连接车轮的轮圈和花毂,这些辐条一般均由金属线圈制成,它在设定的张力下可提供车轮的刚性,但有辐条的车轮不太符合气体力学。为克服上述缺点出现固体式车轮,即辐条被固体圆盘物取代,以它连接轮圈和花毂,也就是说产生了强化的车轮,但固体式车轮较重,且易受侧面风力影响。有一种是上述两种形式的混合,即固体式车轮的圆盘上设有间隙,形成的车轮具有一些(例如3个)非常宽的固体辐条,这些辐条不受张力,而是借助其处于压缩状态来支撑轮圈,这种车轮是借助固体辐条来获得其刚性,因此,需要比较宽大的辐条,但仍存在固体式车轮的侧面风力影响问题,以及其张力无法调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带辐条自行车车轮,该车轮辐条的张力可以调整,且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空气动力性。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结构车轮包括一种新型的带辐条自行车车轮,它特征在于包括(1)轮圈,中央设有多个相隔开的通孔;(2)花毂,包括二个侧边突座,位于中央连结用的轴管,各突座的中央具有一较大直径的圆形轮缘,位于轮缘周围的多个固定孔;(3)多根辐条,它包括头部、颈部、身部、支脚,头部外形与轮缘的固定孔形状对应,身部为略成椭圆剖面的板状体,支脚位于辐条最外端,其中央设一固接件。(4)多个接头,它的一端卡固于轮圈内侧,另一端自轮圈的通孔穿出而与固接件螺接。幅条长度方面的大部分呈扁形,宽度在6—20mm;幅条宽度与厚度比例至少为4∶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立体图图2图1中花毂的侧视图图3图2中花毂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图1中辐条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图1中辐条的横断剖面示意图图6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图6中花毂的侧视图图8图6中花毂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9图6中辐条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0本技术中辐条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1本技术中辐条对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见图1、图2、图3,轮圈10,是常用的剖面呈“V”型的标准轮圈,由铝合金材料做成。它的中央设有预定数目且相互间隔的通孔11,花毂20带有二个侧边突座21以及中央连结的轴管22,每个突座21的中央有一较大直径的圆形轮缘23,本实施例中轮缘23的直径约为76mm,而且它向内倾斜5度倾角;六个固定孔24分别位于轮缘23的外缘231周围,六个固定孔24外形均为圆形,本实施例中,六个固定孔24均与该轮缘23的外缘相交,以致于在相交处各形成两侧具有限位突角232的中央缺口25,各固定孔24的底部中央各突设一定位凸块233;突座21的内侧中央设一圆座26,其内侧端的外缘周围有一环槽261,供轴管22套接,并利用胶合或螺接加以固定;轴管22可以是中空铝质或复合材料制成的圆筒,其长度52mm,外径22mm;突座21的外侧中央设一轴承座27,其内有一圆孔271,内放28mm轴承272,圆形唇缘28位于圆孔271底端以定位轴承272。辐条30请见图3图4,本实施例共采用12支,辐条由强化玻璃、尼龙或纤维强化塑胶等复合材料制成,由内到外包括头部31、颈部32、身部33、支脚34、固接件35几部分。头部31,见图4,呈圆形,显然,位于轮缘23的固定孔24供放置头部,其外形与头部对应,头部31的端侧中央设一配合固定孔24,定位凸块233的定位槽311,确保轮缘23与辐条30的嵌接强度。与头部31相接的为一尺寸较小的两侧内凹的颈部32,使辐条30能被固定在与其形状对应的轮缘缺口25两侧的限位突角232上。请见图4、图5,身部33为具有预定长度的板状体,它具有前后尖端331、332的椭圆形剖面,或者是前圆端333,而后尖端332形状,以便提供符合空气动力的特性,本实施例中,宽度W与厚度T的比率约W∶T=4∶1,身部的大部分是这种形状,结合椭圆形的剖面后将产生良好的流线空气动力效果。支脚34,如图3、图4,它位于辐条30的最外端,以便与轮圈接合,它有预定尺寸,并与头部31、颈部32及身部一体成型;其内部中央埋设一固接件35,固接件35在本实施例中为一由金属材质制成螺孔座,其外缘周围设有二条固定凹环351,外表可以是粗糙面,是在制造辐条30时即预先埋入预定部位,待复合材料硬化成型后,则以固定凹环351及粗糙表面与支脚34固定结合成一体;固接体35中央具有一朝外透空的螺孔352。本实施例的辐条30长度为247mm,自颈部32至支脚34的全长具有12mm的宽度、3mm至3.5mm的厚度,颈部32的宽度约为11mm头部31外形呈圆形,直径16mm,厚度4.5mm。支脚34具有适当的厚度(6.5mm),确保辐条30末端固接件35穿入支脚34的强度。接头40,本实施例为一螺栓,其基部为一较轮圈10中央的通孔11孔径大的端头41,接头40可自通孔11套入,使它的端来卡在轮圈10内侧,而它的螺接部42朝外凸伸,并与固接件36中央的螺孔352相螺接。本实施例的组合,见图2、图3,先将辐条30的头部31套入轮缘23的固定孔24中,头部31的一部分在缺口25内,使头部31的定位槽311与固定孔24定位凸块233相嵌接,如图1、图4所示,辐条30另端支脚34的固接件35则以其螺孔352与接头40的螺接部42相螺接,在螺进中将使头部31朝缺口25外侧移动,其两侧的颈部32则受限位突角232的卡止,所以若将两者螺紧,则可保持辐条30在花毂20及轮圈10间的张力;当各辐条30被分别的调整到适当的张力时,车轮将获得其刚性,并达到端正的程度。本实施例中,头部31的定位槽311与固定孔24定位凸块233相嵌接,具有不使头部脱落及装配上易于定位的功效,又因其结构并不影响辐条30的张力设定,所以其尺寸大小并不需很大,即可达到预期效果。图6至图9所示,为本技术辐条30的头部31的另一实施情形,如图7、图8,位于轮缘23′的外缘周围的六个固定孔241均为圆形的通孔,且六固定孔241均未与轮缘23′的外缘231′相交,而留有一段预定距离;另外,请同时参阅第8、图9所示,辐条30′的头部312的端头更朝向轴管22′的方向突设一卡止部位313,而颈部321则呈弯弧状,其弯弧大小系使辐条30′先行穿过固定孔241后,位于辐缘23′的外侧面234,而头部312的突出的卡止部位313则位于轮缘23′的内侧面235,所以当支脚34′被定位后,卡止部位313及颈部321分别卡固在固定孔241上、下侧的孔壁242上,使辐条30′被固定;所以孔壁242与卡止部位313、颈部321相接触部位最好加工成孤形,本实施例的接头40′的固定方式与前一实施例相同。见图10,其头部314亦可设计成三角形的外形与其对应的固定孔243亦须为相同的形状,借助于它,可使辐条有较好的固接强度。本技术固接件35的螺孔352与接头40的螺接部42的位置可相互替换,同样进行螺接。见图11,其中,辐条对60为一模造一体的单元,可以看做包含二分开辐条30被模造在一起,辐条对60具有一接点61及二个支脚62,接点61前端的头部63其形状与车轮的轮缘23的固定孔244相对应,便于辐条对60被固接于环缘23上,该辐条对60是由强化玻璃、尼龙材料制成,具有前述辐条30的相同宽度及厚度。另外,本技术的突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带辐条自行车车轮,它特征在于包括:(1)轮圈,中央设有多个相隔开的通孔;(2)花毂,包括二个侧边突座,位于中央连结用的轴管,各突座的中央具有一较大直径的圆形轮缘,位于轮缘周围的多个固定孔;(3)多根辐条,它包括头部、颈 部、身部、支脚,头部外形与轮缘的固定孔形状对应,身部为略成椭圆剖面的板状体,支脚位于辐条最外端,其中央设一固接件。(4)多个接头,它的一端卡固于轮圈内侧,另一端自轮圈的通孔穿出而与固接件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可保罗斯
申请(专利权)人: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