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腐蚀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5224 阅读:104 留言:1更新日期:2014-12-24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力腐蚀试验机,包括机架(G)、提升座(A)、提升架(B)、吊架组合(C)、动力装置(D)、浸泡池(E)和加排液组件(F);提升座与提升架滑动连接,动力装置驱动提升架相对提升座上下移动,提升座上还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凸轮导向槽(5a),凸轮导向槽的其中一段为曲线槽(5b);吊架组合为框架结构,吊架组合的顶部通过一根前后延伸的铰接轴(9)与提升架的底部铰接在一起,在吊架组合靠近提升座的一侧设置有凸轮轴,凸轮轴与导向槽匹配并伸入导向槽内。能使吊架组合在提升过程中进行摇摆,从而将试验样件上的试验溶液甩干,以减少晾干时间,提高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力腐蚀试验机,包括机架(G)、提升座(A)、提升架(B)、吊架组合(C)、动力装置(D)、浸泡池(E)和加排液组件(F);提升座与提升架滑动连接,动力装置驱动提升架相对提升座上下移动,提升座上还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凸轮导向槽(5a),凸轮导向槽的其中一段为曲线槽(5b);吊架组合为框架结构,吊架组合的顶部通过一根前后延伸的铰接轴(9)与提升架的底部铰接在一起,在吊架组合靠近提升座的一侧设置有凸轮轴,凸轮轴与导向槽匹配并伸入导向槽内。能使吊架组合在提升过程中进行摇摆,从而将试验样件上的试验溶液甩干,以减少晾干时间,提高试验效率。【专利说明】应力腐蚀试验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应力腐蚀试验的设备,属于试验设备

技术介绍
应力腐蚀试验中,需要将试验样件浸泡在试验溶液中,然后取出晾干,这样的过程需交替循环进行,每次试验的时间将大于24小时。通过这样的交替试验过程后,取出试验样件测试力学性能。原有的应力腐蚀试验,这一交替循环过程为人工的方式进行,试验过程中,关键参数:浸泡时间、晾干时间等参数稳定性差,由于试验过程时间消耗较长,需多人组合完成,这样很容易造成试验过程的差错,造成诸如浸泡时间、甩干时间,交替循环次数等实验数据不够准确,且劳动强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拟提供一种全自动应力腐蚀试验机。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力腐蚀试验机,包括机架(G),位于机架(G)内的提升座(A)、提升架(B)、吊架组合(C)、动力装置⑶和浸泡池(E),安装在机架(G)外并通过管路与浸泡池(E)连通的加排液组件(F); 所述提升座(A)和动力装置(D)安装在机架(I)内,提升座(A)与提升架(B)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D)驱动提升架(B)相对提升座(A)上下移动,浸泡池(E)固设在提升架(B)的正下方,所述提升座(A)上还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凸轮导向槽(5a),所述凸轮导向槽(5a)的其中一段为曲线槽(5b);所述吊架组合(C)为框架结构,吊架组合(C)的顶部通过一根前后延伸的铰接轴(9)与提升架(B)的底部铰接在一起,在所述吊架组合(C)靠近提升座㈧的一侧设置有凸轮轴(10),所述凸轮轴(10)与导向槽(5a)匹配并伸入导向槽(5a)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提升座(A)包括导向柱安装顶板(I)、导向柱安装底板 (2),以及竖直设置在导向柱安装顶板(I)与导向柱安装底板(2)之间的提升导向柱(3)、提升丝杆⑷和凸轮导向柱(5),所述凸轮导向槽(5a)设置在凸轮导向柱(5)上,且其中的曲线槽(5b)为S形,所述提升丝杆(4)的上端通过丝杆支撑座(14)安装在导向柱安装顶板(I)上,下端通过丝杆支撑座(14)安装在导向柱安装底板(2)上;所述提升架(B)包括安装架(6)、与提升丝杆(4)匹配的提升螺母(7)以及套装在提升导向柱(3)上的导向筒 (8),所述动力装置(D)驱动提升丝杆(4)转动,从而带动提升架(B)、吊架组合(C) 一起上下移动。通过丝杆提升螺母机构来实现提升座与提升架的滑动连接,动力装置带动丝杆转动,从而驱动提升架上下移动,并结合提升导向柱和导向筒的结构,保证提升架上下移动的平稳性;S形的曲线槽,能实现吊架组合的左右摆动;相比直接由电机驱动更易布置,且成本更低。 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D)包括电动驱动部分和手动驱动部分,所述电动驱动部分依次由减速电机(17)、联轴器(18)、电磁离合器(19)、第一同步带轮机构(20)、换向齿轮箱(21)、第二同步带轮机构(22)构成,其中、换向齿轮箱(21)带有两根输入轴,第一同步带轮机构(20)与换向齿轮箱(21)的其中一根输入轴相连;所述手动驱动部分依次由摇柄 (23)、手动旋转轴(24)、万向联轴器(28)构成,万向联轴器(28)与换向齿轮箱(21)的另一根输入轴相连;所述提升丝杆(4)的下端伸到导向柱安装底板(2)的下方,所述第二同步带轮机构(22)的从动带轮(22a)套装在提升丝杆(4)的下端伸出段上。以电动驱动为主,手动驱动为辅,当电动驱动出现故障时,电磁离合器将减速电机与传动部分分离,由人工转动摇柄实现手动驱动,避免电动驱动出现故障试验机无法工作的情况发生。 所述吊架组合(C)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安装座(11),所述铰接轴(9)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座(11)内,所述铰接轴(9)上还套装有两个悬挂支耳(12),每个悬挂支耳(12)与铰接轴(9)之间安装有轴承(16),所述悬挂支耳(12)与安装架(6)的底部固连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吊架组合(C)与提升架(B)底部的铰接连接。 所述安装架(6)由固连在一起的立板(6a)和L形的吊架安装板(6b)构成,且吊架安装板(6b)上焊接有加强筋(6c)。简化结构,保证安装架的强度。 所述机架(G)外还设置有触摸屏(25)、排风扇(26)和液位计(27)。 所述机架(G)内安装有UPS电源及下位机控制系统,所述下位机控制系统完成试验数据的设定及试验数据的采集,并通过通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递给上位机,上位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试验报告。UPS电源有效防止了意外停电造成试验报废的影响;下位机控制系统能完成诸如浸泡时间、晾干时间、交替循环次数等试验数据的设定,还可完成试验诸如温度、湿度、液位,浸泡时间、晾干时间等数据的采集,并通过通讯将上述数据传递给上位机,上位机依据这些参数进行处理,最终生成试验报告,使得试验样件的追溯性高,档案管理可靠。 试验过程中,人工仅需将试验样件布置在吊架组合上,吊架组合采用框架结构,可在吊架组合上布置若干试验样件,并能保证每个试验样件均能完全浸泡在试验溶液中。通过提升装置带动吊架组合上下运动,通常试验样件要经过多次浸泡和晾干,进行交替浸泡试验,从而完成整个试验过程。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提升架相对提升座上下移动,提升架带动吊架组合上下移动,吊架组合前端设置有凸轮轴,提升座上设置有与凸轮导向槽,凸轮导向槽的其中一段为曲线槽,可以使凸轮轴转动,从而带动吊架组合绕着铰接轴旋转,从而甩掉吊架组合上试验样件上多余的液体。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此装置采用机械结构实现了吊架组合的摆动,减少了使用电气控制的成本,且机构更加可靠;能使吊架组合在提升过程中进行摇摆,将试验样件上的试验溶液甩干,以减少晾干时间,提高试验效率;进一步,为了防止试验过程意外停电,搭配了 UPS电源,有效防止了意外停电对于实验的影响,大大提升试验设备的可靠性,减少了意外状态造成实验报废的影响,结合下位机控制系统,使得试验样件的追溯性高,档案管理可 O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机箱外壳部分拆下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正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提升座、提升架、吊架组合的组合立体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吊架组合的立体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提升座的立体图。 图8是动力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3所示,一种应力腐蚀试验机,主要由提升座A、提升架B、吊架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力腐蚀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G),位于机架(G)内的提升座(A)、提升架(B)、吊架组合(C)、动力装置(D)和浸泡池(E),安装在机架(G)外并通过管路与浸泡池(E)连通的加排液组件(F);所述提升座(A)和动力装置(D)安装在机架(1)内,提升座(A)与提升架(B)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D)驱动提升架(B)相对提升座(A)上下移动,浸泡池(E)固设在提升架(B)的正下方,所述提升座(A)上还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凸轮导向槽(5a),所述凸轮导向槽(5a)的其中一段为曲线槽(5b);所述吊架组合(C)为框架结构,吊架组合(C)的顶部通过一根前后延伸的铰接轴(9)与提升架(B)的底部铰接在一起,在所述吊架组合(C)靠近提升座(A)的一侧设置有凸轮轴(10),所述凸轮轴(10)与导向槽(5a)匹配并伸入导向槽(5a)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今杨继东杨昌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朗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1月12日 12:56
    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试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