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砂更紧实的消失模铸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463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砂更紧实的消失模铸造工艺,包括制作模型簇、通过改变消失铸件模型或铸件模型簇的部分结构来减少振实工序中的进砂和填砂阻力,使砂更紧实,制备内层涂料、制备外层涂料、用内层涂料和外层涂料处理消失模模样、振动造型、浇铸置换和冷却等步骤。经涂料残片分析,涂层没有被钢水侵入,涂层内层的耐火骨料颗粒间受到融化的玻璃相填充,阻止了钢水的入侵,同时也避免了铸件粘砂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砂更紧实的消失模铸造工艺,包括制作模型簇、通过改变消失铸件模型或铸件模型簇的部分结构来减少振实工序中的进砂和填砂阻力,使砂更紧实,制备内层涂料、制备外层涂料、用内层涂料和外层涂料处理消失模模样、振动造型、浇铸置换和冷却等步骤。经涂料残片分析,涂层没有被钢水侵入,涂层内层的耐火骨料颗粒间受到融化的玻璃相填充,阻止了钢水的入侵,同时也避免了铸件粘砂现象。【专利说明】一种使砂更紧实的消失模铸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涉及消失模铸钢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使砂更紧实的消失模铸造工艺。
技术介绍
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 与传统铸造技术相比,消失模铸造有下列特点:1.铸件质量好,成本低;2.材质不限,大小皆宜;3.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减少清理工作量;4.内部缺陷大大减少,组织致密;5.可实现大规模、大批量生产,可以大大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能源消耗。 但是消失模铸造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消失模铸造振实过程中,由于在进砂过程中受到阻力,经常导致铸件局部砂振得不紧实;该问题的后果是铸件振得不紧实相应部位出现粘砂现象,或铸件尺寸发生变化。现有的技术是增加振动时间,或将不宜进砂的部位用自硬砂(如树脂砂或水玻璃砂)进行预先填满;但这些均给大批量生产造成不便。 另一方面,虽然消失模铸造工艺目前得到较快发展,但涂料技术还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因涂料性能直接影响铸件的质量,涂料除了隔离金属液和型砂的直接接触,防止铸件产生机械粘砂和化学粘砂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形成和保持铸件型腔。所以必须具有较高的常温强度以及高温强度,并且要有合适的高温透气性。 然而,目前涂料的质量还有各方面的缺点,比如在铸钢生产中,浇铸冷却后,消失模涂料不容易从铸件上剥离,大幅增加后续砂轮打磨处理成本。 针对上述现象, 申请人:经过涂层残片分析,涂层内层与钢水直接接触,外层与型砂直接接触。浇铸时,高温钢水会将涂料内层润湿并浸入涂料骨料颗粒间隙。待浇铸完毕后,在铸件缓慢冷却过程中,钢水将涂层与铸件凝结成一体,从而使涂层难以从铸件表面剥离。 从以上分析得知,只有让钢水不能浸入骨料颗粒间隙,形成明显的分界线,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然而由于骨料颗粒不能太小,否则会造透气性下降,模样气化产物不能顺利透出,会造成气孔、夹渣现象,使得铸件品质下降。 另一方面,消失模铸造振实过程中,由于在进砂过程中受到阻力,经常导致铸件局部砂振得不紧实;该问题的后果是铸件振得不紧实相应部位出现粘砂现象,或铸件尺寸发生变化。现有的技术是增加振动时间,或将不宜进砂的部位用自硬砂(如树脂砂或水玻璃砂)进行预先填满;但这些均给大批量生产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申请人:对涂料的配方作出调整,使涂层内部在高温浇注时能生成一层熔融状态的玻璃相,这样就能成功阻挡在钢水渗入耐火骨料之间。同时,提供一种使砂更紧实的消失模铸造工艺,它通过改变消失铸件模型或铸件模型簇的部分结构来减少振实工序中的进砂和填砂阻力,使砂更更紧实。 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使砂更紧实的消失模铸造工艺,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a、将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发泡后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通过膨胀形成膜片;将各模片粘接成与铸件形状对应的泡塑模型;泡塑模型与浇冒口模型组合粘接成模型簇,接下来,将模型簇放置到砂箱内,从模型簇内腔上部的进沙口进沙,通过振动设备将沙不断充实到模型簇内腔中,充实后,模型簇内腔中存在未被充实的部位即为造成模型簇进砂和填砂的阻力部位,找到造成模型簇进砂和填砂的阻力部位,并对所述的阻力部位进行清除;b、制备内层涂料:C、在膨润土中加入水,高速搅拌后得到膨润土浆;d、将水玻璃、羧甲基纤维素钠、正辛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入水中,配制成水溶液;e、将步骤c得到的膨润土浆和石英粉加入步骤d得到的水溶液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水混制成内层涂料;f、制备外层涂料:g、在钠基膨润土中加入水,高速搅拌后得到钠基膨润土浆;h、将白溶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正辛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入水中,配制成水溶液;1、将步骤g得到的钠基膨润土浆和高铬钢玉加入步骤d得到的水溶液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水混制成外层涂料;j、泡塑模型首先浸入内层涂料,取出后干燥处理;干燥后再挂涂外层涂料,干燥;k、将处理后的模型簇置于砂箱中,向砂箱中填入干砂,对砂箱进行三维振动使干砂紧实,在砂箱上部覆盖塑料膜并对砂箱抽真空;η、将溶化的金属浇注到砂箱中对应模型簇所在的区域,模型簇气化消失,金属置换模型簇,冷凝后,得到铸件。 进一步的,步骤b中制备内层涂料的各组分的配比为:石英粉2(Γ80重量份、膨润土 f 3重量份、水玻璃0.5^1.5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75^2.25重量份、正辛醇 0.15?0.45重量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5?0.45重量份。 步骤b中制备内层涂料的各组分的配比为:石英粉50重量份、膨润土 2重量份、水玻璃I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重量份、正辛醇0.3重量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 重量份。 步骤C中,膨润土与加入的水的重量比为1:10 ;步骤d中,水玻璃与加入的水的重量比为1:20 ;步骤e中,石英粉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的水的重量比为1:1。 步骤f中制备外层涂料的各组分的配比为:高铬钢玉25?75重量份、钠基膨润土 1.5^4.5重量份、白溶胶0.25、.75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75^2.25重量份、正辛醇 0.15?0.45重量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5?0.45重量份。 优选的,步骤f中制备外层涂料的各组分的配比为:高铬钢玉50重量份、钠基膨润土 3重量份、白溶胶0.5重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重量份、正辛醇0.3重量份,月旨肪醇聚氧乙烯醚0.3重量份。 进一步的,步骤g中,钠基膨润土与加入的水的重量比为1:10;步骤h中,白溶胶与加入的水的重量比为1:40 ;步骤i中,高铬钢玉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的水的重量比为1:1。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铸件冷却后,大部分涂片自动从铸件表面剥离,剥离效果突出。即使少部分没剥落的涂层,后续处理也大为简化,节省了大量人工。经涂料残片分析,涂层没有被钢水侵入,涂层内层的耐火骨料颗粒间受到融化的玻璃相填充,阻止了钢水的入侵,同时也避免了铸件粘砂现象。 不但不增加振动时间而且还可以减少振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不将进砂部位用砂块填满,避免造成砂质量下降。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 实施例1一种使砂更紧实的消失模铸造工艺,包含以下步骤:a、将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发泡后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通过膨胀形成膜片,将各模片粘接成与铸件形状对应的泡塑模型;泡塑模型与浇冒口模型组合粘接成模型簇,接下来,找到造成模型簇进砂和填砂的阻力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砂更紧实的消失模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发泡后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通过膨胀形成膜片;将各模片粘接成与铸件形状对应的泡塑模型;泡塑模型与浇冒口模型组合粘接成模型簇,接下来,将模型簇放置到砂箱内,从模型簇内腔上部的进沙口进沙,通过振动设备将沙不断充实到模型簇内腔中,充实后,模型簇内腔中存在未被充实的部位即为造成模型簇进砂和填砂的阻力部位,找到造成模型簇进砂和填砂的阻力部位,并对所述的阻力部位进行清除 ;b、制备内层涂料 :c、在膨润土中加入水,高速搅拌后得到膨润土浆 ;d、将水玻璃、羧甲基纤维素钠、正辛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入水中,配制成水溶液;e、将步骤c得到的膨润土浆和石英粉加入步骤d得到的水溶液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水混制成内层涂料 ;f、制备外层涂料 :g、在钠基膨润土中加入水,高速搅拌后得到钠基膨润土浆 ;h、将白溶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正辛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入水中,配制成水溶液 ;i、将步骤g得到的钠基膨润土浆和高铬钢玉加入步骤d得到的水溶液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水混制成外层涂料 ;j、泡塑模型首先浸入内层涂料,取出后干燥处理 ;干燥后再挂涂外层涂料,干燥 ; k、将处理后的模型簇置于砂箱中,向砂箱中填入干砂,对砂箱进行三维振动使干砂紧实,在砂箱上部覆盖塑料膜并对砂箱抽真空 ;l、将溶化的金属浇注到砂箱中对应模型簇所在的区域,模型簇气化消失,金属置换模型簇,冷凝后,得到铸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凌王琰任琪程晓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康柏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