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推车的车轮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997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推车的车轮固定装置,主要是在外轮设有具外框的套环,另设形状相对的内轮轴于套环内,在环管部内设有易于取出的弹片,压按弹片末端的压片可立即将内轮轴取出而将车轮拆开,反之直接迫接即可扣固,使用更为便利。(*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推车的车轮固定装置。按,本专利技术的原案台湾专利第八二二0九九九八号“手推车的车轮固定结构改良”,主要是设计一种具有1. 不必使用任何器具即可安装完成,在操作上十分方便的结构。2. 组装省力安全的结构。3. 以弹片的个数适当调配其卡扣的力量以得一均匀施力的稳定车轮固定结构;其主要的结构是在于请参阅图四、五所示,其设有外轮10、内轮轴20、弹片30及车轴50等结构,其中外轮于中央设有一固定套环11,套环于周侧相对设有二、四或多数个固定孔111;内轮轴是形成一筒体,其中央形成有中环23,且在中环与外环壁间分别设有多个弹片槽22,又在外环壁相对于固定孔处设有数个穿孔21,而中环的中心即形成轴孔24。弹片是形成弯折体,其于弯曲的一侧片体的末端设有适当高度的凸粒,而另侧片体则形成如弹片槽内侧的形状,数个弹片分别置入弹片槽内,其中弹片一侧贴抵于弹片槽的内侧,而另侧片则抵于弹片槽的另侧,同时凸粒伸出于穿孔中。车轴可穿过车架杆再穿于内轮轴而固定,再将外轮的套环侧套设于内轮轴的外环侧,则弹片的凸粒顺利与外轮的固定孔卡固结合而形成一固定结构。原案虽然组装十分便利,但仍存有以下缺点1. 在拆装时,必须先取一细长物自突出于固定孔的凸粒上方推压,要将该凸粒下压缩于弹片槽内方能将车轮拆解,由于寻找具一定强度的细长物并不容易,而即造成组装或拆卸的困扰,是其主要缺点。2. 内轮轴与外轮间仅以弹片的凸粒作卡固,作为防止两者相对转动,其强度应再予增强为佳。3. 内轮轴与外轮为圆形体以数个弹片作扣接,故在组合时必须相对旋动找寻定位点方能扣固,在组装上仍有所不便。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外轮内部设具凸出外框的套环,另设相对形状的内轮轴,内轮轴内设弹片,该弹片于末端设弯折而出的压片,故在按压弹片的压片时,立即可将内轮轴自套环取出,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另外,由于套环及内轮轴皆已改良为非圆形,故其不致相对运动,即强度已明显的增强,为一更为精良的产品改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在内轮轴的两端侧设有凹扩槽,并在凹扩槽内分别置有轴承,使手推车具有较佳的承载力且旋转更为顺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推车的车轮固定装置,主要是在外轮中央设一套环,套环内可配合具弹片槽的内轮轴置入,而由弹片的凸粒同时将套环及内轮轴扣固,其主要特征在于套环在其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出的形外框,使套环内侧的外框内侧形成有框槽,而在外框的外侧则设有固定孔;内轮轴于中央设一具轴孔的环管部,两侧则分别设有两凸框,在凸框内侧与环管部的外壁间则形成为弹片槽,在凸框的外侧相对于固定孔则设有穿孔;弹片于V形弹端一侧末端设有压片,在弹片外侧设有凸粒;使弹片设于弹片槽内且凸粒可位于固定孔及穿孔处,下压压片即可将凸粒脱出而将车轮诸构件拆解。在一实施方案中,上述的手推车的车轮固定装置,其内轮轴于环管部前后两端形成有凹扩槽,其内可设轴承。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图4为台湾申请第八二二0九九九八号申请案的结构分解图。图5为台湾申请第八二二0九九九八号申请案的剖视结构图。请参看图1、图2所示,外轮10于外侧可覆套有轮胎套(图中未示),中央则设有一具环孔111的套环11,在外轮10外周与套环11间则以轮肋相接,其中套环11是形成圆形,但于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出的形外框12、13,使套环11内侧的外框12、13内侧形成有框槽121、131,而在外框12、13的外侧则设有固定孔14。内轮轴20是相对设计成与套环11相同形状,即在中央设一圆形环管部21,该环管部21中央形成有轴孔25,在轴孔25前后两侧则形成有置放轴承27的凹扩槽26,在环管部21两侧则分别设有二凸框22、23,在凸框22、23内侧与环管部21的外壁间则形成为弹片槽24,在凸框22的外侧则设有穿孔221。弹片30大致形成一如V形弹端33,其一侧较长,且在末端设一压片32,在压片32侧的弹端33上则设有凸粒31。弹片30可置于弹片槽24内,使弹端33抵于弹片槽24的两侧,而凸粒31则穿出于穿孔221,且压片32是伸出于弹片槽24外,内轮轴20在凹扩槽26内设置有轴承27,将内轮轴20迫入外轮10的套环11内,环管部21及凸框22、23则分别对合于环孔111及框槽121、131内,而弹片30的凸粒31则可伸出于固定孔14而将内轮轴20与外轮10二构件卡扣,则可配合车架杆50、车轴51及一垫片40的组配,而形成一车轮固定结构。请参看图3所示,若欲将车轮拆解,则仅需将伸出于弹片外的压片32向内压迫,即可使凸粒31下移而脱出固定孔14再向外拉引,即可将车轮诸构件脱出,十分方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 本案在拆解车轮时,仅需将弹片的压片下压,即可将车轮构件拆开,在使用上已较原案以细长物的压抵要更为方便。2. 由于本案的内轮轴与套环为非圆形,使二构件不易产生相对旋转的情形,故其防震性较佳。3. 本案由于套环与内轮轴间具有特定的形状,故在组合时可一次即对正,可避免原案圆形有旋转寻找定位点的麻烦,本案在组装上较为方便。4. 由于内轮轴的环管部两端可设有轴承,使其承载力能大幅提高,且在轮子转动时更为顺畅并减低磨擦。权利要求1. 一种手推车的车轮固定装置,主要是在外轮中央设一套环,套环内可配合具弹片槽的内轮轴置入,而由弹片的凸粒同时将套环及内轮轴扣固,其主要特征在于套环在其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出的形外框,使套环内侧的外框内侧形成有框槽,而在外框的外侧则设有固定孔;内轮轴于中央设一具轴孔的环管部,两侧则分别设有两凸框,在凸框内侧与环管部的外壁间则形成为弹片槽,在凸框的外侧相对于固定孔则设有穿孔;弹片于V形弹端一侧末端设有压片,在弹片外侧设有凸粒;使弹片设于弹片槽内且凸粒可位于固定孔及穿孔处,下压压片即可将凸粒脱出而将车轮诸构件拆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的车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轮轴于环管部前后两端形成有凹扩槽,其内可设轴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推车的车轮固定装置,主要是在外轮设有具外框的套环,另设形状相对的内轮轴于套环内,在环管部内设有易于取出的弹片,压按弹片末端的压片可立即将内轮轴取出而将车轮拆开,反之直接迫接即可扣固,使用更为便利。文档编号B60B37/00GK1116999SQ9410932公开日1996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郑锦章 申请人:旻芝企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推车的车轮固定装置,主要是在外轮中央设一套环,套环内可配合具弹片槽的内轮轴置入,而由弹片的凸粒同时将套环及内轮轴扣固,其主要特征在于:套环在其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出的冂形外框,使套环内侧的外框内侧形成有框槽,而在外框的外侧则设有固 定孔;内轮轴于中央设一具轴孔的环管部,两侧则分别设有两凸框,在凸框内侧与环管部的外壁间则形成为弹片槽,在凸框的外侧相对于固定孔则设有穿孔;弹片于V形弹端一侧末端设有压片,在弹片外侧设有凸粒;使弹片设于弹片槽内且凸粒可位于固定孔及穿孔 处,下压压片即可将凸粒脱出而将车轮诸构件拆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锦章
申请(专利权)人:芝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