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持续运行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415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8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持续运行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盖、刀盘、杯体和电机,所述杯盖盖合在所述杯体上部,所述杯盖设有供食品进料的进料口,所述杯体设有出料口,所述刀盘设置在所述杯体内部,并由所述电机驱动在所述杯体内旋转切割,其中,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离心盘,所述离心盘包括离心面,所述离心面呈伞状分布,所述离心盘设置于所述刀盘下方,所述离心盘通过所述电机驱动轴固定在所述杯体内,并由所述电机驱动将所述刀盘切割后的物料离心甩出到所述出料口。通过上述结构,有效的避免了在切丝或者切片过程中食材因外力作用导致破丝或破片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食材的完整性,使得加工后的食材在高转速下能够完整的甩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持续运行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盖、刀盘、杯体和电机,所述杯盖盖合在所述杯体上部,所述杯盖设有供食品进料的进料口,所述杯体设有出料口,所述刀盘设置在所述杯体内部,并由所述电机驱动在所述杯体内旋转切割,其中,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离心盘,所述离心盘包括离心面,所述离心面呈伞状分布,所述离心盘设置于所述刀盘下方,所述离心盘通过所述电机驱动轴固定在所述杯体内,并由所述电机驱动将所述刀盘切割后的物料离心甩出到所述出料口。通过上述结构,有效的避免了在切丝或者切片过程中食材因外力作用导致破丝或破片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食材的完整性,使得加工后的食材在高转速下能够完整的甩出。【专利说明】—种能持续运行的食品加工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持续运行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食材的处理量和加工装置容量有关,中国专利CN201320223036.7公开了一种能持续运行的食品加工装置,其通过在食品容器内设置刮板,通过刮板的旋转将加工处理后的食材推送到排料口,但是当处理较小的处理后的食材时,例如在切丝或切片过程中,食材(丝或片)容易因刮板的推送发生断裂,导致破片或破丝的情况发生,不能保证食材的完整性。另外其排料口径向宽度相同,在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加工后的食材堆压,需要及时清理才可以再次加工,不能持续运行,操作麻烦。当切丝过程中,由于丝面积过小,部分食材含水分多,就容易黏在杯壁上造成不断黏丝,从而产生堵丝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持续运行的食品加工机。 一种能持续运行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盖、刀盘、杯体和电机,所述杯盖盖合在所述杯体上部,所述杯盖设有供食品进料的进料口,所述杯体设有出料口,所述刀盘设置在所述杯体内部,并由所述电机驱动在所述杯体内旋转切割,其中,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离心盘,所述离心盘包括离心面,所述离心面呈伞状分布,所述离心盘设置于所述刀盘下方,所述离心盘通过所述电机驱动轴固定在所述杯体内,并由所述电机驱动将所述刀盘切割后的物料离心甩出到所述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离心面为内凹离心面或外凸离心面。 优选的,所述离心面上设有圆滑过渡的凸台。 优选的,所述凸台呈螺旋状分布在所述离心面上,或者所述凸台呈长条状或S状或三角形状分布在所述离心面上。 优选的,所述离心盘上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内设有通孔,所述电机驱动轴穿过所述通孔带动所述离心盘转动。 优选的,所述弧形离心面上设有风孔,所述风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弧形离心面上。 优选的,所述风孔为圆形风孔,所述圆形风孔直径为R,R彡2mm。 优选的,所述杯体内壁设有杯体筋,所述杯体筋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与所述杯体内壁,所述杯体筋与所述杯体一体成型,所述杯体筋向圆心方向高度为D,D < 5mm,所述杯体筋与所述杯体内壁夹角处圆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最外端口部宽度大于与所述杯体连接处端口部宽度。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杯体连接处端口部设有残留甩出间隙,所述残留甩出间隙将所述刀盘上未切割的残留物甩出至出料口。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刀盘下方设置离心盘,离心盘包括离心面,所述离心面定离心面呈伞状分布,并且由电机驱动离心旋转,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在切丝或者切片过程中食材因外力作用导致破丝或破片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食材的完整性,使得加工后的食材在高转速下能够完整的甩出。 2、通过将离心面定义为内凹离心面或外凸离心面,可以使得在不改变电机转速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离心盘的不同结构,从而改变出料速度。 3、通过在所述离心面上设置圆滑过渡的凸台,所述凸台呈螺旋状分布与所述离心面上,避免了经过切削后的食材落在离心盘后粘附在离心面导致不易有效甩出的情况;通过在离心面上设置风孔,使得在离心扫盘过程中,风孔可以形成部分风量,从而有效的将切削后的食材吹扫出去,更加有利于食材甩出。 4、通过在杯体内壁设置杯体筋,减少了切削后食材与杯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并且杯体筋与杯体一体成型,并且杯体筋与所述杯体内壁夹角处圆滑过渡,有效降低了切割后的食材与杯体内壁的粘附。 5、通过对出料口最外端口部宽度大于与所述杯体连接处端口部宽度进行限定,使得切削后的食材在出料口不易发生拥堵,并且中途无需清理从而实现持续运行。 6、通过在出料口与所述杯体连接处端口部设置残留甩出间隙,从而将刀盘上未切害I]的残留物甩出至出料口,从而减少了食材残留,降低机震和噪音。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的离心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的凸台呈长条状分布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的内凹离心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的外凸离心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的离心面和上端面夹角示意状态图。 图7为本技术所述食品加工机的残留甩出间隙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推料棒;2、进料口;3、杯盖;4、刀盘;5、杯体;6、杯体筋;7、离心盘;71、驱动轴;72离心面;73通孔;8、出料口 ;9、凸台;10、风孔;11、残留甩出间隙;1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能持续运行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盖3、刀盘4、杯体5和电机12,所述杯盖3盖合在所述杯体5上部,所述杯盖3设有供食品进料的进料口 2,所述杯体5设有出料口 8,所述刀盘4设置在所述杯体5内部,并由所述电机12驱动在所述杯体5内旋转切割,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离心盘7,所述离心盘7包括离心面72,所述离心面72呈伞状分布,所述离心盘7设置于所述刀盘4下方,所述离心盘7上设有驱动轴71,所述驱动轴71内设有通孔73,所述电机12驱动轴穿过所述通孔73带动所述离心盘7转动,所述通孔73内径与所述电机驱动轴外径相匹配从而卡位,所述离心盘7通过所述电机12驱动轴固定在所述杯体5内,并由所述电机12驱动将所述刀盘4切割后的食材离心甩出到所述出料口 8。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将需要切割的食材放入进料口 2,然后推动推料棒1,将食材推动至刀盘4,食材经刀盘切丝或切片后,丝或片落入由电机12驱动的离心盘7的离心面,由于离心面72呈伞状分布,方便丝或片一部分甩至出料口 8,一部分甩至杯体5的内壁,由于丝或片的重力作用,落入杯体5内壁的丝或片继续落入离心面72上,继续离心甩出,直至全部甩出至出料口 8。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在刀盘下方设置离心面,离心面呈伞状分布,并且由电机驱动离心旋转,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在切丝或者切片过程中食材因外力作用导致破丝或破片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食材的完整性,使得加工后的食材在高转速下能够完整的甩出。 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离心面72为内凹离心面(图4)或外凸离心面(图5),所述离心面72内切线与离心盘7上端面形成夹角α,其中180° >α>90°,当α越小,被切割后的食材离心甩出的速度就越弱,当α越大,被切割后的食材离心甩出的速度就越强。外凸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持续运行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盖、刀盘、杯体和电机,所述杯盖盖合在所述杯体上部,所述杯盖设有供食品进料的进料口,所述杯体设有出料口,所述刀盘设置在所述杯体内部,并由所述电机驱动在所述杯体内旋转切割,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离心盘,所述离心盘包括离心面,所述离心面呈伞状分布,所述离心盘设置于所述刀盘下方,所述离心盘通过所述电机驱动轴固定在所述杯体内,并由所述电机驱动将所述刀盘切割后的物料离心甩出到所述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金剑郭先炳郭王松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