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具的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244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机具的支撑架,其包含有一基座,基座具有多数个支撑脚,各支撑脚枢设有一滚轮座,各滚轮座具有一滚轮;基座枢设有一带动件,带动件可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搬运位置之间相对基座枢转;支撑架更包含有多数个连动件,各连动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滚轮座与带动件,当带动件位于使用位置时,各支撑脚抵触于地面,且各滚轮离开地面,而当带动件位于搬运位置时,各滚轮可抵触于地面,并撑起支撑架,使各支撑脚离开地面;另外,支撑架更包含有一定位组件,用以维持带动件于该使用位置与该搬运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与支撑架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机具的支撑架
技术介绍
美国公告编号第6,311,992号专利与第6,533,524号专利分别揭露出一种支撑架,该二支撑架分别具有一第一框架与一第二框架,当施力于该第一框架而带动该第二框架时,该支撑架被撑离地面,并可利用枢设于该第一框架与该第二框架的滚轮进行搬运的动作。然而,上述二种支撑架都是由该第一框架施力下压,带动该第二框架,该二框架之间的连结仅靠一锁固装置,就结构本身或操作性能而言,该二框架之间的带动关是较不确实,且该锁固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若损坏将不易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具的支撑架,其结构较为简单,操作上亦相当方便,可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机具的支撑架,包含有一基座、多数个滚轮座、一带动件、多数个连动件,以及一定位组件。该基座具有多数个支撑脚;各该滚轮座具有一枢设于各该支撑脚的座体与一枢设于该座体的滚轮;该带动件可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搬运位置之间相对该基座枢转地设于该基座;各该连动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滚轮座的座体与该带动件,当该带动件位于该使用位置时,各该支撑脚抵触于地面,且各该滚轮是离开地面,而当该带动件位于该搬运位置时,该带动件将带动各该连动件,使各该连动件带动各该滚轮座枢转,各该滚轮是可抵触于地面,并撑起该支撑架,让各该支撑脚离开地面;该定位组件具有一第一杆与一第二杆,其中该第一杆的一端枢设于该基座,该第二杆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第一杆的另一端与该带动件,使该第一杆与该第二杆于该使用位置与该搬运位置之间可相互枢转。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带动件具有一可枢转地设于该基座的第一枢转件与一连接于该第一枢转件的第二枢转件,其中该第二枢转件具有一踏板,通过由施力于该踏板,可使该带动件由该使用位置枢转至该搬运位置。另外,该基座具有二固定片,该第一枢转件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翼片,各该翼片枢设于各该固定片,且该第一枢转件固定于各该翼片的中央位置;该等连动件的一端分别枢设于该两翼片的两端,并分别位于各该翼片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使各该连动件分别位于该第一枢转件的上下侧,各该滚轮座具有一耳部,各该连动件的另一端枢设于各该耳部;当该第一枢转件向下枢转时,可带动各该翼片产生枢转,使各该连动件受各该翼片的拉引而朝该第一枢转件的方向移动,进而连动各该滚轮座向下枢转,使各该滚轮抵触于地面,将该支撑架撑起。通过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机具的支撑架,其结构相当简单,操作上亦相当方便,可达到增加使用便利性的目的。附图说明兹配合图式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用以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所用图式先简要说明如下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动作示意图,主要是显示未施力于踏板的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动作示意图,主要是显示滚轮于未施力于踏板时的状态;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动作示意图,主要是显示施力于踏板后的状态;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动作示意图,主要是显示滚轮于施力于踏板后的状态;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主要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定位组件的另一态样。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切割机具10 支撑架20基座30 承置部32固定片322 支撑脚34连接片342 补强件36滚轮座40座体42耳部422 滚轮44带动件50第一枢转件52翼片522 第二枢转件54踏板542 连动件60定位组件70 第一杆72 枢接点722 底缘724第二杆74 枢接点742顶缘744定位件76勾部762枢接点78角度θ附图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架20,在本实施例中,是用以支撑一切割机具10,其包含有一基座30、多数个滚轮座40、一带动件50、多数个连动件60,以及一定位组件70。该基座30具有一承置部32,该承置部32具有四环绕连结的侧面,其四个角点各自向下延伸出一支撑脚34,该等支撑脚34抵触于地面,使该承置部32 用以支撑该切割机具10。该承置部32左、右两侧面的底缘锁固有一固定片322。另外,该基座30于各该支撑脚34的位置固设有一概呈ㄇ形的连接片342,且该基座30具有二补强件36,该二补强件36的两端分别锁固于二连接片342位于内侧的翼的外侧面,用以增加该基座30结构的稳定性。各该滚轮座40具有一座体42与一枢设于该座体42的滚轮44,其中该座体42枢设于该基座30的连接片342,且该座体42、该补强件36,以及该连接片342是连接在同一枢轴上,使该座体42 相对该连接片342上下枢转。另外,该座体42的外侧边向上延伸出一耳部422。请配合参阅图3及图5,该带动件50具有一第一枢转件52与一第二枢转件54。该第一枢转件52的截面概呈矩形,其两端各自具有一呈矩形的翼片522,且该第一枢转件5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两翼片522的中央位置;各该翼片522枢设于该基座30的固定片322;该第二枢转件54的截面亦概呈矩形,其前端设有一踏板542,其后端则焊接固定于该第一枢转件52的中间位置,使该第一枢转件52与该第二枢转件54呈T形的连接。通过由施力踏踩于该踏板542,该第二枢转件54带动该第一枢转件52由一使用位置枢转至一搬运位置,使该第一枢转件52可同步带动该两翼片522分别相对该两固定片322枢转。请再配合参阅图4及图6,该等连动件60的一端分别枢设于该等滚轮座40的耳部422,其另一端分别枢设于该两翼片522的上下两端,枢设于上端者是分别位于该两翼片522的内侧面,枢设于下端者则分别位于该两翼片522的外侧面,使该等连动件60分置于该第一枢转件52的上下侧,通过由各该翼片522的枢转,将带动各该连动件60朝该第一枢转件52的方向远离或靠近,使各该连动件60连动各该滚轮座40的座体42,使产生向上或向下的枢转,当各该滚轮座40的座体42产生向上的枢转时,各该滚轮座40的滚轮44将会离开地面,当各该滚轮座40的座体42产生向下的枢转时,各该滚轮座40的滚轮44将会抵触地面。该定位组件70具有一第一杆72、一第二杆74,以及一定位件76。该第一杆72的顶缘枢设于该基座30的前侧边缘,其枢接点722位于该第一杆72的两侧边,并朝远离该基座30前侧边缘的方向偏离该第一杆72的轴向中心线,如图5所示,该第二杆74的底缘枢设于该第二枢转件54靠近该踏板542的位置,其枢接点742朝远离该基座30前侧面的方向偏离该第二杆74的轴向中心线,该第二杆74的顶缘744则枢设于该第一杆72的底缘724,且该第一杆72与该第二杆74的枢接点78与该等枢接点722742位于不同的轴在线,亦即该枢接点78朝接近该基座30前侧面的方向偏离该第一杆72与该第二杆74的轴向中心线;通过此,该第一杆72与该第二杆74于该使用位置与该搬运位置之间可相互枢转;该定位件76在本实施例中是为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于该第一杆72与该第二杆74的右侧面的中间位置,其固接点朝远离该基座30前侧面的方向偏离该第一杆72与该第二杆74的轴向中心线。如图3所示,当该第二枢转件54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第一杆72与该第二杆74之间具有一小于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具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具有多数个支撑脚;多数个滚轮座,各该滚轮座具有一枢设于各该支撑脚的座体与一枢设于该座体的滚轮;一带动件,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搬运位置之间相对该基座枢转地设于该基座; 多数个连动件,各该连动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滚轮座的座体与该带动件,当该带动件位于该使用位置时,各该支撑脚是抵触于地面,且各该滚轮是离开地面,而当该带动件位于该搬运位置时,该带动件将带动各该连动件,使各该连动件带动各该滚轮座枢转,各该滚轮是可抵触于地面,并撑起该支撑架,让各该支撑脚离开地面;以及一定位组件,具有一第一杆与一第二杆,其中该第一杆的一端枢设于该基座,该第二杆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第一杆的另一端与该带动件,使该第一杆与该第二杆于该使用位置与该搬运位置之间可相互枢转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火
申请(专利权)人:力山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