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流器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283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流器固定支架,所述整流器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夹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固定整流二极管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衬套,整流二极管装入所述衬套内;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具有双点触头,并与整流二极管引线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整流器固定支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整流器与支架的连接易会发生松动的弊端,提高整流器与支架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整流器固定支架,所述整流器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夹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固定整流二极管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衬套,整流二极管装入所述衬套内;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具有双点触头,并与整流二极管引线熔接;本技术所述的整流器固定支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整流器与支架的连接易会发生松动的弊端,提高整流器与支架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专利说明】一种整流器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整流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流器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整流器作为电子设备内部重要的元件之一,其通常需要通过支架与设备的其他部件连接,因此,整流器固定支架是整流器上主要的导电连接和固定支撑部件。 现有技术中,因整流器的应用范围较广,尤其应用在高温或振动等较恶劣的工作环境时,整流器与支架的连接易会发生松动,导致出现整流器的引线发生断掉而失效,从而造成整流器整体失效,进而引发整个机器或设备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整流器固定支架,针对现有技术中整流器与支架的连接易会发生松动的弊端,提出一种能够使整流器固定牢固的支架,增加整流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整流器固定支架,包括: 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夹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固定整流二极管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衬套,整流二极管装入所述衬套内;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具有双点触头,并与整流二极管引线熔接。 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衬套设置为橡胶,并硫化于所述多个通孔的内壁。 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整流二极管压装或插装入所述衬套内。 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衬套的内壁还设有凸起。 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凸起沿衬套轴向间隔地设置。 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支撑板还设置有卡钩,与所述夹板相互卡接。 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均对应地设有相互连接的连接孔。 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片呈U型,其双点触头平行设置。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整流器固定支架,所述橡胶衬套的设置,可以增加整流器与支架之间摩擦力,从而解决了在振动或高温环境下,整流器易发生松动的问题,使整流器与支架与有较好的稳定性;橡胶衬套硫化于支架,其加工过程简单,容易生产制造,且使衬套与支架之间具有较高的牢固性;连接片的U型设置,使整流二极管引线与支架的熔接更容易,且使熔接后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第一支撑板的立体图; 图2是第二支撑板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装配的示意图; 图4至图6是不同衬套形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支撑板1、连接片11、连接片12、连接片13、连接孔14、连接孔15、连接孔16 ;第二支撑板2、连接孔21、连接孔22、连接孔23 ;衬套3 ;凸起4 ;卡钩5。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在本技术提供的检测装置正常使用情况下定义的,并且也与参考附图所示方向一致。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整流器固定支架,如附图1至3所示,该整流器固定支架包括: 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I的上端部设有连接片,优选地,所述连接片设置为三个,分别为连接片11,连接片12,连接片13,且所述连接片11,连接片12,连接片13均呈U型设置,使其具有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双点触头,所述双点触头的设置更便于与整流二极管引线熔接,从而使熔接后的可靠性得到保证; 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设有与连接片11,连接片12,连接片13相互对应、用于固定整流二极管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均硫化有衬套3,优选地,所述衬套3为橡胶材料; 当然,容易想到的是,所述衬套3也可以选择其他可以增加摩擦力的材料,此种材料的简单替换,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常识,是无需花费创造性劳动的; 进一步地,如附图4至6所示,衬套3的内壁还形成有凸起4,所述凸起4为立方体形状,与衬套3—体注塑成型,并沿衬套3的周向及轴向方向,均匀、间隔地设置,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加整流二极管与支架连接的稳固性; 所述凸起4还可以为半球形或圆环形,其均能达到有效增加整流二极管与支架连接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所述第一支撑板I上还设有连接孔,优选地,所述连接孔间隔地设置为三个,分别为连接孔14,连接孔15,连接孔16 ; 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还对应地设有与所述连接孔14,连接孔15,连接孔16互相连接的连接孔21,连接孔22,连接孔23 ;从而保证第一支撑板I与第二支撑板2的连接稳定性; 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还设有卡钩5,优选地,所述卡钩5设置于第二支撑板2的下端部,且左右呈对称设置,分别与位于第一支撑板I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夹板(图中未示出)卡接固定,从而使整流器固定支架整体的牢固性加强; 整流器固定支架的装配过程如下: 首先,将衬套3分别硫化于通孔的内壁;然后将整流二极管压装入衬套3内壁,压装到位后,检验整流二极管与支架连接的牢固性,待检验合格后,将夹板(图中未示出)与第二支撑板2通过卡钩5进行卡接固定,并将第一支撑板I与第二支撑板2通过连接孔14,连接孔15,连接孔16和连接孔21,连接孔22,连接孔23装配固定;最后,将整流二极管引线对应地熔接于连接片11,连接片12,连接片13。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1.一种整流器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固定整流二极管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衬套,整流二极管装入所述衬套内;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具有双点触头,并与整流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流器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固定整流二极管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衬套,整流二极管装入所述衬套内;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具有双点触头,并与整流二极管引线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权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德卡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