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直驱履带车辆用液控无极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8445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1:22
机械直驱履带车辆用液控无极变速器,其中,动力输入部分的动力一部分经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输出传递至动力输出轴部分用于外部作业,另一部分输送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经中间动力传递部分将动力传至差速行星传动部分,由差速行星传动部分输出驱动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和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控制切换动力输入部分对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的输出;进退挡控制部分控制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档位切换,差速控制部分用于控制差速行星传动部分的差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自锁式液压马达控制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架以实现机械直驱与液压无极调速,有效提高了传动效率高,无极变速在行进中变化,操作简便,易于驾驶,且转向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机械直驱履带车辆用液控无极变速器,其中,动力输入部分的动力一部分经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输出传递至动力输出轴部分用于外部作业,另一部分输送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经中间动力传递部分将动力传至差速行星传动部分,由差速行星传动部分输出驱动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和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控制切换动力输入部分对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的输出;进退挡控制部分控制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档位切换,差速控制部分用于控制差速行星传动部分的差速。本技术采用自锁式液压马达控制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架以实现机械直驱与液压无极调速,有效提高了传动效率高,无极变速在行进中变化,操作简便,易于驾驶,且转向效率高。【专利说明】机械直驱履带车辆用液控无极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变速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直驱履带车辆用液控无极变速器。
技术介绍
履带车辆通常以履带式拖拉机为主,履带式拖拉机车辆通常采用纯机械式动力传动系统传递动力,其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纯机械式动力传动机构,换挡操作复杂,同时由于农机操作者通常不具备驾驶汽车或拖拉机的技能,对离合器、油门、换挡的配合难以掌控,进而限制了拖拉机的发展。目前,不少履带拖拉机生产厂家采用液压泵-马达一体系统实现了履带拖拉机的无极驱动系统,由于采用无极驱动系统的履带拖拉机驾驶操作性得到了提高,农机操作者不用参加专业的技术培训,仅需简单训练即可掌握驾驶技能,因而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加入液压系统后,提高了操作系统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在日常生产使用过程中履带式拖拉机通常要挂接农机具,而农机具在田间作业时,发动机一般处于大油门状态,接近于发动机额定工况,车速变化小,机械的功率与扭矩都比较大,如此易导致液压系统存在能耗高、发热量大、高温稳定性差等问题,甚至不能实现铧式犁耕作业,严重限制了履带式拖拉机的应用范围,也增加了能量消耗。 目前市场上的履带式拖拉机车辆通常采用转向拉杆操作牙嵌式离合器与多盘式制动器的转向方案,其实现过程是:当履带式拖拉机车辆向左转向时,驾驶员操作左转向拉杆使左侧牙嵌式离合器分离与左侧输出轴制动,由于履带拖拉机车辆左侧传动动力中断并制动停止旋转,此时在拖拉机右侧动力的驱动下,机具向左侧实现转向;同理可实现右侧转向,然而这种转向机构采用分离和结合牙嵌式离合器与制动器实现,其转向精度低,转向操控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械直驱履带车辆用液控无极变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机械直驱履带车辆用液控无极变速器,包括动力输入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动力输出轴部分、箱体、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进退挡控制部分、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中间动力传递部分、差速控制部分、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和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其中,动力输入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动力输出轴部分、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进退挡控制部分、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中间动力传递部分、差速控制部分、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均安装在箱体上,且动力输入部分分别与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连接,动力输入部分输入的动力一部分经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输出,另一部分输送至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与动力输出轴部分连接,用于将动力传递给外部作业部分;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通过中间动力传递部分与差速行星传动部分连接,而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分别与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右侧履带驱动部分连接,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与动力输入部分连接,用于控制切换动力输入部分对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的高空低三档的输出,进退挡控制部分与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连接,用于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中前进档、倒挡及空档的切换;差速控制部分与差速行星传动部分连接,用于对差速行星传动部分的差速进行控制。 上述各部分的具体连接结构如下: 动力输入部分中包括两个轴承,分别是轴承一和轴承二,动力输入轴通过轴承一和轴承二安装于箱体,其一端为动力输入端,另一端通过花键安装有主动锥齿轮,用于动力输入轴的动力传递;双联换挡齿轮间隙配合套装于动力输入轴花键上,便于双联换挡齿轮从左至右移动,以实现档位从高-空-低的三档切换;动力输入轴通过动力输入轴花键带动双联换挡齿轮旋转传递动力,动力滑动轴承过渡配合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上,双联减速齿轮间隙安装在动力滑动轴承上,围绕动力输入轴的回转中心旋转; 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中包括轴承三,动力承接轴一端通过轴承三安装于箱体,另一端通过滚针轴承套装于动力输出轴内,并在动力承接轴上设置有花键,三联齿轮套装于动力承接轴花键上; 动力输出轴部分中,动力输出轴两端安装在箱体内,并在其一端的外部设置有动力输出轴花键,动力输出齿轮套装在动力输出轴花键上,且动力输出齿轮与双联减速齿轮的左侧齿轮啮合,双联减速齿轮的右侧齿轮与三联齿轮的左侧齿轮啮合; 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中,拨叉轴安装于箱体内,拨叉轴上设置有拨叉空档锁止环、高档锁止环及低档锁止环,拨叉内设置有拨叉钢球和拨叉弹簧并套装在拨叉轴上,其拨叉钢球和拨叉弹簧用于锁定拨叉的位置,拨叉转轴安装于拨叉端盖内,且其一端插入拨叉槽内,用于拨动拨叉在拨叉轴上滑动,从而获得高-空-低三档切换,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部操纵杆的转轴键槽; 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中,左侧从动锥齿轮与右侧从动锥齿轮空套在锥齿轮支撑轴上呈滑动空转状态,花键毂位于左侧从动锥齿轮与右侧从动锥齿轮之间,并通过花键套装在锥齿轮支撑轴上,结合套安装在花键毂上,主动锥齿轮同时与左侧从动锥齿轮和右侧从动锥齿轮啮合,动力输入轴通过主动锥齿轮将动力传递给左侧从动锥齿轮与右侧从动锥齿轮;左侧推力轴承座集成在锥齿轮支撑轴上,右侧推力轴承座通过卡环定位在右侧从动锥齿轮的一侧,锥齿轮支撑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内,太阳轮套装在锥齿轮支撑轴花键上,齿轮式齿圈套装于锥齿轮支撑轴上滑动空转,而行星齿轮安装在齿轮式齿圈与太阳轮之间,且通过行星齿轮支撑组件沿齿轮式行星架周向均布,同时行星齿轮与齿轮式齿圈的内齿轮、太阳轮的外齿轮啮合;液压马达安装在箱体上,液压马达齿轮套装在液压马达的花键主轴上,齿轮式行星架的外部齿轮与液压马达齿轮啮合; 进退挡控制部分中,套管过盈套装于箱体内,弹簧座设置在套管一侧,且在弹簧座内安装有换挡弹簧和换挡钢球,换档轴一端安装在套管内,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部操纵杆的换挡键槽,换挡拨叉套装在换档轴上,同时插入结合套中,并在插入套管端的换档轴外部设置有空档锁止环、前进档锁止环及倒挡锁止环; 中间动力传递部分中包括两个轴承,分别是轴承八与轴承九,中间轴通过轴承八和轴承九安装在箱体内,中间轴主动齿轮和中间轴从动齿轮分别套装在中间轴上,并通过设置在中间轴上的花键进行动力传递,中间轴主动齿轮一侧设置有中间卡环,用于对中间轴主动齿轮进行限位,套筒嵌套在中间轴上,且位于中间轴从动齿轮一侧,用于调整中间轴的轴向间隙并对中间轴从动齿轮进行限位;中间轴从动齿轮与齿轮式齿圈的外齿轮啮合,将动力传递给中间轴上设置的花键以带动中间轴主动齿轮旋转; 差速行星传动部分中,转向轴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机械直驱履带车辆用液控无极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部分、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动力输出轴部分、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进退挡控制部分、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中间动力传递部分、差速控制部分、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及右侧履带驱动部分均安装在箱体上,且动力输入部分分别与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连接;动力输出轴减速部分与动力输出轴部分连接,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通过中间动力传递部分与差速行星传动部分连接,而差速行星传动部分分别与左侧履带驱动部分、右侧履带驱动部分连接,动力输出轴换挡部分与动力输入部分连接,进退挡控制部分与进退挡无极变速部分连接,差速控制部分与差速行星传动部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名涛孙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