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无极变速和倒挡的可拆卸式履带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5241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兼具无极变速和倒挡的可拆卸式履带车,属于履带车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兼具无极变速和倒挡的可拆卸式履带车,采用变速差速系统,减小组件体积和重量,使用锥环式无极变速并进行转向,随意控制旋转半径,加入倒车系统,使履带车真正可以自由行使,悬挂组件可随意拆装,分解车体总重量,使成年人可随意搬运;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兼具无极变速和倒挡的可拆卸式履带车,包括踏板、支撑架、驱动组件、悬挂组件和操作杆,踏板设置于支撑架上部,支撑架为框架结构,其内部空腔处设置有驱动组件,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用于插装悬挂组件的花键轴,悬挂组件为两个,分别插装在支撑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履带车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兼具无极变速和倒挡的可拆卸式履带车,属于履带车

技术介绍
个人履带车做为一种越野性强、能适应严酷环境及路况的行走工具,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履带车在变速上和转向上需要两套系统,即变速系统和转向系统,变速系统通常使用的是传送带式无极变速,传统的无极变速器执行机构速比变化时所需要较大的功率,在换挡过程中导致不必要的延迟,转向系统同样是在皮带传输的基础上通过与可变直径的带轮进行配合实现左右履带的差速,这种方式会导致履带车的转弯半径很大,不易转弯;使用这两个系统会占用车体内的大部分空间,整体设备重量较大,同时,在现有技术中的履带车没有倒车功能,也无法实现两条履带的反向行驶实现原地转弯,这就导致在一些狭小空间或地形复杂的地区,无法实现履带车的随意行驶。目前市面上最小质量的个人履带车重量达到90公斤,这就意味着,在无法行驶的地区,如河流或爬陡坡等,需要两个以上人力才能对履带车进行搬运,可在履带车无法行驶的地区,通常人类行走也是很困难的,在行走困难的情况下多人抬履带车行走几乎是无法实现的,这使得履带车的适用范围降低。在操作方面,现有技术中,转向系统所采用的可变直径带轮的调节轮位置需要靠使用者脚下的踏板角度来控制,当履带车遇到较高较陡的破路时,如要在坡路上切线行驶,由于重力,使用者必然会身体向外侧倾斜,这时为了平衡身体脚上的力度会向踏板内侧转移,从而导致踏板角度变化,使得履带车在爬陡坡的时候自行转向,且不易控制方向。对于倒车系统,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是拨叉对花键套进行调节,然而对于履带车,倒车系统长期暴露在外部,拨叉的表面必然会附着杂质,长期拔插会将拨叉的表面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兼具无极变速和倒挡的可拆卸式履带车,采用变速差速系统,即将变速系统和差速系统融为一体,使操作更简易且减小驱动组件的体积,减少整体设备的重量,使用锥环式无极变速并进行转向,结构简单,需要的功率低,在机械效率和传递扭矩之间实现自动机械式调节,转向时可随意控制旋转半径,不需要电子传感器和电控或液压系统,节省成本的同时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加入倒车系统,使履带车真正可以自由行使;与此同时,将两侧履带改为悬挂组件,悬挂组件可随意拆装,在无法行驶地区将悬挂组件取下,分解车体总重量,使成年人可随意搬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兼具无极变速和倒挡的可拆卸式履带车,包括踏板、支撑架、驱动组件、悬挂组件和操作杆,所述踏板设置于支撑架上部,所述支撑架为框架结构,其内部空腔处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用于插装悬挂组件的花键轴,所述悬挂组件为两个,分别插装在支撑架的两侧,所述操作杆设置于支撑架的前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启动装置、变速差速系统和倒车系统,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启动装置连接,所述启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变速差速系统连接,所述变速差速系统包括第一滚锥组、第二滚锥组和主传输轴,所述第一滚锥组与第二滚锥组对称设置于主传输轴上,所述第一滚锥组包括第一主动滚锥、第一从动滚锥、第一传动环和第一转向器,所述第一传动环套装于第一主动滚锥上并通过第一主动滚锥实现轴向旋转,所述第一从动滚锥为与第一主动滚锥形状完全相同的滚锥,并与第一主动滚锥反向设置,所述第一从动滚锥通过与第一传动环的摩擦力实现旋转,所述第一转向器设置于第一传动环的外侧并调节第一传动环的轴向位置和水平角度,所述第二滚锥组的结构与第一滚锥组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二滚锥组包括第二主动滚锥、第二从动滚锥、第二传动环和第二转向器,所述倒车系统包括第一倒车系统和第二倒车系统,所述第一倒车系统和第二倒车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倒车系统与第一从动滚锥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倒车系统与第二从动滚锥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悬挂组件和第二悬挂组件,所述第一悬挂组件和第二悬挂组件为结构完全相同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悬挂组件与第一倒车系统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悬挂组件与第二倒车系统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悬挂组件包括履带、小传动轮、大传动轮、支撑轮和骨架,所述小传动轮、大传动轮和支撑轮均设置与骨架上,所述骨架上设有用于与支撑架上的花键轴配合的花键孔,所述小传动轮与第一倒车系统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小传动轮通过第一倒车系统实现正转或反转,所述小传动轮与大传动轮之间设置有用于传动的链条,所述小传动轮通过链条带动大传动轮旋转,所述履带通过大传动轮的旋转实现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倒车系统的一种优选结构为:包括行星结构和换挡结构,所述换挡结构包括花键套、第一啮合齿轮、第二啮合齿轮和用于调节花键套位置的花键套调节器,所述行星结构设置于第一啮合齿轮内部,所述花键套为两端开口中部设有挡板的圆柱结构,所述花键套的一端套装于第一啮合齿轮上和第二啮合齿轮上,所述第二啮合齿轮的外侧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倒车系统位置的外壳,所述花键套的另一端在倒车时套装于外壳上,所述花键调节器包括永久磁铁和电磁铁,所述永久磁铁镶嵌于挡板上,所述电磁铁设置于外壳上。其中,所述第一倒车系统的另一种优选结构为:所述第一倒车系统包括正向导轮、换向轮、反向导轮、传输轮和传动轴,所述正向导轮固定于第一从动滚锥的尖端,所述正向导轮与第一从动滚锥均通过轴承与传动轴连接,所述正向导轮远离第一从动滚锥的一面设有传动齿,所述反向导轮与正向导轮同轴设置并通过轴承与传动轴连接,所述反向导轮靠近正向导轮的一面设有传动齿,所述换向轮设置于正向导轮和反向导轮之间并可在传动轴上滑动,所述换向轮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传动齿并通过花键与传动轴连接,所述传输轮设置于第一主动滚锥的输入端,所述传输轮与反向导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转向器和第二转向器均通过舵机调节旋转角度。所述启动装置为液力变矩器、湿式离合器或干式离合器。所述支撑轮为多个,设置于骨架上并支撑和传输履带。所述第一倒车系统和第二倒车系统的输出轴为花键轴,所述小传动轮的轴孔为花键孔。所述骨架上设有用于缓冲的缓冲弹簧。所述换向轮通过拨叉调整其轴向位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变速差速系统,即将变速系统和差速系统结合为一体,减少整个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使履带车更易携带和操作。2、采用锥环式无极变速方式避免了现有履带车辆在增加车辆传动扭矩的同时,也在增加车辆控制所需力的这一矛盾,减少了传动中的动力损耗,控制简单。3、采用两组滚锥组和舵机控制其转向,在变速的基础上实现任意转向,两侧履带高比率差速,全面提高履带车的灵活性,解决了原有履带车转弯角度过大的问题,摆脱了因脚部被动控制踏板产生的履带车自动转向的弊端。4、在变速差速系统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加装倒车系统,实现履带车的倒车功能,真正实现履带车的自由行使,即可实现车辆圆心转弯又可在一些狭窄空间或无法转向的情况下,将履带车倒车开出。5、将倒车系统中控制花键套位置的花键调节器由拨叉改进为电磁式控制器,避免了尘土杂质对拨叉的影响,系统运行更平稳,还可根据不同环境下的实际情况快速安装和拆卸。6、使用可拆卸式悬挂组件,在一些特殊地形或履带车无法行驶的情况下,可将履带车的两套悬挂组件摘下,履带车被分成三大部件后,各个部件的重量较轻,成年人完全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具无极变速和倒挡的可拆卸式履带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1)、支撑架(2)、驱动组件(3)、悬挂组件(4)和操作杆(10),所述踏板(1)设置于支撑架(2)上部,所述支撑架(2)为框架结构,其内部空腔处设置有驱动组件(3),所述支撑架(2)的两侧分别设用于插装悬挂组件(4)的花键轴,所述悬挂组件(4)为两个,分别插装在支撑架(2)的两侧,所述操作杆(10)设置于支撑架(2)的前侧;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装置(5)、启动装置(6)、变速差速系统(7)和倒车系统(8),所述驱动装置(5)的输出轴与启动装置(6)连接,所述启动装置(6)的输出轴与变速差速系统(7)连接,所述变速差速系统(7)包括第一滚锥组(71)、第二滚锥组(72)和主传输轴(73),所述第一滚锥组(71)与第二滚锥组(72)对称设置于主传输轴(73)上,所述第一滚锥组(71)包括第一主动滚锥(711)、第一从动滚锥(712)、第一传动环(713)和第一转向器(714),所述第一传动环(713)套装于第一主动滚锥(711)上并通过第一主动滚锥(711)实现轴向旋转,所述第一从动滚锥(712)为与第一主动滚锥(711)形状完全相同的滚锥,并与第一主动滚锥(711)反向设置,所述第一从动滚锥(712)通过与第一传动环(713)的摩擦力实现旋转,所述第一转向器(714)设置于第一传动环(713)的外侧并调节第一传动环(713)的轴向位置和水平角度,所述第二滚锥组(72)的结构与第一滚锥组(71)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二滚锥组(72)包括第二主动滚锥(721)、第二从动滚锥(722)、第二传动环(723)和第二转向器(724),所述倒车系统(8)包括第一倒车系统(81)和第二倒车系统(82),所述第一倒车系统(81)和第二倒车系统(82)的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倒车系统(81)与第一从动滚锥(71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倒车系统(82)与第二从动滚锥(72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悬挂组件(4)包括第一悬挂组件(41)和第二悬挂组件(42),所述第一悬挂组件(41)和第二悬挂组件(42)为结构完全相同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悬挂组件(41)与第一倒车系统(8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悬挂组件(42)与第二倒车系统(82)的输出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极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