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耀初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98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轮胎,包括外胎,其中外胎是由内圈和外圈构成,内圈和外圈之间通过凸块和凹槽相互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成本低、废弃物数量少的优点,用于汽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轮胎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胎,尤其是一种双层轮胎。
技术介绍
传统轮胎的外胎均为整体式,在使用一段时间轮胎表面磨损后,为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就必须更换轮胎;而换下的轮胎只能作为废弃物处理,一方面提高了汽车的使用费用;另一方面,大量的废旧轮胎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也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安全的处理废旧轮胎,现已成为世界性的环保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使用费用低并可减少废弃物数量的一种双层轮胎。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轮胎,包括外胎,其中:外胎是由内圈和外圈构成,内圈和外圈之间通过凸块和凹槽相互连接固定。本技术可以在内圈上设置一圈凹槽,在外圈上设置与凹槽相适应的一圈凸块。本技术也可以在内圈两侧设置多个凸块,在外圈两侧设置与凸块相适应的凹槽。本技术还可以在外层内埋有一圈金属薄片,防止行车时轮胎被尖锐物体扎穿。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汽车在行驶时只磨损外圈,这样轮胎磨损后,只需要更换外圈即可,而内圈可以继续使用。因外圈的材料用量较整个轮胎要小很多,因而可降低了汽车的使用成本;同时,可减少废弃物的数量,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向剖视图。图中:1外胎、2金属薄片、11内圈、12外圈、20凸块、3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双层轮胎,包括外胎1,外胎1是由内圈11和外圈12构成,在内圈11上设有一圈凹槽30,在外圈12上设有与凹槽30相适应的一圈凸块20;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通过凸块20和凹槽30相互连接固定。在外圈12内埋有一圈金属薄片2。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外胎1由内圈11和外圈12构成,在内圈11两侧设有对应排列的多对凸块20,在外圈12两侧设有与凸块20相适应的凹槽30;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通过凸块20和凹槽30相互连接固定。本技术具体使用时,当向轮胎冲气后,内圈11的膨胀可将外圈12压紧,而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的凹、凸结构使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不会发生横向移动,保证轮胎的正常使用。当轮胎放气后,又能方便的将外圈12从内圈11上取下,以便更换新的外圈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轮胎,包括外胎(1),其特征是:外胎(1)是由内圈(11)和外圈(12)构成,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通过凸块(20)和凹槽(30)相互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轮胎,包括外胎(1),其特征是:外胎(1)是由内圈(11)和外圈(12)构成,内圈(11)和外圈(12)之间通过凸块(20)和凹槽(30)相互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轮胎,其特征是:在内圈(11)上设有一圈凹槽(30),在外圈(12)上设有与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耀初
申请(专利权)人:彭耀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