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4161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包括第一阀芯、第二阀芯、阀套以及阀体组件,第一阀芯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二阀芯上依次设有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四凸台和第五凸台;第二阀芯开设有与第五腔室连通的轴向流道,第二凸台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第二凸台还开设有连通第一沟槽与轴向流道的第一通孔、以及连通第二沟槽与第二腔室的第二通孔,阀体组件上开设有A油口、P进油口、B油口、第二回油口、第一回油口、第二轴向控制流道和第一轴向控制流道;第二阀芯上开设有第三通孔,阀套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阀套窗口、第二阀套窗口。本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转向频率快、同时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包括第一阀芯、第二阀芯、阀套以及阀体组件,第一阀芯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二阀芯上依次设有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四凸台和第五凸台;第二阀芯开设有与第五腔室连通的轴向流道,第二凸台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第二凸台还开设有连通第一沟槽与轴向流道的第一通孔、以及连通第二沟槽与第二腔室的第二通孔,阀体组件上开设有A油口、P进油口、B油口、第二回油口、第一回油口、第二轴向控制流道和第一轴向控制流道;第二阀芯上开设有第三通孔,阀套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阀套窗口、第二阀套窗口。本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转向频率快、同时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低。【专利说明】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换向阀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
技术介绍
疲劳试验主要用于测量材料或构件在不同交应变力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广泛应用在钢铁冶金、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等领域。激振器是疲劳试验的核心部件,主要有机械式、电磁式、超声式、电液式等几种,其中电液式具有高负荷、高频率、高能量密度以及高可控性等优点,广泛应用在重载、大功率场合。 目前,电液激振器主要采用伺服阀控制,受到伺服阀频宽的限制,电液伺服式激振器很难实现高频激振。也有部分电液激振器采用转阀控制,利用阀芯的双自由度(旋转与轴向移动)能够实现频率与幅值控制,但是,转阀结构的电液激振器存在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以及流量受到旋转设备限制等缺点。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旨在降低加工精度要求的同时提高其流量幅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包括弹性连接的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套设于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外的阀套、以及套设于所述阀套上的阀体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阀芯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阀芯的一端伸出所述阀体组件的左端以与旋转设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弹性连接;所述第二阀芯上依次设有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四凸台和第五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四凸台、第五凸台与阀体组件的右端两两相邻之间的间隙依次形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五腔室,所述第二阀芯开设有与所述第五腔室连通的轴向流道,所述第二凸台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相互错开的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所述第二凸台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沟槽与轴向流道的第一通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沟槽与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腔室所在的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腔室与油箱相通的第一回油口,所述第三凸台所在的阀体组件上开设有A油口,所述第三腔室所在的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三腔室与液压源连通的P进油口,所述第四凸台所在的阀体组件上开设有B油口 ;所述第三腔室中的第二阀芯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轴向流道的第三通孔,所述第四腔室所在的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油箱的第二回油口 ;在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第一轴向控制流道,所述第五腔室所在的阀体组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五腔室与所述第二回油口的第二轴向控制流道;所述阀套与所述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相对应的圆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阀套窗口、第二阀套窗口。 优选地,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阀套上的阀体,以及分别安装于所述阀体两端的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第一回油口、第二回油口、A油口、B油口以及P进油口均位于所述阀体上,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阀芯位于所述第五腔室中的部分上径向开设有连通轴向流道与所述第五腔室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设置有多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向控制流道上安装有用于调节其流向所述第一回油口的油液流量的第一可变阻尼。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向控制流道上安装有用于调节其流向所述第二回油口的油液流量的第二可变阻尼。 优选地,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在所述第二凸台的外表面圆周上均匀交替错开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套窗口和第二阀套窗口在所述阀套的外表面圆周上均匀平行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上。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在传统的滑阀换向阀基础上进行改进,在第二阀芯的第二凸台上开设有多个相互错开的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使传统的滑阀换向阀具备有转阀转向频率快的优点。本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综合了滑阀与转阀的优点,具有滑阀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相对较低,成本低的优点,同时集合了转阀换向频率高的优点。另外,本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其阀口面积大,因此,本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可用于大流量和高功率场合。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中阀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中阀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中第二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第二阀芯中第二凸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第二凸台沿第一沟槽中心横截面剖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处于P—A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处于P — B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_阀套;3_左端盖;4_右端盖,5-第一阀芯,6_第一阀芯第一端,7-第一阀芯第二端,8 -弹簧;9_第二阀芯;10_第二阀芯第一端;11_第二阀芯第二端;12-第一凸台;13_第二凸台;14_第三凸台;15_第四凸台;16_第五凸台;17_第一腔室;18-第二腔室;19-第三腔室;20_第四腔室;21_第五腔室;22-P进油口 ;23_第一回油口 ;24-第二回油口 ;25-A油口 ;26-B油口 ;27_第二可变阻尼;28-第二轴向控制流道;29-第一可变阻尼;30_第一轴向控制流道;31_第一阀套窗口 ;32_第二阀套窗口 ;33_第一沟槽;34-第二沟槽;35-第一通孔;36_第二通孔;37_第三通孔;38_第四通孔;39_轴向流道, 40-第三阀套窗口。 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结合参照图1至图8,本优选实施例中,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自由度阀芯旋转内控式高频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连接的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套设于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外的阀套、以及套设于所述阀套上的阀体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阀芯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阀芯的一端伸出所述阀体组件的左端以与旋转设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弹性连接;所述第二阀芯上依次设有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四凸台和第五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四凸台、第五凸台与阀体组件的右端两两相邻之间的间隙依次形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五腔室,所述第二阀芯开设有与所述第五腔室连通的轴向流道,所述第二凸台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相互错开的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所述第二凸台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沟槽与轴向流道的第一通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沟槽与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腔室所在的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腔室与油箱相通的第一回油口,所述第三凸台所在的阀体组件上开设有A油口,所述第三腔室所在的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三腔室与液压源连通的P进油口,所述第四凸台所在的阀体组件上开设有B油口;所述第三腔室中的第二阀芯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轴向流道的第三通孔,所述第四腔室所在的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油箱的第二回油口;在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第一轴向控制流道,所述第五腔室所在的阀体组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五腔室与所述第二回油口的第二轴向控制流道;所述阀套与所述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相对应的圆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阀套窗口、第二阀套窗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攀赵雪松陈一鸣高云刘进军褚乃强尚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