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仰城专利>正文

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322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防滑本体是由多数网片组合而成,细边和细边,粗边与粗边并排,网片与网片之间则用连接环相互连结起来;防滑本体覆盖轮胎,粗边的两侧必需两个为一组连结成为环状,该防滑本体,最少有两个网片连接。简单且是确实的安装,防滑效果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特别是不需要使用千斤顶(jachet)或移动车子便能防滑。以前的装运在雪路、冰路开车时,轮胎一定要有防滑装置,是防止滑动且可预防车祸,确保行车的安全性。一般而言,这种防滑装置,两侧边材料中间防滑的区域,有一定的距离,像是梯式或者有很多网模,这些是由多数张树脂、橡胶合成,网片的本体是以横向连结,用连接环依顺序连接的网片的防滑装置。关于旧式安装防滑装置的方法,以前是用千斤顶(jachet),轮胎从地面抬起来,将防滑装置放置于轮胎下面,再将轮胎从千斤顶放下来。另外,将防滑装置摊开于地面上,车子移动,使轮胎置于防滑装置上面,然后将防滑装置覆盖住轮胎;以前必需这样的安装,而这二种方式都非常麻烦,特别是冬天寒冷时,外面作业人的负担非常大。梯型的安装梯形防滑装置的安装,轮胎外侧的侧边材料,中间均可分开或连结,中间分开后,顺着轮胎内侧以接触地面的方式,从轮胎内侧环绕轮胎,然后,在轮胎外侧于中间连结起来,防滑装置的两端是用句子等连接起来。这是防滑装置安装轮胎的方法,此种安装方式已经成为一般使用常识。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以网片型的装置与轮胎紧密结合在一起,不需要千斤顶或不再移动车子的方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其特征是:防滑本体是由多数网片组合而成,细边和细边,粗边与粗边并排,网片与网片-->之间则用连接环相互连结起来;防滑本体覆盖轮胎,粗边的两侧必需两个为一组连结成为环状,该防滑本体,最少有两个网片连接。所述各个网片的防滑本体,中央有一个网型,在网型横向上有抓地起迄点,抓地起迄点的两端向外延伸有两对斜臂。所述抓地起迄点宽度介于轮胎断面宽度的1/2至2/3之间。所述斜臂呈圆形断面。所述网型横向的两端比轮胎断面宽度较短;且呈纵方向。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简单且是确实的安装,防滑效果大大提高。图式单说明图1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一种网片本体的扩大图。。图2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3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另一种网片本体的扩大图。图4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防滑本体摊开图。图5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防滑装置覆盖轮胎的前的状态图。图6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防滑装置安装好的状态。图7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图8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网片本体的扩大图。一般的想法,就是网片形是无法如梯形方式安装,因为这个多数网片本体串连的防滑装置,因各网片本体的两端于轮胎外侧会有收缩的作用,可以使防滑装置与轮胎紧密在一起。由于这种紧密的情形,当开车时,可以防止轮胎因离心力而起来,且抓地起迄点对路面抓地力有很大的发挥作用,所以全部必须要有抓地始端点,就如梯形的防滑装置,抓地起迄点的宽度与防滑本体的宽度-->必需一样大小的原因。但是,本专利技术人的试验,各横向两侧的抓地起迄点不需要与防滑装置的宽度一样,而且网型的宽度会比轮胎断面宽度小;在抓地起迄点的外面有一对斜臂,斜臂的顶端连接另一个网片,使用这样的构造有下面的好处:1)轮胎外侧是用橡胶圈(rubber band)收紧时,轮胎离心力会平均分散于各个斜臂,使轮胎与防滑装置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车子行走时,斜臂也会分摊抓地起迄点对路面的抓地力,使整个防滑装置不会发生切断或断裂的事情。以前梯形的防滑装置,抓地起迄点负担全部的抓地力,而新型的防滑装置,钭臂也可分担一部份的抓地力。以前的网型网片,抓地起迄点的宽度是与网片的宽度等长(如梯型一样),而以前的抓地起迄点也负担:1)防滑装置对路面之间产生的抓地力,2)轮胎外侧所产生的离心力两部份,但现在的防滑装置,抓地起迄点的机能就是可分离二部份,因斜臂与模型,可形成为一对斜臂,分散上述的离心力与抓地力。现因斜臂分开时即可形成一个空间,此可容纳轮胎触地的地方,中间空出的部份,即是可以让轮胎外侧分开或连结,这也是设计者故意设计的;从中间分开后,顺势从轮胎里面环绕,然后,在轮胎外面接合,这是梯形防滑装置安装方法的再次证明。如果只有一种安装作业的简便的目的考量,不需要用千斤顶或移动车子:这样的话只需要有两个网片有斜臂即可;这样,就必需制造不同的网片;但某于制造方便的考量,所以整个防滑装置均采用同样的构造;加上为考量使用方便与制造因素,网片本体是由树脂、橡胶、天然树脂、非金属材料合成,且采用本质较轻的软质PU树脂;至于斜臂的形成,是由抓地起迄点向外倾斜延伸-->至网片的宽度边缘即可。有人认为以一个网片来看,有一对斜臂即可,不需要两边;但考虑射出模具因素,所以采用两边是比较好。如图1所示,多数网片中,各网片的中央有网型(net Pattern)即100;在网型横向的顶点有抓地起迄点,140;抓地起迄点的斜外方则有斜臂(arm),110;这样造最好。轮胎外侧可用橡胶圈(rubberband)来收紧,内侧则是由斜臂、网型、底臂(end arm)120,与五金零件130连结即可,如果无底臂,也可以用绳索(rope)来连结。但为美观起见,连结的地方,内外侧连接的地方应该一致性。网型上的抓地起迄点,因为跟路面之间产生抓地力,所以,一般的想法是必需与轮胎断面宽度较长为好;由于钭臂的机能是可平均分散内外侧的离心力,因此,会与轮胎紧密结合在一起,另一机能,抓地起迄点的抓地力也可分散,使轮胎紧密触地,所以,抓地起迄点的宽度必需比轮胎断面宽度小;至于抓地起迄点的宽度应为多少才适合?因轮胎断面宽度不一,所以无法决定,但一般来说必须根据轮胎断面宽度的尺寸来决定,介于1/2-2/3左右为最好的。斜臂可形成足够的断面积,分散轮胎外侧的离心力、且可分散抓地起迄点对路面的抓地力。如果断面层足够的话,完全呈长方形也可以,但是车子行走时,离心力与抓地力,因重覆作用,轮胎触地的部份,侧面的部份来看,防滑装置的角落(corner)斜臂的部份,很怕会卷曲,所以斜臂呈圆形会较好,万一卷曲时,因斜臂的断面呈圆形,可即时回归圆形。本技术网型的横向,有一对斜臂的构造;斜臂与斜臂之间产生一空间,是容纳轮胎接触地的地方,这是防滑装置的特别设计外侧可以分开与连结的特-->征;分开时,从轮胎里面触地环绕过去,然后,于轮胎外面连结起来;用千斤顶时,将轮胎浮起或车子移动,将轮胎放置在上面的麻烦安装是不需要的,所以在寒冷时,作业时间可以缩短且不麻烦。网形的顶点是抓地的起迄点,抓地的起迄点的两端即是斜臂的开始,斜臂可使离心力分散,对路面的抓地力也可分散;所以防滑装置与轮胎可以紧密的结合;因拉紧的关系,防滑装置绝不会从轮胎浮起来,网片的构造决不会有切断或破裂的事发生。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用图2、3具体说明,防滑本体10,是由4个软质的树脂合成的网片20组成;该网片20的构造说明:中央部份有网型21,横向外斜有一对斜臂22。另外,该网型21的横向有抓地起迄点23;抓地起迄点的宽度比轮胎的断面宽度短;该网型21适当的地方有防滑零件24,此可使防滑本体的防滑性能再提高。斜臂22是网型21上的抓地起迄点23开始向外延伸的部份,而斜臂22有足够的断面积,对离心力有分散作用,为了应付卷曲,断面呈圆形状;斜臂顶端有连接孔;轮胎外侧的斜臂22,在斜臂顶点与网型21相交的横向外端,中间有一体成型的侧臂(side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其特征是:防滑本体是由多数网片组合而成,细边和细边,粗边与粗边并排,网片与网片之间则用连接环相互连结起来;防滑本体覆盖轮胎,粗边的两侧必需两个为一组连结成为环状,该防滑本体,最少有两个网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其特征是:防滑本体是由多数网片组合而成,细边和细边,粗边与粗边并排,网片与网片之间则用连接环相互连结起来;防滑本体覆盖轮胎,粗边的两侧必需两个为一组连结成为环状,该防滑本体,最少有两个网片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车子用的轮胎防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各个网片的防滑本体,中央有一个网型,在网型横向上有抓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仰城
申请(专利权)人:傅仰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