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00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特别适用于工程车辆的轮胎。它将轮胎制成沿半径自外表至胎心方向,由不同性能的四层结构结合而成的整体。它承载能力明显提高,适于超重型工程车辆使用;使用寿命长且产品成本低。(*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特别适用于工程车辆的轮胎。目前,广泛使用于叉车、推车、起重车、筑路车、炮车等工程车辆的实心轮胎主要有全橡胶结构型,外层橡胶、心部海绵结构型及橡胶、钢丝、帘子线结构型,前两种轮胎中没有加强筋之类与橡胶结合,使用面较窄。后一种中,帘子线的一端连接在钢丝上,几根钢丝分布在紧靠轮毂的里层处构成加强筋与橡胶结合,它们都是采用同一种性能的橡胶成型整体。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在于:(1)受其结构的限制,其承载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大载重量车辆的使用要求;(2)橡胶消耗量较多,造价高,且使用寿命短。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载重量大,成本低的实心轮胎产品。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技术方案的目的。将轮胎制成沿径向自外表至胎心方向,依次由邵氏硬度60-70的全橡胶层,邵氏硬底70-80的全橡胶层,邵氏硬度75-85、含有帘子线的橡胶层及邵氏硬度85-95,含有帘子线的橡胶层共四层结合而成的整体结构。使轮胎由不同性能的几层结构结合而成。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图1、1000-20高性能实心轮胎外形图;图2、1000-20高性能实心轮胎结构剖面示意图。-->实心轮胎由四层不同性能的结构构成,沿轮胎半径自外表至胎心方向依次是第一层(1)、第二层(2)、第三层(3)、第四层(4)。第一层(1),即轮胎最外表的一层,为邵氏硬度65、厚度13%h的混炼橡胶层,使其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能。混炼橡胶由天然橡胶按重量(以下均同)42%,丁苯橡胶18%,填充剂40%混合而成。第二层(2)为邵氏硬度75、厚度21%h的混炼橡胶层。混炼橡胶由天然橡胶38%,丁苯橡胶16%,填充剂46%构成硬度,弹性等性能较为适中的结构层。第三层(3)为邵氏硬度85、厚度48%h、帘子线占重量16%、橡胶占重量84%的混炼橡胶层。帘子线采用轮胎专用尼龙线,具有较高的拉力强度,帘子线直径0.5mm以上,长度40-60mm,均可,均匀分布于混炼橡胶中为好。混炼橡胶也是由天然橡胶38%,丁苯橡胶16%,填充剂46%构成硬度,连接强度等性能稍高的结构层。第二层(2)和第三层(3)从结构、性能上说是第一层(1)与第四层(4)之间的过滤层,构成缓冲带,并增强层与层之间的结合作用。在硫化成型轮胎的过程中,第三层(3)的帘子线可能会渗入第二层(2),在轮胎的剖面上可以看到少量帘子线,这是自然渗透,对性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第四层(4),即最里的一层,靠近轮毂的部分,为邵氏硬度90、厚度18%h、帘子线占重量24%、橡胶占重量76%的混炼橡胶层。混炼橡胶的组成成份与第二、三层相同。它是硬度、强度等性能-->都较高的结构层。四层结构实心轮胎,构成从里层到外层,其弹性逐渐增强,硬度逐渐减弱,保证适应使用环境、条件的需要,保证足够的负荷强度。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按1000-20高性能实心轮胎,每个可承重7吨以上,特别适用于超重型工程车辆使用,载重量大。2、轮胎的其它性能,如伸长率、拉断力、永久变形、定伸强力等指标均得到改善或提高,使用寿命长;3、橡胶消耗量下降,产品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橡胶和帘子线构成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轮胎是沿径向自外表至胎心,依次由邵氏硬底60-70的全橡胶层,邵氏硬底70-80的全橡胶层,邵氏硬度75-85、含有帘子线的橡胶层及邵氏硬底85-95、含有帘子线的橡胶层共四层结合而成的整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橡胶和帘子线构成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轮胎是沿径向自外表至胎心,依次由邵氏硬度60-70的全橡胶层,邵氏硬度70-80的全橡胶层,邵氏硬度75-85、含有帘子线的橡胶层及邵氏硬度85-95、含有帘子线的橡胶层共四层结合而成的整体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一层(1)为邵氏硬度65、厚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功虽魏永强闻菊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耀华实心轮胎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