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忠义专利>正文

多规格自动充气调压车轮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74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规格自动充气调压车轮内胎,涉及车轮内胎的充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以不用轮胎外充气设备,实现轮胎自动充气调压。其技术特征在于有一个可与内胎连接一体的充气囊,充气囊与内胎连接的两端隔壁备有一个通气口,通气口各有一个自动开启的橡皮活瓣,嘴子中安装一个自动开关的球体活瓣。其用途是用于轮胎自动充气。(*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车轮内胎的自动充气装置。现有车轮内胎充气,依赖轮胎外设置。本专利技术可不需轮胎外充气设置,进行自动充气,并根据载重调节气压。根据在中国专利局文献资料库检索,未有类似本专利技术的资料。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改变现有车轮内外胎,不用轮胎外充气设置,实现轮胎充气。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内胎的嘴子部位,设置一适当的具有良好弹性和强度的充气囊腔,使内胎成为两个腔,充气囊腔从外圆到内圆呈圆台状,充气囊的内圆一面有一开口连接嘴子,充气囊与内胎腔中间的两个囊壁上各有一个通气口,通气口的内胎腔一面,各有一个橡皮活瓣。嘴子内装一球体自动活瓣,实现自动开启进气和自动关闭的效果。当充气囊接触地面承受压力时,充气囊收缩,将囊内空气充进内胎腔,充气囊离开地面或无承压力时,充气囊弹起,空气经嘴子吸进充气囊,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完成了自动充气的过程。本专利技术不改变原有轮外胎,只需改变原有内胎生产模具及嘴子,因此结构简单,专利技术容易实现。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及原理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情况。该专利技术的主体充气囊〔1〕与内胎腔〔2〕连接的两个囊壁,各有一个通气口〔3〕,开口的内胎腔一面各有一橡皮活瓣〔4〕,嘴-->子〔5〕内装一球体自动活瓣〔6〕。当充气囊〔1〕承受压力时,气流通过〔3〕,进入〔2〕,此时嘴子自动活瓣〔6〕关闭。当〔1〕去除压力,充气囊壁弹回,内胎腔内〔2〕压力使〔4〕关闭,嘴子中的自  动活瓣〔6〕开启进气。当不需充气时可旋紧密封盖〔7〕。由于不同载重给予的不同压力,因此起到一种自动调压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轮内胎的自动充气调压装置,该装置有一个充气囊[1]在充气囊的内圆上有一个自动开关的嘴子[5],其特征在于:a、所述充气囊[1]近似圆台状。b、充气囊[1]与内胎腔相连的两个端壁各有一个通气口[3]。c、通气口[3]的内胎腔一面 各有一个橡皮活瓣[4]。d、嘴子[5]的自动开关为一活动球体[6]。e、嘴子出口端有一密封盖。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轮内胎的自动充气调压装置,该装置有一个充气囊[1]在充气囊的内圆上有一个自动开关的嘴子[5],其特征在于:a、所述充气囊[1]近似圆台状。b、充气囊[1]与内胎腔相连的两个端壁各有一个通气口[3]。c、通气口[3]的内胎腔一面各有一个橡皮活瓣[4]。d、嘴子[5]的自动开关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张忠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