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有时在胎面与胎体之间加有环形带束层以增强其胎冠部分。这种结构常用于子午线轮胎,有时也用在斜交轮胎上。该带束层通常是以橡胶包覆纺织帘布或复合纤丝,例如钢丝、玻璃丝、尼龙丝、芳族聚酰胺丝或聚酯丝而形成的帘布增强胶层。带束层增强主要用来控制或限制轮胎在使用中向外膨胀或变形,以增加整个轮胎结构的某些稳定性,并有助于在胎体和胎面之间提供一个增强的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当轮胎滚过作用物(例如地面或路面),以及轮胎通过作用物的胎印时可以限制轮胎部件的变形或蠕变。在接触部位,胎印区域能够观察到轮胎的显著和连续的弯曲和变形。带束层的增强可抵抗这种在胎印处的变形,从而通常使胎面产生较好的耐磨特性。高性能轮胎,通常还在带束层和胎面之间具有一个或几个覆盖层。这些覆盖层可以用各种材料制得,而尼龙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这些覆盖层改进了轮胎的性能特性,但应用起来很昂贵并且大大增加了轮胎的成本。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轮胎的高速性能可得到很大的改进。事实上,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能够从轮胎中取消覆盖层而不会损害性能特性。更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间同立构1,2-聚丁二烯(SPB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橡胶轮胎,它包括一个环形的帘布增强的橡胶胎体和一个外环形橡胶胎面,两个隔开的基本上不能伸展的胎圈以及两个由所述胎面向所述胎圈辐射延伸并将所述胎面连接到所述胎圈上的胎侧,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具有一个位于所述胎面和支承胎体之间的环形的帘布增强的橡胶带束层,其中所述带束层的橡胶包括(A)间同立构1,2-聚丁二烯在合成聚异戊二烯中的高度分散的共混物约25~75%(重量),(B)约25~75%(重量)天然橡胶和(C)0~约40%(重量)除天然橡胶以外的聚二烯橡胶。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88-9-14 243,9671、一种充气橡胶轮胎,它包括一个环形的帘布增强的橡胶胎体和一个外环形橡胶胎面,两个隔开的基本上不能伸展的胎圈以及两个由所述胎面向所述胎圈辐射延伸并将所述胎面连接到所述胎圈上的胎侧,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具有一个位于所述胎面和支承胎体之间的环形的帘布增强的橡胶带束层,其中所述带束层的橡胶包括(A)间同立构1,2-聚丁二烯在合成聚异戊二烯中的高度分散的共混物约25~75%(重量),(B)约25~75%(重量)天然橡胶和(C)0~约40%(重量)除天然橡胶以外的聚二烯橡胶。2、一种充气轮胎,它由一个环形的帘布增强的橡胶胎体和一个外环形橡胶胎面,两个隔开的基本上不能伸展的胎圈以及两个由所述胎面向所述胎圈辐射延伸并将所述胎面连接到所述胎圈上的胎侧组成,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具有一个位于所述胎面和支承胎体之间的环形的帘布增强的橡胶带束层以及一个位于所述胎面和所述带束层之间的胎面底部胶层,其中该胎面底部胶层包括(A)间同立构1,2-聚丁二烯在合成聚异戊二烯中的高度分散的共混物约25~75%(重量),(B)约25~75%(重量)天然橡胶和(C)0~约40%(重量)除天然橡胶以外的聚二烯橡胶。3、一种充气橡胶轮胎,它包括一个环形的帘布增强的橡胶胎体和一个外环形橡胶胎面,两个隔开的基本上不能伸展的胎圈以及两个由所述胎面向所述胎圈辐射延伸并将所述胎面连接到所述胎圈上的胎侧组成,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具有一个位于所述胎面和支承胎体之间的环形的帘布增强的橡胶带束层并且在该带束层的边缘周围有橡胶条,其中该橡胶条包括(A)间同立构1,2-聚丁二-->烯在合成聚异戊二烯中的高度分散的共混物约25~75%(重量),(B)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理查德马丁斯克里弗,徐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