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安全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55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充气安全轮胎具有胎圈构型,其中胎圈的轴向内部端头位于轴向外部端头的径向内侧。从胎圈区至上部胎侧,轮胎的胎侧受到加强以便在胎侧中形成支柱支承。胎圈构型与支柱增强装置使得轮胎在低压力工作期间能够自锁于轮毂上并且实现自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安全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子午线胎体增强层的轮胎,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的胎侧结构。其还涉及一种由轮胎与轮辋形成的组件。
技术介绍
在轮胎工业中有两个提供用于轮胎充气不足工作情况下的基本系统。第一系统使用嵌于轮辋中的插件,当轮胎在充气不足的状态下进行工作时其用于支承胎面的下侧;专利US5,785,781公开了一个这种系统。第二系统使用自撑式轮胎,其中胎侧被加强以便使得在充气不足的工作期间,轮胎能够自我支承以便进行工作;专利US Patent4,365,659、5,518,627、5,368,082和6,453,961中公开了这种自撑式轮胎。由于每个系统均有其局限性,这就使得每个系统均比另一个系统更适合于特定用途。使用车轮插件的系统对于低胎侧轮胎与较小轮胎可能引起胶浆渗漏,并且由于车轮安装有支承件所以使得装配更加复杂;而对于大胎侧轮胎与较大轮胎,自撑式轮胎的质量较大,从而引起滚动阻力与舒适性降低。在先专利技术使得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能够配合使用以便形成较简单的安全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中型应用并且结合了两种类型系统的最佳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一种安全轮胎系统和一种安全轮胎。这种轮胎具有子午线胎体增强帘布层、带束层结构以及一对相对的胎圈区。每个胎圈区具有胎圈钢丝、胎趾和胎跟,其中胎趾位于胎跟的轴向外侧与径向内侧。每个胎圈区的径向外侧为胎侧。从胎圈区的径向外侧至带束层结构的端头的每个胎侧的截面宽度大致恒定。为了产生大致恒定的宽度,第一橡胶插件位于胎体增强帘布层的轴向内侧,而第二橡胶插件位于胎圈钢丝的径向外侧与胎体增强帘布层的轴向外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胎侧截面宽度的变化不超过最小截面宽度的30%。另一方面,处于轮胎高度下侧50%部分的胎侧具有变化不超过胎侧最小截面宽度20%的截面宽度。优选地,胎侧截面宽度的任何变化均发生于胎侧的径向外部部分以便使得胎侧的径向内部部分保持大致恒定的宽度。在轮胎的另一个方面中,第一橡胶与第二橡胶插件可能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形成。至少第一橡胶插件所用的橡胶的肖氏A级硬度为在100℃时处于575至大约90的范围中。在轮胎的另一个方面中,第一橡胶插件的径向最内部端头与第二橡胶插件沿径向搭接,搭接距离为在第二橡胶插件的径向长度的90至65%的范围内。每个胎侧中的第二橡胶插件的径向外部端头优选地位于轮胎高度的25%至80%的径向高度处。在轮胎的另一个方面中,第一橡胶插件可以由多个不同的橡胶元件所形成。当其由两种橡胶元件形成时,其中一个橡胶元件的肖氏A级硬度可以大于另一个元件。橡胶元件的位置可以是径向上彼此邻接或者轴向上彼此邻接。当元件的位置在径向上彼此邻接时,优选地两个橡胶元件中的径向外部元件的肖氏A级硬度低于径向内侧橡胶元件的肖氏A级硬度。在轮胎的另一个方面中,胎圈区的橡胶楔形件位于胎圈钢丝的轴向外侧。橡胶楔形件的肖氏A级硬度大于第一橡胶插件或第二橡胶插件的肖氏A级硬度。在轮胎的另一个方面中,轮胎可以带有附加胎侧增强帘布层。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短长度的平行帘线的增强帘布层从胎圈部分向轮胎的上部胎侧延伸。短长度增强帘布层可以与胎体增强帘布层直接邻接,也可以不如此。在轮胎的另一个方面中,胎体增强帘布层包括一对增强帘线层。轮胎还可以具有位于胎侧中的另一个第三插件。这个第三插件优选地夹入两个胎体增强帘线层之间。在轮胎的另一个方面中,每个胎圈区的胎圈环具有不同的胎圈直径。胎圈直径可以根据胎圈钢丝环的内径进行测量。这就产生了非对称的轮胎。这种非对称的轮胎可能具有不同的胎侧构造。在一个这样的构造中,较大直径胎圈环的径向外侧的胎侧截面宽度大于较小直径-->胎圈环的径向外侧的胎侧截面宽度。在另一种构造中,位于较大直径胎圈环的径向外侧胎侧中的第一橡胶插件的肖氏A级硬度小于位于较小直径胎圈环的径向外侧胎侧中的第一橡胶插件。附图说明将通过实例并参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的剖视图;图2为轮胎的另一个剖视图;图3a和3b为带有可变高度轴向外部插件的轮胎的剖视图;图4a和4b为包括胎侧帘布层的轮胎的替代视图;图5为包括两个胎体增强帘布层的轮胎的剖视图;图6为包括多个相邻胎侧插件的轮胎;图7为用于带有多个胎侧插件的轮胎的替代构造;以及图8为带有不同胎圈和胎侧直径的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具体实施方式下述语言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当前预期模式。各种实施例中的相同零件均用共用参考符号来表示。下述描述目的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般原理而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意义。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通过参照所附权利要求得到最佳地确定。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撑式轮胎;虽然只示出了轮胎剖视图的一半,但是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未示出的相对的那半轮胎可以与所示的那半轮胎相同,也可能是本文中可以公开的所示轮胎的变型。充气轮胎10所具有的胎体结构包括胎体增强帘布层12,该帘布层12从一个胎圈部分14向相对的胎圈部分14延伸。胎体增强帘布层12由平行增强帘线形成;这些帘线相对于轮胎中心平面倾斜角度在65°至90°之间。这些帘线可以由任何常规型胎体帘线材料形成,这些材料包括但是并不限于尼龙、人造纤维、聚酯、芳族聚酰胺、pen、玻璃纤维、钢或者其任意组合。胎体增强帘布层12的主要部分16在轮胎10的主环形部分周围延伸。胎体增强帘布层12的反包部分18为胎体增强帘布层12的外部端头,并且在胎圈环20下面径向延伸而后在胎圈环20下面向后折叠。-->胎圈环20的直径DB根据胎圈环的径向内部点进行测量。胎体增强帘布层12的每个端头均被夹入胎圈环20与胎体增强帘布层12的主要部分16之间。为了在帘布层12在胎圈环20下面向后折叠时保持反包部分18的轮廓,所以反包部分18绕着位于胎圈环20轴向外侧的橡胶楔形件22折叠。胎圈部分具有外部横断面轮廓,其中当轮廓从胎圈部分的轴向外侧向轴向内侧运动时,胎圈轮廓沿径向向上倾斜。在这个轮胎中,胎趾24位于胎跟26的轴向外侧与径向内侧。胎趾24上方为花纹条28,其有助于将轮胎锁定于轮辋上,如下所述。这种胎圈轮廓与常规型轮胎相反,其中胎趾位于胎跟的径向与轴向内侧,胎跟适合于轮辋的弯曲部分,轮辋安装于该弯曲部分上并在此与车轮凸缘接合。当轮胎10安装于车轮(未示出)上时,对于在轮胎10的胎圈部分14中的胎体增强帘布层及与胎圈部分14的外部构型相应的轮辋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操作。当所放置的胎体增强帘布层12通过轮胎10内部的空气压力而受到拉伸时,增强帘布层的主要部分16沿径向向外扩展。当主要部分16扩展时,就继续拉伸反包部分18,从而拉动胎趾24沿径向向内进入轮辋与凸缘,这对于将轮胎10的胎圈部分14锁定于车轮上起到有效作用。所述的胎圈环20带有总体为圆形的构型。胎圈环20是由多个钢绕组形成的不可伸展的钢箍。胎圈环20还可以具有其它总体构型,如六边形或正方形,或者是圆形、六边形与正方形的任意组合。胎体增强帘布层的主要部分16的径向外侧为带束层结构30。带束层结构30包括一至四个平行帘线的增强帘布层32。增强帘布层32的帘线可以被编织或未经编织,并且其相对于轮胎10的中心平面EP倾斜角度17°至35°。优选地,任何相邻带束层32的帘线相对于轮胎10的中心平面EP反向倾斜。带束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这种轮胎包括子午线胎体增强帘布层、带束层结构、一对相对的胎圈区以及位于每个胎圈区径向外侧的胎侧,每个胎圈区具有胎趾和胎跟,其中胎趾位于胎跟的轴向外侧与径向内侧,每个胎圈区具有胎圈钢丝,轮胎的特征在于:从胎圈区的径向外侧至带束层结构端头的胎侧的截面宽度大致恒定;以及第一橡胶插件位于胎体增强帘布层的轴向内侧,第一橡胶插件通常为透镜状截面构型,而第二橡胶插件位于胎圈钢丝的径向外侧与胎体增强帘布层的轴向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4-4-22 PCT/US2004/0122551.一种充气轮胎,这种轮胎包括子午线胎体增强帘布层、带束层结构、一对相对的胎圈区以及位于每个胎圈区径向外侧的胎侧,每个胎圈区具有胎趾和胎跟,其中胎趾位于胎跟的轴向外侧与径向内侧,每个胎圈区具有胎圈钢丝,轮胎的特征在于:从胎圈区的径向外侧至带束层结构端头的胎侧的截面宽度大致恒定;以及第一橡胶插件位于胎体增强帘布层的轴向内侧,第一橡胶插件通常为透镜状截面构型,而第二橡胶插件位于胎圈钢丝的径向外侧与胎体增强帘布层的轴向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胎侧截面宽度的变化不超过最小截面宽度的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处于轮胎高度下侧50%部分中的胎侧的截面宽度变化不超过胎侧截面宽度的最小宽度的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胎侧径向外部部分的胎侧截面宽度的任何变化均大于径向内部胎侧部分的变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第一橡胶与第二橡胶插件由同一材料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橡胶插件的总截面尺寸从胎圈钢丝的径向外表面至带束层结构的轴向外部端头大致恒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胎圈区还包括位于胎圈钢丝轴向外侧的橡胶楔形件,其中橡胶楔形件的肖氏A级硬度大于第一橡胶插件或第二橡胶插件的肖氏A级硬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第一插件的肖氏A级硬度为在100℃时处于大约55至大约90的范围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第一橡胶插件具有与第二橡胶插件沿径向搭接的径向最内部端头,搭接距离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S马哥夫DC珀宁SP兰德斯
申请(专利权)人: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