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润滑功能的压力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7875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腔设置有控制阀芯和溢流阀芯;控制阀芯通过调压圈连接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第一弹簧座;控制阀芯的入口与进油口相连通,控制阀芯的第一出口与第一出油口相连通;第一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散热器相连接;控制阀芯的第二出口与第二出油口相连通;第二出油口与待润滑零部件机构相连接;油液从进油口进入控制阀芯,经第一出油口及油管进入散热器;油液经散热器回流到控制阀芯内,再经第二出油口及油管进入待润滑零部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散热器进行冷却处理,并且能够用散热后油液对变矩器、变速箱等零部件机构进行润滑作业润滑效果更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腔设置有控制阀芯和溢流阀芯;控制阀芯通过调压圈连接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第一弹簧座;控制阀芯的入口与进油口相连通,控制阀芯的第一出口与第一出油口相连通;第一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散热器相连接;控制阀芯的第二出口与第二出油口相连通;第二出油口与待润滑零部件机构相连接;油液从进油口进入控制阀芯,经第一出油口及油管进入散热器;油液经散热器回流到控制阀芯内,再经第二出油口及油管进入待润滑零部件机构。本技术能够通过散热器进行冷却处理,并且能够用散热后油液对变矩器、变速箱等零部件机构进行润滑作业润滑效果更显著。【专利说明】具有润滑功能的压力控制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控制阀,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压力控制阀。
技术介绍
压力控制阀适用于大部分机械设备,在装载机内同样也需要安装有压力控制阀。A:当发动机息火时关闭进油口(11)与出油口(12)及润滑油口( 13 )连接,保留进油口( 11)及前油路油路中油液填满起动系统后对进油口(11)有一定的背压(第一压力),提高发动输出扭矩到执行机构效率。C:通过对第二压力控制,进油口油温低时部分油液直接到润滑油口( 13)部分油液经过散热到润滑油口( 13),当高油温时关闭进油口( 11)与润滑油口 (13),使所有油液经过散热器到润滑油口(13)高油温油液得到充分散热。D:通过对溢流阀芯压力控制,润滑系统有一定的压力的油液去润滑,使润滑效果达到最佳,同时散热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压力过高散热器破裂。 并且,装载机在换挡时会涉及到机构之间的配合,机构在配合运行的情况下会产生热量,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温度会不断升高,当温度过高时,装载机就则易发生故障。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需要在装载机上安装散热器进行散热,但是如果散热器本身长时间温度过高,也极易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压力控制阀,它可以对与其相连的变矩器、变速箱等零部件机构进行润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润滑功能的压力控制阀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阀体1,阀体I内腔设置有控制阀芯2和溢流阀芯3 ;控制阀芯2的后端通过调压圈7连接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连接第一弹簧座6 ;控制阀芯2的前端腔体9与进油口 11相连通;控制阀芯2在前端油压作用下会向后移动;控制阀芯2设置有第一出油口 12和第二出油口 13;第一出油口 12通过油管与散热器相连接;第二出油口 13与待润滑零部件机构相连接;当控制阀芯前端油压为第一压力Pl时,控制阀芯2向后移动,直至进油口11与第一出油口 12相连通;当控制阀芯前端油压为第二压力P2时,第二出油口 13打开;第二出油口 13与溢流阀芯3所在腔体的前端相连通;溢流阀芯3所在腔体的前端设置有回油槽14 ;溢流阀芯3的后端通过第二弹簧8连接第二弹簧座10 ;溢流阀芯3能够在第二出油口 13内的油压作用下向后移动,直至第二出油口 13与回油槽14相连通。 油液从所述进油口 11进入,推动控制阀芯2后移使进油口 11与第一出油口 12相连通,油液经第一出油口 12及油管进入散热器;油液通过散热器后回流,再经第二出油口13进入待润滑零部件机构。 当所述控制阀芯2的前端油压大于第一弹簧5的弹力时,油液压力使控制阀芯2向后移动,从而使进油口 11内的油液压力稳定,以实现对压力的调节。 当所述第二出油口 13内的油液压力大于第二弹簧8的弹力时,油液压力使溢流阀芯3向后运动,直至第二出油口 13与回油槽14相连通,此时第二出油口 13内的油液进入回油槽14,从而使第二出油口 13内的油液压力稳定,以实现对润滑油压力的调节。 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技术能够通过散热器进行冷却处理,并且能够用散热后油液对变矩器、变速箱等零部件机构进行润滑作业润滑效果更显著。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技术具有润滑功能的压力控制阀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外形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I为阀体,2为控制阀芯, 3为溢流阀芯,4为螺栓, 5为第一弹簧,6为第一弹簧座, 7为调压圈,8为第二弹簧, 9为控制阀芯的前端腔体,10为第二弹簧座, 11为进油口,12为第一出油口, 13为第二出油口,14为回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具有润滑功能的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1,阀体I内腔设置有控制阀芯2和溢流阀芯3 ; 控制阀芯2装在阀体I内;控制阀芯2的前端设置有螺栓4,螺栓4与阀体I固定连接;控制阀芯2的后端通过弟一弹黃5连接弟一弹黃座6 ; 控制阀芯2与第一弹簧5之间设置有调压圈7 ; 控制阀芯2的前端腔体9与进油口 11相连通;控制阀芯2在前端油压作用下会向后移动;控制阀芯2设置有第一出油口 12和第二出油口 13 ;第一出油口 12通过油管与散热器相连接;第二出油口 13与变矩器、变速箱等其他零部件机构相连接; 当控制阀芯前端油压为第一压力Pl时,控制阀芯2向后移动,直至进油口 11与第一出油口 12相连通;当控制阀芯前端油压为第二压力P2时,第二出油口 13打开;其中,第一压力Pl <第二压力P2 ; 第二出油口 13与溢流阀芯3所在腔体的前端相连通;溢流阀芯3所在腔体的前端沿周向形成有回油槽14 ;溢流阀芯3的后端通过第二弹簧8连接第二弹簧座10 ; 当第二出油口 13内的油液压力大于第二弹簧8的弹力时,油液压力使溢流阀芯3向后运动,直至第二出油口 13与回油槽14相连通,此时第二出油口 13内的油液进入回油槽14,从而使第二出油口 13内的油液量得到控制,以起到调压作用。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油液从进油口 11进入,推动控制阀芯2后移使进油口 11与第一出油口 12相连通,油液经第一出油口 12及油管进入散热器进行冷却; 当控制阀芯2由于油液过满导致此处压力过大时,一部分油液开始挤压第一弹簧5,油液冲击在调压圈7上,由于调压圈7与第一弹簧5相连,所以在油压作用下,控制阀芯2开始向后移动,使进油口 11与第一出油口 12连通,而压力随之得到调节; 当油液通过散热器进行冷却处理后,油液开始回流,油液回流到润滑油腔内,再经第二出油口 13进入变矩器、变速箱等其他零部件机构,对上述机构进行润滑; 当第二出油口 13的油液填充过快导致此处压力骤升时,溢流阀芯3挤压其内部的第二弹簧8开始后移,当溢流阀芯3的前端退至回油槽14位置时,多出的油回到回油槽14正好可以调节高压压力; 当从第二出油口 13流出的油液完成润滑作业后,油液全部流至变速箱的箱体内进行存储。【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体(I)内腔设置有控制阀芯(2)和溢流阀芯(3); 控制阀芯(2 )的后端通过调压圈(7 )连接第一弹簧(5 ),第一弹簧(5 )连接第一弹簧座(6);控制阀芯(2)的前端腔体(9)与进油口(11)相连通;控制阀芯(2)在前端油压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体(1)内腔设置有控制阀芯(2)和溢流阀芯(3);控制阀芯(2)的后端通过调压圈(7)连接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连接第一弹簧座(6);控制阀芯(2)的前端腔体(9)与进油口(11)相连通;控制阀芯(2)在前端油压作用下会向后移动;控制阀芯(2)设置有第一出油口(12)和第二出油口(13);第一出油口(12)通过油管与散热器相连接;第二出油口(13)与待润滑零部件机构相连接;当控制阀芯前端油压为第一压力(P1)时,控制阀芯(2)向后移动,直至进油口(11)与第一出油口(12)相连通;当控制阀芯前端油压为第二压力(P2)时,第二出油口(13)打开; 第二出油口(13)与溢流阀芯(3)所在腔体的前端相连通;溢流阀芯(3)所在腔体的前端设置有回油槽(14);溢流阀芯(3)的后端通过第二弹簧(8)连接第二弹簧座(10);溢流阀芯(3)能够在第二出油口(13)内的油压作用下向后移动,直至第二出油口(13)与回油槽(14)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虎
申请(专利权)人:仙居县欧德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