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568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1:35
一种作业车辆,包括工作装置(3)和工作油箱(8)。工作油箱(8)包括存留用于驱动工作装置(3)的工作油的油箱主体(81)和设置在油箱主体(81)内的过滤器(86)。过滤器(86)包括过滤件(86b)和罩部件(86d)。过滤件(86b)为筒状,轴沿上下方向上延伸地设置在油箱主体(81)内。罩部件(86d)包括上板部(86q)和筒状部(86r)。上板部(86q)覆盖过滤件(86b)的上表面。筒状部(86r)从上板部(86q)的外周缘部(86t)向下方延伸,与过滤件(86b)的侧面隔开间隔地覆盖过滤件(86b)的侧面上部,并且使过滤件(86b)的侧面下部露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作业车辆,包括工作装置(3)和工作油箱(8)。工作油箱(8)包括存留用于驱动工作装置(3)的工作油的油箱主体(81)和设置在油箱主体(81)内的过滤器(86)。过滤器(86)包括过滤件(86b)和罩部件(86d)。过滤件(86b)为筒状,轴沿上下方向上延伸地设置在油箱主体(81)内。罩部件(86d)包括上板部(86q)和筒状部(86r)。上板部(86q)覆盖过滤件(86b)的上表面。筒状部(86r)从上板部(86q)的外周缘部(86t)向下方延伸,与过滤件(86b)的侧面隔开间隔地覆盖过滤件(86b)的侧面上部,并且使过滤件(86b)的侧面下部露出。【专利说明】作业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业车辆。
技术介绍
轮式装载机等作业车辆具有用于存留驱动铲斗等工作装置的工作油的工作油箱(参照专利文献I)。在工作油箱内设置有过滤器卜P—少),液压泵经由过滤器吸入工作油箱内的工作油并供给到例如工作装置,从而能够将由过滤器过滤的工作油供给到工作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 2500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由于在作业车辆利用工作装置进行作业时,工作油箱在前后方向上晃动,因此工作油的油面被搅起波浪而使空气混入工作油内。如果含有气泡的工作油被过滤器吸入,则在液压泵内产生气蚀,从而成为产生振动和噪音等的原因。另外,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工作油箱前后晃动而使油面上下波动,可能会使过滤器的上部从油面向上方突出并暴露在油面上方的空气层中,因此,如果过滤器的上部暴露在空气层中,则过滤器吸入空气,同样会产生上述问题。 在使用可变活塞泵作为液压泵的情况下,上述问题尤为突出。以下,进行具体说明。首先,在使用可变活塞泵作为液压泵的情况下,可变活塞泵在不工作时也需要浸泡在工作油内。为使液压泵总是浸泡在工作油内,工作油箱配置成比液压泵位置靠近上方的结构,由此,在液压泵不工作时,也能够利用重力从工作油箱向液压泵供给工作油,使液压泵处于总是浸泡在工作油内的状态。但是,如果将工作油箱配置在上方,则在作业车辆利用工作装置进行作业时,由于工作油箱更容易晃动而使上述问题变得突出。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抑制空气(包括工作油内的气泡)吸入到过滤器内。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I)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包括工作装置和工作油箱。工作油箱包括存留用于驱动工作装置的工作油的油箱主体和设置在油箱主体内的过滤器。过滤器包括过滤件、罩部件。过滤件为筒状且轴沿上下方向延伸。罩部件包括覆盖过滤件的上表面的上板部、从上板部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的筒状部。筒状部与过滤件的侧面隔开间隔并覆盖过滤件的侧面上部,并且使过滤件的侧面下部露出。 通常混入工作油内的气泡在工作油内上升并存在于工作油的油面附近。但是,由于上述作业车辆的过滤件的上表面被上板部覆盖,过滤件的侧面上部被筒状部覆盖,因此能够抑制存在于油面附近的气泡被过滤器吸入。另外,由于使用具有上板部和筒状部的罩部件来覆盖过滤件的上部,因此过滤件与罩部件之间被工作油填充。由此,因为过滤件与罩部件之间被工作油填充,所以即便在工作油箱晃动而使油面上下波动的情况下,过滤件也不会暴露在存在于油面上方的空气层中,从而还能够抑制因油面上下波动而导致的空气的吸入。 另外,在上述过滤器中,由于过滤件与筒状部共用上板部,因此通过将上板部作为基座,容易使过滤件与筒状部之间的间隙保持均匀,从而能够使过滤件与筒状部之间的间隙缩小,例如能够使过滤件与筒状部之间的间隙为数_程度,进而能够缩小过滤器的外径。其结果是,在油箱主体上形成有用于取放油箱主体内的过滤器的开口部时,能够缩小该开口部,从而能够提高油箱主体的刚性。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轮式装载机的油箱主体的前后尺寸较小,并且,开口部通常形成在油箱主体的上表面上,因此,如果使开口部增大,则会对油箱主体的刚性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上述能够使开口部缩小的方案是非常有用的。 (2)优选筒状部仅覆盖过滤件的侧面上部。根据该结构,由于没有物体介于过滤件的侧面下部与工作油之间,因此吸入阻力减小,能够从过滤件的侧面下部充分吸入工作油。 (3)优选过滤器还具有支撑过滤件的底部的支撑部件,罩部件还包括多个从筒状部向下方延伸的柱部。各柱部隔开间隔地配置,下端部被支撑部件支撑。根据该结构,由于罩部件经由柱部被支撑部件支撑,因此耐久性提高。另外,由于各柱部彼此隔开间隔配置,因此能够使过滤件的侧面下部从各柱部之间露出。 (4)过滤器还具有支撑过滤件的底部的支撑部件,筒状部也可以是覆盖过滤件的整个侧面,下部具有多个贯通孔的结构。筒状部的下端部被支撑部件支撑。根据该结构,由于筒状部的下端部被支撑部件支撑,罩部件的耐久性提高。另外,由于筒状部的下部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因此能够经由贯通孔使过滤件的侧面下部露出。 (5)优选筒状部的上端部具有空气排出孔。根据该结构,即便在筒状部与过滤件之间混入空气,也能够从空气排出孔排出该空气。 (6)优选还包括用于将油箱主体内的工作油供给到工作装置的液压泵,油箱主体比液压泵位置靠近上方。根据该结构,由于液压泵位于比油箱主体靠近下方的位置,因此即便在液压泵不工作时,也能够利用重力从油箱主体供给工作油而使液压泵总是处于浸入工作油内的状态。因此,能够采用即便在不运转时也需要浸入工作油的液压泵,例如可变活塞泵等。 (7)优选油箱主体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车宽方向的长度短。根据该结构,即便缩短油箱主体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也能够利用车宽方向的长度确保用于存留足够量的工作油的容量。另外,通过缩短前后方向的长度,即便在油箱主体在前后方向晃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油面的上下波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工作油因被搅起波浪而产生的向工作油内的气泡的混入。 (8)优选油箱主体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在为了确保存留有足够量的工作油的容量而增长油箱主体的车宽方向的长度的情况下,油箱主体因车宽方向的晃动而使油面的波动容易增大。对此,通过将油箱主体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油箱主体的车宽方向的晃动减小,能够抑制油面的上下的波动。 (9)优选过滤器的过滤件与罩部件一体地更换。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过滤器的更换操作变得容易。 (10)可以使过滤件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比油箱主体的内部空间的一半高度位置靠近上方。根据该结构,能够增长过滤件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从而能够增大吸入工作油的面积。另外,利用该结构,虽然过滤器容易从油面向上方突出,但是由于上述罩部件与过滤件之间填充有工作油,因此能够抑制空气的吸入。 (11)过滤器还可以具有支撑部件和内筒部件。支撑部件包括环状的第一基座部和从第一基座部的内周缘向上方延伸的第一圆筒部。内筒部件为圆筒状,侧壁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下端部与第一圆筒部嵌合。过滤件为波纹状,沿着内筒部件的外周面配置。上板部为圆板状,具有朝向下方弯曲的外周缘部。筒状部的外周面的上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与上板部的外周缘部的内周面接合。利用该结构,能够利用内筒部件支撑过滤件。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空气(包括工作油内的气泡)被吸入到过滤器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轮式装载机的侧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装置;工作油箱,包括存留用于驱动所述工作装置的工作油的油箱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油箱主体内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过滤件;罩部件,包括上板部和筒状部,所述上板部覆盖所述过滤件的上表面,所述筒状部从所述上板部的外缘部向下方延伸,与所述过滤件的侧面隔开间隔而覆盖所述过滤件的侧面上部,并且使所述过滤件的侧面下部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坂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