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振动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369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振动钻床,包括床体、钻头机构和工件座,所述床体上设有工作台,所述钻头机构包括主轴箱、钻头进给电机、钻头和钻头主轴电机,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振动台,所述工件座固定在所述振动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数控振动钻床采用了振动钻削的工作方式,即在传统的钻削过程中给工件加上某种有规律的、可控的振动,使切削用量按某种规律变化,可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改善材料的加工性,提高刀具耐用度,降低孔壁表面粗糙度和出口毛刺,提高定位精度、尺寸精度、圆度和表面质量。结合数控系统,对工件进行细小孔钻削加工,能够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防止钻头损坏,能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振动钻床,包括床体、钻头机构和工件座,所述床体上设有工作台,所述钻头机构包括主轴箱、钻头进给电机、钻头和钻头主轴电机,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振动台,所述工件座固定在所述振动台上。本技术的数控振动钻床采用了振动钻削的工作方式,即在传统的钻削过程中给工件加上某种有规律的、可控的振动,使切削用量按某种规律变化,可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改善材料的加工性,提高刀具耐用度,降低孔壁表面粗糙度和出口毛刺,提高定位精度、尺寸精度、圆度和表面质量。结合数控系统,对工件进行细小孔钻削加工,能够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防止钻头损坏,能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专利说明】数控振动钻床
本技术涉及金属切削机床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细小孔钻削加工的数控振动钻床。
技术介绍
孔加工是金属切削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据统计,钻头的产量约占刀具总产量的60%。目前,加工细小孔的工艺方法较多,应用最广泛、生产实用性最强的是采用麻花钻钻削加工,但传统的钻削工艺存在着加工效率低、钻头易折断和加工质量差等问题。随着各种新型和难加工材料的出现以及机电产品向小型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细小孔的加工数量不断增多。新型和难加工材料细小孔钻削加工时钻头极易磨损和折断,加工精度低,表面质量差。在普通切削条件下,当加工不锈钢、耐热钢及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时,类似的问题就更加突出,随着对孔加工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钻削工艺在细小孔加工方面已显示出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难加工材料的细小孔的钻削加工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细小孔加工质量和效率,延长钻头寿命的数控振动钻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数控振动钻床,包括床体、钻头机构和工件座,所述床体上设有工作台,所述钻头机构包括主轴箱、钻头进给电机、钻头和钻头主轴电机,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振动台,所述工件座固定在所述振动台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技术的数控振动钻床采用了振动钻削的工作方式,即在传统的钻削过程中给工件加上某种有规律的、可控的振动,使切削用量按某种规律变化,从本质上改善了切削性能,可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改善材料的加工性,提高刀具耐用度,降低孔壁表面粗糙度和出口毛刺,提高定位精度、尺寸精度、圆度和表面质量。结合数控系统,对工件进行细小孔钻削加工,特别是对难加工材料和难加工零件的加工,能够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防止钻头损坏,能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坐寸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振动台为吸合式电磁振动台,所述吸合式电磁振动台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并由控制柜进行控制。与刀具振动钻削工作方式不同,本技术设计成工件振动,而工件振动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如工件质量变化时,系统固有频率也会变化。本技术通过采用吸合式电磁振动台,对于质量在10Kg以内的工件,激振力不会因工件质量的变化而改变。 优选地,所述吸合式电磁振动台的振动方向是垂直上下振动,振动波型是正弦波,振动频率为0.5?3000Hz,且可任意设定。 优选地,所述吸合式电磁振动台与工作台之间设有橡胶垫,以减轻振动台对工作台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吸合式电磁振动台包括下铁芯、上铁芯、电磁线圈、弹簧钢片、支柱、底座和台面,所述电磁线圈绕在所述下铁芯上,所述上铁芯位于所述下铁芯正上方;所述下铁芯和所述支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上铁芯固定在所述台面的底面,所述台面通过所述弹簧钢片弹性地支撑在所述支柱上。 优选地,所述台面通过螺栓与所述弹簧钢片连接,所述弹簧钢片通过所述支柱用螺栓与所述底座连接,从而所述台面、弹簧钢片、支柱和底座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下铁芯采用E型超高电感矽钢片制成,所述上铁芯采用I型超高电感石夕钢片制成。 优选地,所述工件座为磁力吸座,该磁力吸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振动台上。 优选地,所述磁力吸座设置有与工件宽度相对应的工件安装槽,该工件安装槽内设有用于将工件吸附定位的磁体,该工件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工件锁紧的锁紧螺杆。 优选地,所述钻头进给电机和钻头主轴电机均为伺服电机,所述钻头进给电机、钻头主轴电机和所述控制柜的控制端均与数控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技术数控振动钻床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当中工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当中电磁振动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其中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并在下文中描述。尽管本技术将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技术不仅包括这些实施方式,而且还包括各种变形、改进。 参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该数控振动钻床包括床体1,钻头机构和用于固定工件13的工件座8,其中,所述床体I上设有工作台11,该工作台11上设有吸合式电磁振动台9,工件座8通过螺栓固定在该吸合式电磁振动台9上。吸合式电磁振动台9通过螺栓固定于工作台11上,并由控制柜10进行控制,用于给工件13施加有规律的、可控的振动。吸合式电磁振动台9与工作台11之间设有橡胶垫14,以减轻吸合式电磁振动台9对工作台11的影响。吸合式电磁振动台9的振动方向是垂直上下振动,振动波型是正弦波,振动频率为 0.5?3000Hz,且可任意设定。 如图2所示,所述工件座8为磁力吸座,其上设置有与工件13宽度相对应的工件安装槽15,该工件安装槽15内设有用于将工件13吸附定位的磁体12,该工件安装槽15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工件13锁紧的锁紧螺杆16。 所述钻头机构包括主轴箱6、钻头7、钻头进给电机2和钻头主轴电机5,钻头进给电机2和钻头主轴电机5均采用伺服电机,钻头进给电机2通过同步轮、同步带4和丝杆副3带动主轴箱6的升降,从而实现钻头7的进给;钻头主轴电机5设置在主轴箱6顶部,通过主轴箱6内部的传动机构带动钻头7旋转。 所述钻头进给电机2、钻头主轴电机5以及控制柜10的控制端均与数控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如图3所示,吸合式电磁振动台9主要由下铁芯96、上铁芯97、电磁线圈92、弹簧钢片94、支柱91、底座93、台面95等组成,下铁芯96采用E型超高电感矽钢片制成,上铁芯97采用I型超高电感矽钢片制成,电磁线圈92绕在下铁芯96上,上铁芯97位于下铁芯96正上方。下铁芯96和支柱91固定在底座93上,上铁芯97固定在台面95的底面,台面95通过弹簧钢片94弹性地支撑在支柱91上。台面95通过螺栓与弹簧钢片94连接,弹簧钢片94通过支柱91用螺栓与底座93连接,从而使台面95、弹簧钢片94、支柱91和底座93连接成一体。 下面简要说明上述结构的数控振动钻床的工作过程: 首先将工件13放置于工件座8的工件安装槽15内,工件座8依靠磁体12的吸力将工件13吸附定位,再用锁紧螺杆16将工件13锁紧。数控系统控制吸合式电磁振动台9垂直上下振动工件13,并启动钻头主轴电机5和钻头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数控振动钻床,包括床体、钻头机构和工件座,所述床体上设有工作台,所述钻头机构包括主轴箱、钻头进给电机、钻头和钻头主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振动台,所述工件座固定在所述振动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春艳赖兴余詹春毅梁德才叶邦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