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块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5687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7:34
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驱动方法,包含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层、一光源及一液晶层。第一电极层具有一第一表面。第二电极层具有一第二表面。第二电极层位于第一电极层上。第二表面面向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距非等距,令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间可形成一非均匀电场。光源叠设于第一表面。光源具有一出光面。出光面面向第二表面。至少部分液晶层介于出光面与第二表面之间。液晶层具有多个液晶分子。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间的非均匀电场用以驱使至少部分这些液晶分子具有相异的偏转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块及其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显示模块,特别是一种具非均匀电场的显示模块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1990年代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及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问世之后,具备省电、环保无汞、体积小、可应用在低温环境、光源具方向性、造成光害少与色域丰富等多项优点的发光二极管,已广泛应用于照明及显示领域。目前发光二极管在照明时,实际上会有部分光线并无法如期从发光二极管反射或折射出而屯积在半导体材料或封装材料内部。然而,屯积于半导体材料或封装材料内部的光线会导致发光二极管内部的温度升高,进而造成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降低。因此,目前LED的制造业者相当着重于研究提高LED发光效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及其驱动方法,借以将屯积于封装材料或半导体材料内部的光线反射或折射出而进一步提升显示模块的发光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包含:一第一电极层,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电极层,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二电极层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上,该第二表面面向该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距非等距,令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间可形成一非均匀电场;一光源,叠设于该第一表面,该光源具有一出光面,面向该第二表面;以及一液晶层,至少部分该液晶层介于该出光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该液晶层具有多个液晶分子,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间的该非均匀电场用以驱使至少部分该些液晶分子具有相异的偏转角度。上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第一表面由相连的一平面段及二斜面段构成,该二斜面段分别位于该平面段的相对两侧,且该二斜面段分别与该平面段保持一钝角,该平面段平行于该第二表面,且该二斜面段与该第二表面间的间距非等距。上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光源叠设于该第一表面的该平面段。上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每一该斜面段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斜面段的该第一侧连接于该平面段,且该斜面段的该第一侧与该第二表面的间距大于该斜面段的该第二侧与该第二表面的间距。上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每一该斜面段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斜面段的该第一侧连接于该平面段,且该斜面段的该第一侧与该第二表面的间距小于该斜面段的该第二侧与该第二表面的间距。上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第一表面为反射面。上述的显示模块,还包含一驱动电路层、至少一凸出结构及一导电线,该驱动电路层具有彼此独立的一第一电性接点及一第二电性接点,该凸出结构叠设于该驱动电路层,该第一电极层叠设于该驱动电路层及该凸出结构,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性接点,该光源叠设于该第一电极层,并位于该凸出结构旁,该光源具有一第三电性接点及一第四电性接点,该第三电性接点透过该第一电极层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性接点,且该第四电性接点透过该导电线电性连接于该第二电性接点。上述的显示模块,还包含一绝缘层,介于该第一电极层与该导电线之间,以及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性接点之间,以令该第一电极层与该导电线及该第二电性接点绝缘。上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凸出结构围绕该光源。上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至少一凸出结构的数量为二,该光源介于该二凸出结构之间。上述的显示模块,还包含一填充层,该填充层介于该液晶层与该第一电极层之间,并围绕该光源。上述的显示模块,还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至少一支撑结构,该驱动电路层叠设于该第一基板,该第二基板叠设于该第二电极层,该至少一支撑结构支撑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上述的显示模块,其中该第二表面由相连的一平面段及二斜面段构成,该二斜面段分别位于该平面段的相对两侧,且该二斜面段分别与该平面段保持一钝角,该平面段平行于该第一表面,且该二斜面段与该第一表面间的间距非等距。上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每一该斜面段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斜面段的该第一侧连接于该平面段,且该斜面段的该第一侧与该第一表面的间距大于该斜面段的该第二侧与该第一表面的间距。上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每一该斜面段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斜面段的该第一侧连接于该平面段,且该斜面段的该第一侧与该第一表面的间距小于该斜面段的该第二侧与该第一表面的间距。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模块的驱动方法,其步骤包含:提供一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包含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层及一液晶层,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间之间距非等距,且该液晶层位于介于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该液晶层具有多个液晶分子;输入一第一交流信号至该第一电极层;以及输入一第二交流信号至该第二电极层,以驱动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间形成一非均匀电场,且该第一交流信号与该第二交流信号间的电压差的绝对值大于该些液晶分子偏转所需的一起始电压值,使该非均匀电场驱动该液晶层内的各该液晶分子至少部分具相异的偏转角度。上述的显示模块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交流信号具有一高电位及一低电位,该第二交流信号具有一峰值电压及一谷值电压,且该峰值电压与该谷值电压的平均电压实质上等于该第一交流信号的该高电位或该低电位。上述的显示模块的驱动方法,其中于输入该第二交流信号至该第二电极层的步骤后,还包含步骤:提供一光源,该光源设于该第一电极层;以及输入该第一交流信号与一第三交流信号至该光源,且该第一交流信号与该第三交流信号间的电压差的绝对值大于1.6伏特。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显示模块及其驱动方法,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距非等间距,使得第一电极层的第一表面与第二电极层的第二表面间形成非均匀电场,并透过非均匀电场来驱使液晶层的各液晶分子具有相异的偏转角度而令液晶层具有球状或柱状的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学效果。如此一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即能够透过第一表面的反射或液晶层的折射(聚光或发散)而射出显示模块,进而提升显示模块的发光效率。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2至图12为图1的显示模块的制造步骤图;图13为图1的显示模块的驱动信号示意图;图14为图1的显示模块受信号驱动的剖面示意图;图1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基板、凸出结构及遮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16为由图15的第二基板、凸出结构及遮光结构制作而成的显示模块的光学示意图;图1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1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平面示意图;图1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平面示意图;图2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平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显示模块11第一子像素单元12第二子像素单元14柱状凸透镜20第一画面22第二画面30右眼32左眼100第一基板200驱动电路层210第一电性接点220第二电性接点300凸出结构302容置空间310遮光结构400第一电极层410第一表面411平面段412斜面段412a第一侧412b第二侧500绝缘层600光源610出光面620第三电性接点630第四电性接点700填充层750导电线800液晶层810液晶分子900第二基板1000支撑结构1100第二电极层1110第二表面1111平面段1112斜面段1112a第一侧1112b第二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模块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电极层,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电极层,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二电极层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上,该第二表面面向该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距非等距,令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间可形成一非均匀电场;一光源,叠设于该第一表面,该光源具有一出光面,面向该第二表面;以及一液晶层,至少部分该液晶层介于该出光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该液晶层具有多个液晶分子,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间的该非均匀电场用以驱使至少部分该些液晶分子具有相异的偏转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6.11 TW 1031202151.一种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电极层,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电极层,具有一第二表面,该第二电极层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上,该第二表面面向该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距非等距,令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间可形成一非均匀电场;一光源,叠设于该第一表面,该光源具有一出光面,面向该第二表面;以及一液晶层,至少部分该液晶层介于该出光面与该第二表面之间,该液晶层具有多个液晶分子,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间的该非均匀电场用以驱使至少部分该些液晶分子具有相异的偏转角度;其中该第一表面由相连的一平面段及二斜面段构成,该二斜面段分别位于该平面段的相对两侧,且该二斜面段分别与该平面段保持一钝角,该平面段平行于该第二表面,且该二斜面段与该第二表面间的间距非等距;其中该光源叠设于该第一表面的该平面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该斜面段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斜面段的该第一侧连接于该平面段,且该斜面段的该第一侧与该第二表面的间距大于该斜面段的该第二侧与该第二表面的间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该斜面段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斜面段的该第一侧连接于该平面段,且该斜面段的该第一侧与该第二表面的间距小于该斜面段的该第二侧与该第二表面的间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表面为反射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表面由相连的一平面段及二斜面段构成,该二斜面段分别位于该平面段的相对两侧,且该二斜面段分别与该平面段保持一钝角,该平面段平行于该第一表面,且该二斜面段与该第一表面间的间距非等距。6.如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宗典刘康弘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