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5640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车辆受到后面碰撞时,防止高电压构件的损伤的车辆用蓄电装置。搭载于在车辆的车身后部形成的凹部内的电池封装体具备电池模块、将电池模块从前后夹着而保持的前部保持构件及后部保持构件、支承于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的接线板。当前部保持构件被在后面碰撞的碰撞载荷的作用下前进的电池模块的框架按压而前进时,支承在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上的接线板可能被夹在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与凹部的前壁之间而发生损伤,但由于具备设置在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上且与凹部的前壁对置的压入构件,且压入构件的前后方向尺寸比接线板的前后方向尺寸大,因此能够使接线板位于通过压入构件与凹部的前壁抵接并撑顶而形成的空间内来防止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车辆受到后面碰撞时,防止高电压构件的损伤的车辆用蓄电装置。搭载于在车辆的车身后部形成的凹部内的电池封装体具备电池模块、将电池模块从前后夹着而保持的前部保持构件及后部保持构件、支承于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的接线板。当前部保持构件被在后面碰撞的碰撞载荷的作用下前进的电池模块的框架按压而前进时,支承在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上的接线板可能被夹在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与凹部的前壁之间而发生损伤,但由于具备设置在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上且与凹部的前壁对置的压入构件,且压入构件的前后方向尺寸比接线板的前后方向尺寸大,因此能够使接线板位于通过压入构件与凹部的前壁抵接并撑顶而形成的空间内来防止损伤。【专利说明】车辆用蓄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蓄电装置,其搭载于在车辆的车身后部形成的凹部内,该 蓄电装置具备:蓄电池组;前部保持构件及后部保持构件,它们将所述蓄电池组从前后夹 着而保持;以及高电压构件,其支承于所述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
技术介绍
通过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了如下技术:在车身后部形成的电池收纳凹部的前下部 形成有前高后低地倾斜的倾斜拐角面,并使收纳于电池收纳凹部内的电池的前下部与倾斜 拐角面对置,由此使因后面碰撞的碰撞载荷而前进的电池上行至倾斜拐角面,来防止损伤。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89567号公报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车身后部的行李室内搭载蓄电装置的情况下,若在蓄电装置的前表面设 置接线台那样的高电压构件,则在后面碰撞的碰撞载荷向蓄电装置的前表面传递时,可能 使高电压构件产生损伤而与车身的金属部分发生对地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前述的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在车辆受到后面碰撞时防止高电压 构件的损伤。 【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车辆用蓄电装置,其是搭载 于在车辆的车身后部形成的凹部内的蓄电装置,其具备:蓄电池组;将所述蓄电池组从前 后夹着而保持的如部保持构件及后部保持构件;以及支承在所述如部保持构件的如表面上 的高电压构件,所述车辆用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蓄电装置具备设置在所述前 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上且与所述凹部的后表面对置的压入构件,所述压入构件的前后方向 尺寸比所述高电压构件的前后方向尺寸大。 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车辆用蓄电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 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蓄电装置具备对所述蓄电池组、所述高电压构件、 所述前部保持构件及所述后部保持构件进行收纳的外壳,所述压入构件被分割成在前后方 向上重叠的后部压入构件及前部压入构件,所述后部压入构件配置在所述前部保持构件的 前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前壁之间,所述前部压入构件配置在所述外壳的前壁与所述凹部的前 壁之间。 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车辆用蓄电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 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压入构件的高度比所述后部压入构件的高度大。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的封装电池12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蓄电装置,实施方式的电 池模块20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蓄电池组,实施方式的接线台24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高电压构件。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结构,搭载于在车辆的车身后部形成的凹部内的蓄电装 直具备:畜电池组;将畜电池组从如后夹着而保持的如部保持构件及后部保持构件;支承 在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上的高电压构件。当前部保持构件被在后面碰撞的碰撞载荷的作 用下前进的蓄电池组按压而进行前进时,支承在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上的高电压构件可 能被夹在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与凹部的前壁之间而发生损伤,但是由于车辆用蓄电装置 具备设置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上且与凹部的前壁对置的压入构件,并且压入构件的前后方 向尺寸比高电压构件的前后方向尺寸大,因此能够使高电压构件位于通过压入构件与凹部 的前壁抵接并撑顶而形成的空间内来防止损伤。 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结构,车辆用蓄电装置具备对蓄电池组、高电压构 件前部保持构件及后部保持构件进行收纳的外壳,压入构件被分割成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 后部压入构件及前部压入构件,后部压入构件配置在前部保持构件的前表面与外壳的前壁 之间,前部压入构件配置在外壳的前壁与凹部的前壁之间,因此即使前部压入构件在凹部 的前壁上滑动而发生破损或脱落,通过夹在凹部的前壁与外壳之间的前部压入构件和固定 于前部保持构件的后部压入构件撑顶而确保空间,从而也能够防止高电压构件的损伤。 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结构,前部压入构件的高度比后部压入构件的高 度大,因此即使前部压入构件的位置发生错动,也能够将后部压入构件的载荷经由前部压 入构件向凹部的前壁传递,从而能够可靠地确保所述空间。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封装电池的车身后部的立体图。 图2是封装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3方向向视图。 图4是图3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图3的5-5线剖视图。 图6是图3的6-6线剖视图。 图7是图6的7-7线剖视图。 图8是图3的8-8线剖视图。 图9是传感器罩的立体图。 图10是支架的立体图。 图11是限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卡止机构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1a 凹部 lib 前壁 12封装电池(蓄电装置) 13 外壳 13c 前壁 15前部保持构件 16后部保持构件 20电池模块(蓄电池组) 24接线台(高电压构件) 56压入构件 56a后部压入构件 56b前部压入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1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混合动力机动车的车身后部的行李室的底板11上形成有向下凹陷 的凹部11a,在该凹部11a内搭载封装电池12。封装电池12具备:形成为上表面敞开的容 器状的合成树脂制的外壳13 ;形成为板状而将外壳13的上表面开口部闭塞的金属制的罩 14 ;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两端部固定在底板11的上表面上的金属制的前部保持构件15及 后部保持构件16。外壳13及罩14固定于前部保持构件15及后部保持构件16,并通过前 部保持构件15及后部保持构件16而悬吊支承在凹部11a内。 如图1及图2所示,前部保持构件15及后部保持构件16的车宽方向中间部分别 成为板状的前壁15a及后壁16a,前壁15a与后壁16a的下端之间由底壁17 -体连接,并且 前壁15a与后壁16a的左端之间由左侧侧壁18连接,前壁15a与后壁16a的右端之间由右 侧侧壁19连接。 在前部保持构件15与后部保持构件16之间支承有4个电池模块20…。电池模 块20例如通过将由锂离子电池构成的12个电池单体21…层叠,并利用4个框架29…将在 该层叠方向两端部层叠的一对端板22、22的四角彼此连接而构成。4个电池模块20…以使 电池单体21…的层叠方向沿着前后方向整齐排列的状态在车宽方向上并列设置,一对端板 22、22分别与前部保持构件15及后部保持构件16的前壁15a及后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蓄电装置,其是搭载于在车辆的车身后部形成的凹部(11a)内的蓄电装置(12),其具备:蓄电池组(20);将所述蓄电池组(20)从前后夹着而保持的前部保持构件(15)及后部保持构件(16);以及支承在所述前部保持构件(15)的前表面上的高电压构件(24),所述车辆用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蓄电装置具备设置在所述前部保持构件(15)的前表面上且与所述凹部(11a)的前壁(11b)对置的压入构件(56),所述压入构件(56)的前后方向尺寸比所述高电压构件(24)的前后方向尺寸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真史大熊香苗楯雅则山中贵司藤原秀智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