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桂花专利>正文

蓄电池再生装置和车辆电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9886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再生装置和车辆电源。该蓄电池再生装置包括蓄电池盒体、蓄电池盖和电池再生控制板,蓄电池盖盖在蓄电池盒体的上部开口处;蓄电池盖形成有第一电极孔和第二电极孔,第一电极孔的边缘向远离蓄电池盒体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为蓄电池正极插管,第二电极孔的边缘向远离蓄电池盒体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为蓄电池负极插管;电池再生控制板的第一端子与第一柔性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柔性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柔性导电部的第二端穿过蓄电池正极插管的侧壁,第二柔性导电部的第二端穿过蓄电池负极插管的侧壁后插入蓄电池负极插管的管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了蓄电池的升级改造,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再生装置和车辆电源。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通常不具有再生功能,当需要对电池升级改造时,需要在电池的内部或外部安装电池再生器。安装时,需要人工接线,既降低了效率,也会由于电池生器的安装固定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再生装置和车辆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电池再生器时需要人工接线,既降低了效率,也会由于电池生器的安装固定导致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再生装置,包括蓄电池盒体、蓄电池盖和电池再生控制板,蓄电池盖盖在蓄电池盒体的上部开口处、并与蓄电池盒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蓄电池的蓄电池安装空间;蓄电池盖形成有第一电极孔和第二电极孔,第一电极孔的边缘向远离蓄电池盒体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为蓄电池正极插管,第二电极孔的边缘向远离蓄电池盒体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为蓄电池负极插管;蓄电池盖在第一电极孔与第二电极孔之间的部位向远离蓄电池盒体的方向突起形成一个电路板安装空间,电池再生控制板固定地安装在电路板安装空间内,且电池再生控制板的第一端子与第一柔性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柔性导电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柔性导电部的第二端穿过蓄电池正极插管的侧壁后插入蓄电池正极插管的管体内,第二柔性导电部的第二端穿过蓄电池负极插管的侧壁后插入蓄电池负极插管的管体内。优选地,第一柔性导电部和第二柔性导电部均为导体。优选地,电池再生控制板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地安装在电路板安装空间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电源,包括蓄电池和上述的蓄电池再生装置,蓄电池安装在蓄电池再生装置的蓄电池安装空间内,蓄电池的正极接线柱插入蓄电池再生装置的蓄电池正极插管内并与第一柔性导电部的第二端导电接触,蓄电池的负极接线柱插入蓄电池再生装置的蓄电池负极插管内并与第二柔性导电部的第二端导电接触,正极接线柱的顶端突出于蓄电池正极插管,负极接线柱的顶端突出于蓄电池负极插管。本技术可以在不改变蓄电池结构及体积的情况下,通过盖上蓄电池盖的方式实现接线的功能,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也能将电池再生控制板可靠地固定起来,从而大大方便了蓄电池的升级改造,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蓄电池盖的俯视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1、蓄电池盒体;2、蓄电池盖;3、电池再生控制板;4、蓄电池正极插管;5、蓄电池负极插管;6、第一柔性导电部;7、第二柔性导电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再生装置,包括蓄电池盒体1、蓄电池盖2和电池再生控制板3,蓄电池盖2盖在蓄电池盒体1的上部开口处、并与蓄电池盒体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蓄电池的蓄电池安装空间;蓄电池盖2形成有第一电极孔和第二电极孔,第一电极孔的边缘向远离蓄电池盒体1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为蓄电池正极插管4,第二电极孔的边缘向远离蓄电池盒体1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为蓄电池负极插管5;蓄电池盖2在第一电极孔与第二电极孔之间的部位向远离蓄电池盒体1的方向突起形成一个电路板安装空间,电池再生控制板3固定地安装在电路板安装空间内,且电池再生控制板3的第一端子与第一柔性导电部6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柔性导电部7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柔性导电部6的第二端穿过蓄电池正极插管4的侧壁后插入蓄电池正极插管4的管体内,第二柔性导电部7的第二端穿过蓄电池负极插管5的侧壁后插入蓄电池负极插管5的管体内。使用时,将需要安装电池再生器的蓄电池放入蓄电池盒体1内,然后将蓄电池盖2盖在蓄电池盒体1上。此时,蓄电池的正极接线柱插入蓄电池再生装置的蓄电池正极插管4内并与第一柔性导电部6的第二端导电接触,蓄电池的负极接线柱插入蓄电池再生装置的蓄电池负极插管5内并与第二柔性导电部7的第二端导电接触。在为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增加电池再生的功能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在不改变蓄电池结构及体积的情况下,通过盖上蓄电池盖的方式实现接线的功能,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也能将电池再生控制板可靠地固定起来,从而大大方便了蓄电池的升级改造,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人工接线,既降低了效率,也会由于电池生器的安装固定导致安全隐患优选地,第一柔性导电部6和第二柔性导电部7均为导体(例如电缆等)。优选地,电池再生控制板3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地安装在电路板安装空间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电源,包括蓄电池和上述的蓄电池再生装置,蓄电池安装在蓄电池再生装置的蓄电池安装空间内,蓄电池的正极接线柱插入蓄电池再生装置的蓄电池正极插管4内并与第一柔性导电部6的第二端导电接触,蓄电池的负极接线柱插入蓄电池再生装置的蓄电池负极插管5内并与第二柔性导电部7的第二端导电接触,正极接线柱的顶端突出于蓄电池正极插管4,负极接线柱的顶端突出于蓄电池负极插管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盒体(1)、蓄电池盖(2)和电池再生控制板(3),所述蓄电池盖(2)盖在所述蓄电池盒体(1)的上部开口处、并与所述蓄电池盒体(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蓄电池的蓄电池安装空间;所述蓄电池盖(2)形成有第一电极孔和第二电极孔,所述第一电极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蓄电池盒体(1)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为蓄电池正极插管(4),所述第二电极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蓄电池盒体(1)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为蓄电池负极插管(5);所述蓄电池盖(2)在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第二电极孔之间的部位向远离所述蓄电池盒体(1)的方向突起形成一个电路板安装空间,所述电池再生控制板(3)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电路板安装空间内,且所述电池再生控制板(3)的第一端子与第一柔性导电部(6)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柔性导电部(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导电部(6)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蓄电池正极插管(4)的侧壁后插入所述蓄电池正极插管(4)的管体内,所述第二柔性导电部(7)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蓄电池负极插管(5)的侧壁后插入所述蓄电池负极插管(5)的管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盒体(1)、蓄电池盖(2)和电池再生控制板(3),所述蓄电池盖(2)盖在所述蓄电池盒体(1)的上部开口处、并与所述蓄电池盒体(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蓄电池的蓄电池安装空间;所述蓄电池盖(2)形成有第一电极孔和第二电极孔,所述第一电极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蓄电池盒体(1)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为蓄电池正极插管(4),所述第二电极孔的边缘向远离所述蓄电池盒体(1)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为蓄电池负极插管(5);所述蓄电池盖(2)在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第二电极孔之间的部位向远离所述蓄电池盒体(1)的方向突起形成一个电路板安装空间,所述电池再生控制板(3)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电路板安装空间内,且所述电池再生控制板(3)的第一端子与第一柔性导电部(6)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柔性导电部(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导电部(6)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蓄电池正极插管(4)的侧壁后插入所述蓄电池正极插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桂花
申请(专利权)人:黄桂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