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永胜专利>正文

一种增强推力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4499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推力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增强推力的装置。一种增强推力的装置,包括支架、至少一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连接的传送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驱动装置驱动传动带运转产生推力为基础,促使与传动带连接的摇杆根据传送带的轨迹进行摆动,由摇杆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传动杆摆动。通过第三传动杆带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采用杠杆原理增强了输出推力,增强的推力由传动装置的第六顶杆输出,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长度的顶杆产生不同的增强的推力,有效的在降低耗能时,保证了推力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推力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增强推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当今的社会固有资源日益减少,电力资源的紧缺,节约资源以成为主要的任务,而推力装置大多分为电力推力装置或燃料的推力装置,在推力装置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或者是燃料资源耗能较大,无法达到节约资源这一要求。同时,如将耗能降低,推力装置的推动力也将随着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少资源消耗且具有强力推动力的增强推力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增强推力的装置,包括支架、至少一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连接的传送带,所述的支架的上端设有设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铰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二支杆铰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与第一传动杆之间铰接有第三传动杆,第三传动杆固定连接有摇杆,摇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传送带;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所述的第一顶杆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顶杆,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四顶杆,第四顶杆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的第二顶杆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五顶杆,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六顶杆;所述的第三顶杆与第五顶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七顶杆,第七顶杆与所述的支架铰接;所述的第一顶杆的一端与第二顶杆同一端之间设有连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通过连杆与第一顶杆的两端连接。作为优选,上述的第一顶杆与第三顶杆和第四顶杆之间设有顶撞装置,所述的顶撞装置包括两个顶撞块和压杆,顶撞块均设有内腔,内腔内均设有弹簧,所述的压杆一端处在一个顶撞块的内腔内与弹簧相抵,另一端处在另外一个顶撞块的内腔内与弹簧相抵。作为优选,上述的传动装置有若干组,相邻两组的第一组传动装置的第六顶杆与第二组传动装置的第一顶杆一端相连。作为优选,上述的传动装置有四组,第一组传动装置的第六顶杆与第二组传动装置的第一顶杆的一端相连,第二组传动装置的第六顶杆与第一顶杆的一端相连,第三组传动装置的第六顶杆与第四组传动装置的第一顶杆的一端相连。作为优选,上述的第二、三、四组传动装置的第一顶杆与所述支架铰接。本专利技术采用驱动装置驱动传动带运转产生推力为基础,促使与传动带连接的摇杆根据传送带的轨迹进行摆到,由摇杆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传动杆摆动。通过第三传动杆带动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采用杠杆原理增强了输出推力,增强打推力由传动装置的第六顶杆输出,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长度的顶杆产生不同的增强的推力,有效的在降低耗能时,保证了推力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Ⅰ。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Ⅱ。图3为本专利技术传动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 A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增强推力的装置,包括支架1、至少一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2以及与驱动装置2的传送带3,由驱动装置2启动时,促使传动带3一起运转。传送带3运转时,带动与其相连接的摇杆9进行左右摆动,从而带动与摇杆9固定连接的第三传动杆8实现摆动。摇杆9的长度大于第三传动杆8的长度,可有效的增强推动力。同时,所述的支架1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5,第一支杆4铰接有第一传动杆6,第二支杆5铰接有第二传动杆7,第一传动杆6与第二传动杆7之间铰接第三传动杆8,使第三传动杆8摆动时,可促使第一传动杆6与第二传动杆7一起摆动。传动装置包括有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顶杆10和第二顶杆11,第一顶杆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顶杆12,另一端连接有第四顶杆13,第四顶杆13的另一端与支架1铰接。所述的第一顶杆10与第三顶杆12与第四顶杆14之间设有顶撞装置,顶撞装置包括两个顶撞块18和压杆19,顶撞块18均设有内腔,内腔内均设有弹簧20,压杆19的一端处在一个顶撞块18的内腔内与弹簧20相抵,另一端处在另外一个顶撞块18的内腔内与弹簧20相抵,使第一顶杆10与第三顶杆12和第三顶杆13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效果。第二顶杆11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五顶杆14,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六顶杆15,第三顶杆12与第五顶杆1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七顶杆16,第七顶杆16与支架1铰接,使第七顶杆16活动的固结在支架1的内侧壁上,且具有推力引导效果。第一顶杆10的一端与第二顶杆11的同一端之间设有连杆17,使第一顶杆10与第二顶杆11摆动时,能够保持相同的幅度进行摆动,第一传动杆6和第二传动杆7通过连杆17与第一顶杆10的两端连接。使第一传动杆6与第二传动杆17摆动时,通过拉杆17带动第一顶杆10与第二顶杆11。可以根据需要采用若干组传动装置,相邻的第一组传动装置的第六顶杆15与第二组传动装置的第一顶杆10一端相连。本专利技术以四组传动装置为例:第一组传动装置的第六顶杆15与第二传动装置的第一顶杆10的一端相连,第二组传动装置的第六顶杆15与第三传动装置的第一顶杆10的一端相连,第三组传动装置的第六顶杆15与第四组传动装置的第一顶杆10的一端相连,第四组传动装置可以连接一推杆将推力输出,使推动力在传动装置传动过程中逐渐增强。所述的第二、三、四组传动装置的第一顶杆10与支架1铰接,防止第一顶杆10在受力过程中偏离原先设有的位置。当增强推力的装置在工作时,先有驱动装置2驱动与其相连接的传动带3运转,传动带3带动与传送带3连接的摇杆9,使摇杆9根据传动带3的运转轨迹进行左右摇摆。当摇杆9由一端的位置摇摆至中间的位置的过程中,将摇杆9摇摆过程中所产生的推力传导至与摇杆9固定连接的第三传动杆8,再由第三传动杆8将推力分别传导至第一传动杆6与第二传动杆7。第一传动杆6与第二传动杆7通过连杆17将推力传导至第一组传动装置的第一顶杆10和第二顶杆11上,由第一顶杆10撞击第三顶杆12和第四顶杆13,由于第四顶杆13的一端与支架1铰接,使第四顶杆13接受到推力后,反推至第一顶杆10,再由第三顶杆12传导至与其相连接的第七顶杆16。同时,第二顶杆11将推力传导至第五顶杆14与第六顶杆15,第五顶杆14同第七顶杆16相连接,使第五顶杆的推力传导至第七顶杆16,第七顶杆16与支架1铰接,促使传导至第七顶杆16推力一起传导至第六顶杆,再由第六顶杆传导至下一组传动装置,再由最后一组传动装置将增强的推力输出。由于利用杠杆原理的作用顶杆之间力的增幅根据顶杆的长度而定,例如,第一顶杆10为10米,第一顶杆10接收连杆17的力为1N那么其输出的力为10N,一次类推,其他顶杆力的输出也是如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增强推力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强推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至少一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2)以及与驱动装置(2)连接的传送带(3),所述的支架(1)的上端设有设有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5),第一支杆(4)铰接有第一传动杆(6),第二支杆(5)铰接有第二传动杆(7),第二传动杆(7)与第一传动杆(6)之间铰接有第三传动杆(8),第三传动杆(8)固定连接有摇杆(9),摇杆(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传送带(3);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顶杆(10)和第二顶杆(11),所述的第一顶杆(10)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顶杆(12),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四顶杆(13),第四顶杆(13)的另一端与支架(1)铰接;所述的第二顶杆(11)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五顶杆(14),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六顶杆(15);所述的第三顶杆(12)与第五顶杆(1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七顶杆(16),第七顶杆(16)与所述的支架(1)铰接;所述的第一顶杆(10)的一端与第二顶杆(11)同一端之间设有连杆(17);第一传动杆(6)和第二传动杆(7)通过连杆(17)与第一顶杆(10)的两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推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至少一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2)以及与驱动装置(2)连接的传送带(3),所述的支架(1)的上端设有设有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5),第一支杆(4)铰接有第一传动杆(6),第二支杆(5)铰接有第二传动杆(7),第二传动杆(7)与第一传动杆(6)之间铰接有第三传动杆(8),第三传动杆(8)固定连接有摇杆(9),摇杆(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传送带(3);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顶杆(10)和第二顶杆(11),所述的第一顶杆(10)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顶杆(12),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四顶杆(13),第四顶杆(13)的另一端与支架(1)铰接;所述的第二顶杆(11)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五顶杆(14),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六顶杆(15);所述的第三顶杆(12)与第五顶杆(1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七顶杆(16),第七顶杆(16)与所述的支架(1)铰接;所述的第一顶杆(10)的一端与第二顶杆(11)同一端之间设有连杆(17);第一传动杆(6)和第二传动杆(7)通过连杆(17)与第一顶杆(10)的两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