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机进料口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4425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机进料口的密封装置,包括筒体挡料圈、散料收集罩挡料圈、散料收集罩、散料收集斗和锥形筒体;筒体挡料圈设置在筒体的进料口的端部上,筒体挡料圈的外圈半径大于进料口的半径;散料收集罩将筒体挡料圈罩住,散料收集罩的半径大于筒体挡料圈的外圈半径;散料收集罩挡料圈设置在散料收集罩的内端端部上,散料收集罩挡料圈的内圈半径大于进料口的半径且小于筒体挡料圈的外圈半径;散料收集罩挡料圈与筒体挡料圈之间存在转动间隙;锥形筒体的底部设置在进料口上,锥形筒体的顶部伸入到筒体的内部,锥形筒体的底部的半径大于顶部的半径。可以有效解决混合机进料口的漏料问题,又不会缩短混合机的有效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炼烧结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机进料口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混合机的作用是将烧结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匀、制粒,为进入烧结机焙烧作物料准备。混合机的工作原理为:混合机的筒体是按照进料口高、出料口低的方式倾斜安装的,筒体的倾斜角度为1.5°~3°,混合料通过胶带机输送到混合机的进料口后,筒体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旋转,混合料与筒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合料与筒体同向旋转,同时,在旋转过程中,混合料还受离心力作用,混合料被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在自重作用下掉落下来并向出口端移动,作螺旋状向出口端推进;混合物料在上升、掉落的每一个循环过程中,任何一个颗粒的运动轨迹都是不同的,因此,经过多次循环运动,可以使混合物料中的各种组分分布均匀。大型混合机筒体进口处同时有供料皮带、蒸汽管及加水管伸入,并且筒体持续旋转,不可能实现无间隙密封,为了防止混合料从筒体中漏出,洒落到地面上,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混合机进料口密封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筒体1的筒体进料口11处设置筒体挡料圈2、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和散料收集罩4;筒体挡料圈2设置在筒体1的进料口11的端部上,且沿着进料口11的径向向远离进料口11的方向延伸,即筒体挡料圈2的外圈半径大于进料口11的半径;散料收集罩4将筒体挡料圈2罩住,即散料收集罩4的半径大于筒体挡料圈2的外圈半径;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设置在散料收集罩4的内端端部上,“内端”是指靠近进料口11的那一端,且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沿着进料口11的径向向靠近进料口11的方向延伸,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的内圈半径大于进料口11的半径且小于筒体挡料圈2的外圈半径;由于筒体挡料圈2与筒体1一起旋转,散料收集罩4固定在基础钢结构立柱上不动,因此,筒体挡料圈2与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之间需要存在转动间隙。在混合机运转过程中,部分混合料6从筒体1的进料口11处散落出来,堆积在筒体挡料圈2与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的转动间隙处,堆积在筒体挡料圈2与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的转动间隙处的混合料6形成填堵式密封,将从筒体1中散落出去的混合料6挡在散料收集罩4内,通过散料收集罩4上的散料收集斗5收集起来;同时由于筒体挡料圈2与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存在相对运动,堆积在转动间隙处的混合料导致筒体挡料圈2与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产生磨损,随着磨损增加,混合料6通过磨损间隙被抛出散料收集罩4外,直接洒落到地面,混合机仍然会漏料。据统计,正常生产情况下,一台360m2烧结混合机每天漏料15吨左右,混合机进料口漏料,一方面造成混合机区域环境受到污染,同时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回收,增加现场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还会改变烧结配料的混合料结构,影响烧结矿产的质量,严重时将会影响烧结机正常连续生产。因此,急需改进混合机进料口的密封装置,杜绝混合料的漏料现象,目前,已有部分厂家为了解决漏料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为:延长伸入混合机的皮带的长度,这样,虽然可以有效解决漏料问题,但是,采用这种方法会缩短混合机的有效长度,降低混合机对混合料的混匀效果,从而影响烧结矿产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机进料口的密封装置,既可以有效解决混合机进料口的漏料问题,又不会缩短混合机的有效长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混合机进料口的密封装置,包括筒体挡料圈、散料收集罩挡料圈、散料收集罩、散料收集斗和锥形筒体;所述筒体挡料圈设置在筒体的进料口的端部上,且所述筒体挡料圈沿着进料口的径向向远离进料口的方向延伸,筒体挡料圈的外圈半径大于进料口的半径;所述散料收集罩将筒体挡料圈罩住,所述散料收集罩的半径大于筒体挡料圈的外圈半径;所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设置在散料收集罩的内端端部上,且散料收集罩挡料圈沿着进料口的径向向靠近进料口的方向延伸,所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的内圈半径大于进料口的半径且小于筒体挡料圈的外圈半径;所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与筒体挡料圈之间存在转动间隙;所述锥形筒体的底部设置在进料口上,所述锥形筒体的顶部伸入到筒体的内部,锥形筒体的底部的半径大于顶部的半径。进一步的,所述锥形筒体的高度H为200~600㎜。进一步的,所述锥形筒体的高度H为400㎜。进一步的,所述锥形筒体由钢板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由钢板制成的锥形筒体的厚度为8~10㎜。进一步的,所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与筒体挡料圈之间的转动间隙为5~10㎜。进一步的,所述散料收集罩沿径向分为两部分,分开的两部分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机进料口的密封装置,由于锥形筒体设置在进料口上,锥形筒体随筒体一起转动,又由于锥形筒体的底部设置在进料口上,顶部伸入到筒体的内部,底部的半径大于顶部的半径,从进料口端看过去形成“倒喇叭”型,在筒体的转动过程中,堆积在进料口附近的混合料被抛起后落在锥形筒体上,落在锥形筒体上的混合料在重力与锥形筒体旋转共同作用下,向筒体的出料口方向运动,避免混合料堆积在进料口附近,极大地减少混合料散落到散料收集罩内,从而可以有效解决混合机进料口的漏料问题,同时,也不会缩短混合机的有效长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示意图;图7是图5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5中锥形筒体的主视示意图;图9是图8的左视示意图;图10是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所示:筒体1、进料口11、筒体挡料圈2、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散料收集罩4、散料收集斗5、混合料6、锥形筒体7、底部71、顶部7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5、图6、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机进料口的密封装置,包括筒体挡料圈2、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散料收集罩4、散料收集斗5和锥形筒体7;所述筒体挡料圈2设置在筒体1的进料口11的端部上,且所述筒体挡料圈2沿着进料口11的径向向远离进料口11的方向延伸,筒体挡料圈2的外圈半径大于进料口11的半径;所述散料收集罩4将筒体挡料圈2罩住,所述散料收集罩4的半径大于筒体挡料圈2的外圈半径;所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设置在散料收集罩4的内端端部上,且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沿着进料口11的径向向靠近进料口11的方向延伸,所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的内圈半径大于进料口11的半径且小于筒体挡料圈2的外圈半径;所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与筒体挡料圈2之间存在转动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混合机进料口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挡料圈(2)、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散料收集罩(4)、散料收集斗(5)和锥形筒体(7);所述筒体挡料圈(2)设置在筒体(1)的进料口(11)的端部上,且所述筒体挡料圈(2)沿着进料口(11)的径向向远离进料口(11)的方向延伸,筒体挡料圈(2)的外圈半径大于进料口(11)的半径;所述散料收集罩(4)将筒体挡料圈(2)罩住,所述散料收集罩(4)的半径大于筒体挡料圈(2)的外圈半径;所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设置在散料收集罩(4)的内端端部上,且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沿着进料口(11)的径向向靠近进料口(11)的方向延伸,所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的内圈半径大于进料口(11)的半径且小于筒体挡料圈(2)的外圈半径;所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与筒体挡料圈(2)之间存在转动间隙;所述锥形筒体(7)的底部(71)设置在进料口(11)上,所述锥形筒体(7)的顶部(72)伸入到筒体(1)的内部,所述锥形筒体(7)的底部(71)的半径大于顶部(72)的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机进料口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挡料圈(2)、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
散料收集罩(4)、散料收集斗(5)和锥形筒体(7);所述筒体挡料圈(2)设置在筒体(1)
的进料口(11)的端部上,且所述筒体挡料圈(2)沿着进料口(11)的径向向远离进料口(11)
的方向延伸,筒体挡料圈(2)的外圈半径大于进料口(11)的半径;所述散料收集罩(4)
将筒体挡料圈(2)罩住,所述散料收集罩(4)的半径大于筒体挡料圈(2)的外圈半径;所
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设置在散料收集罩(4)的内端端部上,且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
沿着进料口(11)的径向向靠近进料口(11)的方向延伸,所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3)的内
圈半径大于进料口(11)的半径且小于筒体挡料圈(2)的外圈半径;所述散料收集罩挡料圈
(3)与筒体挡料圈(2)之间存在转动间隙;所述锥形筒体(7)的底部(71)设置在进料口
(11)上,所述锥形筒体(7)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康吴坚李家富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