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及涂装物品技术

技术编号:1061936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多层未固化的涂膜即使一次在低温固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平滑性、鲜明性、附着性和耐水性优良的多层涂膜的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包含:工序1-1:以底层涂料(X)涂装被涂物,形成未固化底层涂膜的工序;工序1-2:对具有未固化底层涂膜的被涂物,以基底涂布用的水性着色涂料(Y1)进行涂装,形成未固化基底涂布涂膜的工序;工序1-3:对具有未固化底层涂膜与基底涂布涂膜的被涂物,用透明涂料(Z)进行涂装,形成未固化透明涂膜的工序;工序1-4:将未固化的底层涂膜、基底涂布涂膜以及透明涂膜加热、固化的工序;水性着色涂料(Y1)含有:含羟基的树脂(A)及具有特定的嵌段异氰酸酯基的嵌段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及涂装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涂膜形成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形成的涂装物品。
技术介绍
历来,作为汽车车体或者汽车部件中的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已知的包括:(i)在被涂物(电泳涂装的钢板、塑料等)上涂装底层涂料(intercoatingcomposition),通过加热使已形成的未固化底层涂膜固化的工序、(ii)在底层涂膜上涂装基底涂布涂料,形成未固化的基底涂布涂膜的工序、以及(iii)在未固化的基底涂布涂膜上涂装透明涂料,形成未固化的透明涂膜的工序、以及(iv)通过加热,使未固化的基底涂布涂膜和未固化的透明涂膜固化的工序的3涂2烘方式。另外,作为汽车车体或者汽车部件中的多层涂膜形成方法,还众所周知包括:(i)在被涂物上涂装底层涂料,通过加热使已形成的未固化底层涂膜固化的工序、(ii)在底层涂膜上涂装终饰层涂料,形成未固化的终饰层涂膜的工序、以及(iii)通过加热,使未固化的终饰层涂膜固化的工序的2涂2烘方式(还包括在涂装涂料后进行预热(预加热)的工序)。一般来说,上述3涂2烘方式使用含有光辉性颜料的基底涂布涂料并在所谓金属色涂膜的情况下采用,上述2涂2烘方式使用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其是包含以下工序1-1~1-4的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工序1-1:以底层涂料(X)涂装被涂物,在上述被涂物上形成未固化的底层涂膜的工序,工序1-2:对具有上述未固化的底层涂膜的被涂物,以基底涂布用的水性着色涂料(Y1)进行涂装,在其上形成未固化的基底涂布涂膜的工序,工序1-3:对具有上述未固化的底层涂膜与上述未固化的基底涂布涂膜的被涂物,用透明涂料(Z)进行涂装,在其上形成未固化的透明涂膜的工序,以及工序1-4:将上述未固化的底层涂膜、上述未固化的基底涂布涂膜以及上述未固化的透明涂膜进行加热、固化的工序;其特征在于,水性着色涂料(Y1)含有:含羟基的树脂(A)以及嵌段多异氰酸酯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24 JP 2012-0381621.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其是包含以下工序1-1~1-4的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工序1-1:以底层涂料(X)涂装被涂物,在上述被涂物上形成未固化的底层涂膜的工序,工序1-2:对具有上述未固化的底层涂膜的被涂物,以基底涂布用的水性着色涂料(Y1)进行涂装,在其上形成未固化的基底涂布涂膜的工序,工序1-3:对具有上述未固化的底层涂膜与上述未固化的基底涂布涂膜的被涂物,用透明涂料(Z)进行涂装,在其上形成未固化的透明涂膜的工序,以及工序1-4:将上述未固化的底层涂膜、上述未固化的基底涂布涂膜以及上述未固化的透明涂膜进行加热、固化的工序;其特征在于,水性着色涂料(Y1)含有:含羟基的树脂(A)以及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所述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具有选自由以下通式(I)表示的封端异氰酸酯基、以下通式(II)表示的封端异氰酸酯基、及以下通式(III)表示的封端异氰酸酯基所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封端异氰酸酯基;式中,R1为异丙基,R2、R4及R5独立地表示碳数1~12的烃基,且R3表示碳数1~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亚烷基;式中,R2、R3、R4及R5如上所述;式中,R2、R3、R4及R5如上所述,且R6为异丙基,所述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为具有以下通式(IV)表示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前体(b31)与以下通式(VI)表示的仲醇(b4)进行反应所制得;式中,R1如上所述;式中,R2、R3、R4及R5如上所述;或者,为具有以下通式(V)表示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前体(b32)与仲醇(b4)进行反应制得;式中,R6如上所述,且R7表示碳数1~12的烃基;而且所述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为具有亲水基团的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所述含羟基的树脂(A)为由核部和壳部构成的核壳型含羟基的丙烯酸系树脂,所述核部由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与1分子中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形成,所述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是具有(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单体。2.多层涂膜形成方法,其是包含以下工序2-1、2-2及2-3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工序2-1:以底层涂料(X)涂装被涂物,在上述被涂物上形成未固化的底层涂膜的工序,工序2-2:对具有上述未固化的底层涂膜的被涂物,以终饰层涂膜用的水性着色涂料(Y2)进行涂装,在其上形成未固化的终饰层涂膜的工序,以及工序2-3:将上述未固化的底层涂膜以及上述未固化的终饰层涂膜进行加热、固化的工序,其特征在于,水性着色涂料(Y2)含有:含羟基的树脂(A)以及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所述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具有选自由以下通式(I)表示的封端异氰酸酯基、以下通式(II)表示的封端异氰酸酯基、及以下通式(III)表示的封端异氰酸酯基所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封端异氰酸酯基;式中,R1为异丙基,R2、R4及R5独立地表示碳数1~12的烃基,且R3表示碳数1~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亚烷基;式中,R2、R3、R4及R5如上所述;式中,R2、R3、R4及R5如上所述,且R6为异丙基,所述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为具有以下通式(IV)表示的封端异氰酸酯基的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前体(b31)与以下通式(VI)表示的仲醇(b4)进行反应所制得;式中,R1如上所述;式中,R2、R3、R4及R5如上所述;或者,为具有以下通式(V)表示的封端异氰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仓稔中藪贵司山田祐辉小畑政示
申请(专利权)人: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