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家顺专利>正文

工艺纸件滚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39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一种工艺纸件滚压机,由一对手摇滚压轮,挟压被夹持于凹凸模具间的被加工纸件,而完成裁切、雕花、浮雕制程的机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涡轮涡杆组为传动机构的动作更确实、结构更精简、占空间更小的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放大机具尺寸时,仍可适用的机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中能更稳固、易操作的机具。一种工艺纸件滚压机,包括摇臂装置3、涡杆组4、滚压轮组5、吸盘装置6、握把15及工作台17,其特征在于:其传动装置由涡杆,涡轮组及锥齿轮所构成。(*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一种工艺纸件滚压机,由一对手摇滚压轮,挟压被夹持于凹凸模具间的被加工纸件,而完成裁切、雕花、浮雕制程的机具。
技术介绍
通常使用的工艺纸件滚压机,一般约为13公分宽,13公分高,11公分深,形体不大。而用来夹垫模具及被加工纸件以供滚压的塑料质折合垫板,长约5公分,宽约7公分,两页垫板厚度共约0.8公分。换言之,滚压轮的宽度约为8公分,上下两滚压轮空间约为0.8公分。另者,压纸模具一般宽6.5公分,长4.5公分,凹凸两片模具连带被加工纸件,外加载负凹凸两模具的合页夹,厚度约0.2~0.3公分;若是作裁切或雕花,一般使用的蚀刻刀模厚度约0.1公分,则加压垫片的厚度必须增加。为使手摇的入力达到滚压模具并加工纸件的目的,使用者系藉由多个齿轮的组合,一方面期待减轻旋摇力,一方面将顺时针旋转的手摇动力,转换为一对滚压轮以各自不同转向,将被加工模具夹页向前滚送。其间,一般以顺时针转动的手摇臂轴连动小径正齿轮,再传给较大直径的传动正齿轮成为反时针旋转,并以同体同心的小径正齿轮传动至与下滚压轮同体的大直径正齿轮,并连动下滚压轮成为顺时针旋转。而后,再藉由设于下滚压轮另一端的同体正齿轮,带动与上滚压轮同体的正齿轮同时连动上滚压轮,以达到上-->下滚压轮各以顺反时针不同方向转动,并向前压送模具折合垫片,同时完成被加工纸件的裁切、雕花、浮雕等动作。通常使用的工艺纸件滚压机因以正齿轮传动组转动上下滚压轮,而形成下述多样缺点:1.需使用多数且动作复杂的齿轮组。2.对形体不大的机具而言,齿轮组占据不小空间,大大增加机构设计的困难度。3.最大的致命缺点为:藉由下滚压轮将转动力传至该轮体的另一端,并用以转动另一上滚压轮,在传动上将产生效率上的不足。4.如果欲加大机具的尺寸,以便一次加工更多的被加工物,或大面积的被加工物,齿轮组的设计将遭遇技术上的限制与困难。另外,由于机具的形体及重量均不大,且入力的摇杆系设于机具的右外侧,工作时稳定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为排除上述工艺纸件滚压机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涡轮涡杆组为传动机构的动作更确实、结构更精简、占空间更小的传动装置。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放大机具尺寸时,仍可适用的机械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中能更稳固、易操作的机具。实际上申请人所提供的为可加工A4尺寸纸件的纸件滚压机。一种工艺纸件滚压机,包括摇臂装置3、涡杆组4、滚压轮组5、吸盘装置6、握把15及工作台17,其特征在于:其传动装置由涡杆,涡轮组及锥齿轮所构成。本技术主要由用以加工纸件的滚压机构,及促使机具于操作中更稳定的稳固装置两部份所构成。滚压机构实际上亦可称之为机-->芯,由入力的摇臂装置、传动的涡杆涡轮装置、及实施加工的滚压轮组件所构成。稳固装置则由外壳形成的握把、与隐设于机具底部的吸盘装置所构成。另为工作方便,外挂翼形工作台。滚压机构的摇臂装置、涡杆、涡轮装置及滚压轮组共三部份,均集中构建于由机架底座、机架顶板、左滚压轮壁与涡杆墙所形成的机芯架上。在左滚压轮壁与涡杆墙间装设上下滚压轮,左端借轴承组将滚压轮轴枢接于左滚压轮壁,右端借轴承将滚压轮轴枢接于涡杆墙(兼为右滚压轮壁),并穿过涡杆墙后设传动用的滚压轮涡轮。在涡杆墙,机架底座及机架顶板所构成的涡杆室内,藉由轴承将涡杆底端枢置于机架底座,而上端则借轴承组穿透并枢接于机架顶板,并固结转动用的涡杆顶锥齿轮。为使上下滚压轮以不同转向将被加工的模具夹页向前压送,在涡杆对应上下滚压轮涡轮的两处,设不同斜向的螺纹,并使两处相啮合。为设置入力的摇臂装置,于机架顶板的涡杆组室上方,设左右摇臂轴支撑座,并以轴承组在摇臂轴支撑座枢架一设有传动用摇臂轴锥齿轮的摇臂轴。而摇臂轴锥齿轮系与涡杆顶锥齿轮相啮合,而摇臂轴连接摇臂杆与手把,以供旋摇入力之用。据以上所述,本技术于操作时,当以人力转动摇臂,摇臂轴锥轮将带动涡杆顶锥齿轮同时驱动涡杆,并由涡杆上的两个斜齿纹转动上下滚压轴锥齿轮,而驱动上下滚压轮进行加工工作。使力区域集中于涡杆附近,动作精捷,使力集中,最大优点为机构简明,占空间小,完全消除以正齿轮传动的空间大,动作复杂的缺点。尤其遇到放大尺寸时,没有加大正齿轮直径引致功能与空间的困扰。本技术在外壳底座预留吸盘室,底部平贴一具有弹性的吸盘,并于该吸盘设一留有斜导沟吸盘升降担片,由一端枢接于底座,一端伸出设在底座的升降杆拨动口的升降杆,穿透升降担片的斜导-->沟,当左右拨动升降杆可升降吸盘,而产生吸力或释放吸力的作用。升降杆的长度恰好为藏于底座内,当拨动该杆时将藉由可以转动折合的升降杆拨柄加长,便于动作。本技术由于传动机构精简化,有足够的空间在外壳上留设整台机具的握把。当操作本技术时,底部藉由吸盘固定,左手握住握把,而以右手转动摇臂,则因传动使力的涡杆组等约在吸盘握把线及摇臂之间,动作极为稳定。另者,中型滚压机因加工件的面积较大,机具需要工作台,本技术同时提供外挂式的前后工作台,以便承接被滚压纸件模具夹的起落,工作台为外挂的附件,插挂于外壳的工作台插接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概貌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设有斜导沟升降担片的吸盘示意图附图标记:1   外壳        12  外壳前片13  外壳后片    14  外壳底座15  握把        16  吸盘室17  工作台      18  工作台插挂口2   机芯架      21  机架底座22  机架顶板    23  左滚压轮壁-->24  涡杆墙          3   摇臂装置31  摇臂手把        32  摇臂杆33  摇臂轴          34  右摇臂支撑座35  左摇臂支撑座    36  传动锥齿轮37  摇臂座          4   涡杆组41  涡杆座          42  涡杆顶板43  涡杆            44  上涡杆齿纹45  涡杆齿纹        46  涡杆顶齿锥齿轮5   滚压轮组        51  上滚压轮52  上滚压轮涡轮    53  下滚压轮54  下滚压轮涡轮    6   吸盘装置61  吸盘            62  吸盘升降担片63  斜导沟          64  升降杆65  拨动口          66  升降杆拨柄67  升降杆转动柱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图1为本技术的概貌示意图,由外壳前片12,外壳后片13及外壳底座14构成外观,并形成有重要构件的机具握把15,且外挂工作台17。机芯则由包括摇臂-->杆32、传动锥齿轮36等的摇臂装置,包括涡杆43、涡杆顶锥齿轮46等的传动涡杆组,包括下滚压轮53及下滚压轮涡轮54等的滚压轮组三个机构所构成,而外壳底座14下的吸盘装置,系由吸盘升降杆64的拨动完成吸放。机芯,如图2所示,入力、传动、出力三机构均设于机芯架上。机芯架由机架底座21、机架顶板22、左滚压轮壁23、涡杆墙24架构成十分坚固的机架,而该机架围绕成滚压轮室,机架底座21兼为涡杆座41,机架顶板22兼为涡杆室顶板42,同时兼为摇臂座37,即形成涡杆室及摇臂座。摇臂装置由右摇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艺纸件滚压机,包括摇臂装置(3)、涡杆组(4)、滚压轮组(5)、吸盘装置(6)、握把(15)及工作台(17),其特征在于:摇臂杆(32)连接同体设有传动锥齿轮(36)的摇臂轴(33),涡杆(43)固接涡杆顶锥齿轮(46),涡杆顶锥齿轮(46)与摇臂传动锥齿轮(36)啮合,在涡杆(43)杆身上对应上滚压轮涡轮(52)设上涡杆齿纹(44),对应下滚压轮涡轮(54)设下涡杆齿纹(45),上滚压轮(51)、下滚压轮(53)各固接上滚压轮涡轮(52)及下滚压轮涡轮(5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艺纸件滚压机,包括摇臂装置(3)、涡杆组(4)、滚压轮组(5)、吸盘装置(6)、握把(15)及工作台(17),其特征在于:摇臂杆(32)连接同体设有传动锥齿轮(36)的摇臂轴(33),涡杆(43)固接涡杆顶锥齿轮(46),涡杆顶锥齿轮(46)与摇臂传动锥齿轮(36)啮合,在涡杆(43)杆身上对应上滚压轮涡轮(52)设上涡杆齿纹(44),对应下滚压轮涡轮(54)设下涡杆齿纹(45),上滚压轮(51)、下滚压轮(53)各固接上滚压轮涡轮(52)及下滚压轮涡轮(5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纸件滚压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顺
申请(专利权)人:李家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