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锻造产品冲孔切边整形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0011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锻造产品冲孔切边整形的模具结构,上底板下通过螺丝连接有至少一个弹簧升缩杆,上底板下还设有冲头组传力板下通过螺丝固定有切边上模,传力板一侧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圆孔相配合使用的导柱,导柱下端通过螺丝固定于下底板,导柱外侧设有导套;传力板下通过螺丝固定有设有切边上模,切边上模两侧通过螺丝固定设有整形上模,下底板上通过螺丝固定有与整形切边冲孔上模配合使用的切边冲孔下模通过一套复合的模具完成锻件的三道工序切边、冲孔、整形的工作,可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工件变形等,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置提高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员,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锻造产品冲孔切边整形的模具结构,上底板下通过螺丝连接有至少一个弹簧升缩杆,上底板下还设有冲头组传力板下通过螺丝固定有切边上模,传力板一侧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圆孔相配合使用的导柱,导柱下端通过螺丝固定于下底板,导柱外侧设有导套;传力板下通过螺丝固定有设有切边上模,切边上模两侧通过螺丝固定设有整形上模,下底板上通过螺丝固定有与整形切边冲孔上模配合使用的切边冲孔下模通过一套复合的模具完成锻件的三道工序切边、冲孔、整形的工作,可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工件变形等,通过本技术的设置提高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员,设备,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专利说明】一种用于锻造产品冲孔切边整形的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结构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锻造产品冲孔切边整形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锻件如有加工孔,如齿轮类工件,一般会有三道工序:切边、冲孔和整形,如经过三道工序后,锻件的温度会逐渐降低,就不利于后续的(余温)热处理,且生产效率低,甚至可能会导致锻件报废或产品的二次加温,如若采用三工位更导致锻造成本的提高,且浪费自然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切边和冲孔整形一体的孔模具结构。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锻造产品冲孔切边整形的模具结构,包括上底板,传力板,下底板,切边上模,整形上模,弹簧伸缩杆,冲头组,切边冲孔下模,导柱,导套,所述冲头组为大冲头,小冲头和异形冲头,所述上底板下通过螺丝连接有至少一个弹簧升缩杆,所述弹簧升缩杆下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传力板,所述上底板下还设有冲头组,所述冲头组通过螺丝固定于上底板下,所述传力板下通过螺丝固定有切边上模,所述传力板一侧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圆孔相配合使用的导柱,所述导柱下端通过螺丝固定于下底板,所述导柱外侧设有导套;所述传力板下通过螺丝固定有设有切边上模,所述切边上模两侧通过螺丝固定设有整形上模,所述下底板上通过螺丝固定有与整形切边冲孔上模配合使用的切边冲孔下模。 所述冲头组长度小于弹簧伸缩杆。 所述冲头组和冲孔切边下模为垂直上下且对称设置。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一套复合的模具完成锻件的三道工序切边、冲孔、整形等三道工序的工作,可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工件变形等,通过本技术的设置提高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员,设备,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底板;2弹簧升缩杆;3传力板;4为切边上模;5整形上模;6切边冲孔下模;7下底板;8为导柱;9为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锻造产品冲孔切边整形的模具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底板1,传力板3,下底板7,切边上模4,整形上模5,弹簧伸缩杆2,冲头组,切边冲孔下模6,导柱8,导套9,其中冲头组采用大冲头,小冲头和异形冲头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换;上底板I下通过螺丝连接有至少一个弹簧升缩杆2,弹簧升缩杆2下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传力板2,在上底板I下压动作完成后弹簧升缩竿2可以将传力板3和上底板I恢复到原位置,弹簧升缩竿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添加,上底板I下还设有冲头组,冲头组通过螺丝固定于上底板I下,传力板3下通过螺丝固定有切边上模4,传力板3 —侧设有圆孔,在圆孔内设有圆孔10相配合使用的导柱8,在导柱8下端通过螺丝固定于下底板7上,导柱8外侧设有导套9 ;传力板3下通过螺丝固定有设有切边上模4,切边上模4在传力板3下压动作时,就爱那个切边上模4下压完成切边动作,切边上模4两侧通过螺丝固定设有整形上模5,可以在切边时完成整形动作,下底板7上通过螺丝固定有与整形切边冲孔上模配合使用的切边冲孔下模6。 如图1所示,冲头组长度小于弹簧伸缩杆2,在下压后当长度够时,冲头伸出在切边冲孔下模6的工件上进行冲孔,冲孔后传力板上升,冲头自动收回,弹簧伸缩杆2作用力将工件弹回;其中冲头组和冲孔切边下模6为垂直上下且对称设置,不会出现偏差。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一套复合的模具完成锻件的三道工序(切边、冲孔、整形)的工作,可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工件变形等,通过本技术的设置提高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员,设备,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锻造产品冲孔切边整形的模具结构,包括上底板,传力板,下底板,切边上模,整形上模,弹簧伸缩杆,冲头组,切边冲孔下模,导柱,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组为大冲头,小冲头和异形冲头,所述上底板下通过螺丝连接有至少一个弹簧升缩杆,所述弹簧升缩杆下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传力板,所述上底板下还设有冲头组,所述冲头组通过螺丝固定于上底板下,所述传力板下通过螺丝固定有切边上模,所述传力板一侧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圆孔相配合使用的导柱,所述导柱下端通过螺丝固定于下底板,所述导柱外侧设有导套;所述传力板下通过螺丝固定有设有切边上模,所述切边上模两侧通过螺丝固定设有整形上模,所述下底板上通过螺丝固定有与整形切边冲孔上模配合使用的切边冲孔下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锻造产品冲孔切边整形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组长度小于弹簧伸缩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锻造产品冲孔切边整形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组和冲孔切边下模为垂直上下且对称设置。【文档编号】B21D37/10GK203917606SQ201420220085【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专利技术者】徐杨顺 申请人:安徽拓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锻造产品冲孔切边整形的模具结构,包括上底板,传力板,下底板,切边上模,整形上模,弹簧伸缩杆,冲头组,切边冲孔下模,导柱,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组为大冲头,小冲头和异形冲头,所述上底板下通过螺丝连接有至少一个弹簧升缩杆,所述弹簧升缩杆下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传力板,所述上底板下还设有冲头组,所述冲头组通过螺丝固定于上底板下,所述传力板下通过螺丝固定有切边上模,所述传力板一侧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圆孔相配合使用的导柱,所述导柱下端通过螺丝固定于下底板,所述导柱外侧设有导套;所述传力板下通过螺丝固定有设有切边上模,所述切边上模两侧通过螺丝固定设有整形上模,所述下底板上通过螺丝固定有与整形切边冲孔上模配合使用的切边冲孔下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杨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拓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