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手刹支座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00008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5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手刹支座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板组件、位于下模板组件上方并可相对其做上下运动的上模板组件、以可做上下运动的方式安装在下模板组件上并用于供工件放置的反压板、固定在上模板组件上并与反压板呈相对设置的凸模、位于反压板一侧的凹模,所述工件上形成有辅助搭边,所述辅助搭边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反压板上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部,所述凹模在靠近反压板的一侧设有镶件,所述凹模、凸模和反压板的配合用于工件的弯曲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手刹支座孔位的变形,充分保证手刹支座底面的平整性,较好地实现手刹支座的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手刹支座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板组件、位于下模板组件上方并可相对其做上下运动的上模板组件、以可做上下运动的方式安装在下模板组件上并用于供工件放置的反压板、固定在上模板组件上并与反压板呈相对设置的凸模、位于反压板一侧的凹模,所述工件上形成有辅助搭边,所述辅助搭边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反压板上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部,所述凹模在靠近反压板的一侧设有镶件,所述凹模、凸模和反压板的配合用于工件的弯曲成型。本技术可有效避免手刹支座孔位的变形,充分保证手刹支座底面的平整性,较好地实现手刹支座的大批量生产。【专利说明】一种汽车手刹支座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钣金冲压成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手刹支座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如图1-2所示,为一款高端车型的汽车手刹支座,其结构上的强度非常高,具有几个方向上的弯曲成形,下部处于半封闭状态,且产品材料强度很高,抗拉强度Ob>520MPa,料厚为4mm。目前,均采用落料后直接对手刹支座进行弯曲成形,很容易造成手刹支座孔位变形,无法形成大批量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手刹支座成型模具,可有效避免手刹支座孔位的变形,较好地实现手刹支座的大批量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手刹支座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板组件、位于下模板组件上方并可相对其做上下运动的上模板组件、以可做上下运动的方式安装在下模板组件上并用于供工件放置的反压板、固定在上模板组件上并与反压板呈相对设置的凸模、位于反压板一侧的凹模,所述工件上形成有辅助搭边,所述辅助搭边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反压板上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部,所述凹模在靠近反压板的一侧设有镶件,所述凹模、凸模和反压板的配合用于工件的弯曲成型。 优选地,所述镶件的内侧面与工件形状相匹配;所述镶件为硬质合金镶件。 优选地,所述下模板组件上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反压板位于固定座的腔室内,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侧与反压板之间安装有止推块,所述固定座的后侧与反压板之间安装有挡块,所述反压板将凹模和挡块分隔在前后两侧。 优选地,所述止推块通过第一调整螺栓安装在固定座上。 优选地,所述凹模通过第二调整螺栓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挡块通过第三调整螺栓安装在固定座上。 优选地,所述上模板组件上插装有可相对其做上下运动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底端和下模板组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模板组件上穿插有可相对其做上下运动的反顶杆,所述反顶杆的顶端和反压板相连接,所述反顶杆的底端连接有气缸;所述反顶杆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凸模的侧壁设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下模板组件包括下模板机体、固定安装在下模板机体上方的垫板。 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通过在工件上设有辅助搭边,辅助搭边上设有定位孔,反压板上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部,凹模、凸模和反压板的配合用于工件的弯曲成型,辅助搭边、定位孔以及定位部的设置有效避免了工件由于凸模、凹模和反压板配合不当而造成孔位变形,凹模在靠近反压板的一侧设有镶件,有效避免了工件弯曲成型时拉花和开裂,较好地实现手刹支座的大批量生产;同时,镶件的内侧面与工件形状相匹配,镶件为硬质合金镶件,极大地提高了凹模的耐磨性及光洁度,进一步避免了工件弯曲成型时的拉花和开裂。另外,下模板组件上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反压板位于固定座的腔室内,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侧与反压板之间安装有止推块,所述固定座的后侧与反压板之间安装有挡块,所述反压板将凹模和挡块分隔在前后两侧,在止推块和挡块的作用下,有效防止工件在受到凸模的挤压下,发生侧向移动的现象。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弯曲冲压成型前的汽车手刹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弯曲冲压成型后的汽车手刹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其中,1、上模板组件;2、导杆;3、第一调整螺栓;4、固定座;5、下模板机体;6、止推块;7、反压板;8、反顶杆;9、工件;10、垫板;11、凸模;12、第二调整螺栓;13、第三调整螺栓;14、辅助搭边;15、挡块;16、凹模;17、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3-5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汽车手刹支座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板组件、位于下模板组件上方并可相对其做上下运动的上模板组件1、以可做上下运动的方式安装在下模板组件上并用于供工件9放置的反压板7、固定在上模板组件I上并与反压板7呈相对设置的凸模11、位于反压板7 —侧的凹模16,所述工件9上形成有辅助搭边14,所述辅助搭边14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反压板7上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部,所述凹模16在靠近反压板7的一侧设有镶件17,所述凹模16、凸模11和反压板7的配合用于工件9的弯曲成型。 本实施例通过在工件9上设有辅助搭边14,辅助搭边14上设有定位孔,反压板7上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部,凹模16、凸模11和反压板7的配合用于工件9的弯曲成型,辅助搭边14、定位孔以及定位部的设置有效避免了工件9由于凸模11、凹模16和反压板7配合不当而造成孔位变形,凹模16在靠近反压板7的一侧设有镶件17,避免了工件9弯曲成型时的拉花和开裂,较好地实现手刹支座的大批量生产。 优选地,所述镶件17的内侧面与工件形状相匹配;所述镶件17为硬质合金镶件 17,极大地提高了凹模16的耐磨性及光洁度,进一步避免了工件9弯曲成型时的拉花和开 m ? ο 另外硬质合金镶件17的数量可为多个,沿着工件9的横向方向等距排布。 优选地,所述下模板组件上安装有固定座4,所述反压板7位于固定座4的腔室内,所述固定座4的左右两侧与反压板7之间安装有止推块6,所述固定座4的后侧与反压板7之间安装有挡块15,所述反压板7将凹模16和挡块15分隔在前后两侧。在止推块6和挡块15的作用下,有效防止工件9在受到凸模11的挤压下,发生侧向移动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止推块6通过第一调整螺栓3安装在固定座4上。通过调整第一调整螺栓3,从而调整止推块6和凸模11、反压板7之间的间隙,以应对工件9的材料强度、厚度差异对弯曲冲压成形尺寸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凹模16通过第二调整螺栓12安装在固定座4上,所述挡块15通过第三调整螺栓13安装在固定座4上。通过调整第二调整螺栓12和第三调整螺栓13,从而调整工件9与凹模16、挡块15之间的间隙,以进一步应对工件9的材料强度、厚度差异对弯曲冲压成形尺寸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上模板组件I上插装有可相对其做上下运动的导杆2,所述导杆2的底端和下模板组件相连接。导杆2的设置,可方便上模板组件I的上下运动。 优选地,所述下模板组件上穿插有可相对其做上下运动的反顶杆8,所述反顶杆8的顶端和反压板7相连接,所述反顶杆8的底端连接有气缸;所述反顶杆8的数量为多个。反顶杆8的设置,可推动反压板7向上运动,多个反顶杆8的设置能够使得反压板7和凸模11强力压住工件9,减少了工件9的移动,达到工件9尺寸的稳定性。在实际加工成型中,反顶杆8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手刹支座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板组件、位于下模板组件上方并可相对其做上下运动的上模板组件、以可做上下运动的方式安装在下模板组件上并用于供工件放置的反压板、固定在上模板组件上并与反压板呈相对设置的凸模、位于反压板一侧的凹模,所述工件上形成有辅助搭边,所述辅助搭边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反压板上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部,所述凹模在靠近反压板的一侧设有镶件,所述凹模、凸模和反压板的配合用于工件的弯曲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华冠精冲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