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介质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9495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30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冷却介质喷射装置,防滴性、防尘性优异,且能够小型化,并且马达的热以及振动难以传递至外壳。将中空轴(11)插入于壳体(6),并利用轴承(12、13)支承为能够旋转,用O型环(14、15)密封旋转部分。将冷却介质从入口通路(19)经由喷嘴室(10)以及贯通孔(18)朝中空轴(11)的冷却介质通路(17)供给,并从安装于中空轴的前端部的喷嘴喷射。利用马达(4)使中空轴旋转而调整喷嘴的旋转角。在收纳马达(4)以及壳体(6)的外壳(2)的内壁形成肋(2B),从而在马达(4)以及壳体(6)与外壳(2)之间设置间隙(C)。利用间隙(C)使得马达(4)的热以及振动难以传递至外壳(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冷却介质喷射装置,防滴性、防尘性优异,且能够小型化,并且马达的热以及振动难以传递至外壳。将中空轴(11)插入于壳体(6),并利用轴承(12、13)支承为能够旋转,用O型环(14、15)密封旋转部分。将冷却介质从入口通路(19)经由喷嘴室(10)以及贯通孔(18)朝中空轴(11)的冷却介质通路(17)供给,并从安装于中空轴的前端部的喷嘴喷射。利用马达(4)使中空轴旋转而调整喷嘴的旋转角。在收纳马达(4)以及壳体(6)的外壳(2)的内壁形成肋(2B),从而在马达(4)以及壳体(6)与外壳(2)之间设置间隙(C)。利用间隙(C)使得马达(4)的热以及振动难以传递至外壳(2)。【专利说明】冷却介质喷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用于在使用机床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之际朝加工部位喷射冷却 介质的冷却介质喷射装置。
技术介绍
-般的,在使用机床进行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等机械加工的情况下,由于润滑、冷 却、切屑除去、熔敷防止等,难以一边朝加工部位供给冷却介质(切削油剂、磨削油剂等)一 边进行加工。在这样的机械加工中,从确保加工的稳定性、加工精度的观点出发,期望朝加 工部位适当地供给冷却介质。因此,在NC机床、加工中心等自动机床中,提出有各种根据加 工的进行而自动地调整冷却介质的喷射角度,由此朝加工部位适当地喷射冷却介质的冷却 介质喷射装置。在这种冷却介质喷射装置中,利用马达驱动喷射冷却介质的喷嘴,根据工具 的更换、机械加工的进行等调整喷嘴的位置、角度,由此朝加工部位正确地喷射冷却介质。 并且,对于冷却介质喷射装置,由于其暴露于通过机械加工产生的冷却介质的飞 沫、切屑的飞散中,因此对于驱动喷嘴的伺服马达、减速齿轮机构等要求具有充分的防滴性 以及防尘性,并且,由于需要设置于加工中心、NC机床等自动机床的有限的空间,因此期望 能够小型化。作为对应于这样的要求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冷却介质 喷射装置:将形成冷却介质的流路的中空轴连结于马达的输出轴而对其进行旋转驱动,并 将冷却介质喷射喷嘴与该中空轴一体化,由此能够实现提高了防滴性、防尘性且能够小型 化的冷却介质喷射装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2-228739号公报 对于冷却介质喷射装置,为了提高防滴性以及防尘性而将外壳密闭,并且,为了实 现小型化而减小外壳内的空间,因此马达的热会传递至外壳,外壳表面的温度容易上升。存 在操作人员在检修中等不经意地触碰到成为高温的外壳表面的情况,该情况成为问题。并 且,存在因马达工作时的振动而导致外壳发生共振,从而对喷嘴的喷射角度造成影响的顾 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滴性、防尘性 优异,能够小型化,并且难以将马达的热以及振动传递至外壳的冷却介质喷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技术提供一种冷却介质喷射装置, 该冷却介质喷射装置具备:喷射冷却介质的喷嘴;以及调整上述喷嘴的旋转角度的马达, 上述冷却介质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冷却介质喷射装置具备:壳体;中空轴,该中空轴 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液密地插入于上述壳体,且在内部形成有冷却介质通路;贯通孔,该贯通 孔设置于上述中空轴的侧壁;入口通路,该入口通路设置于上述壳体,且经由上述贯通孔与 上述冷却介质通路连通,以及外壳,该外壳收纳上述壳体以及上述马达,上述中空轴的一端 部和上述马达的输出轴配置在同轴上且连结在一起,上述马达和上述壳体被一体化,一体 化后的上述马达以及上述壳体由上述外壳经由弹性体支承,在上述壳体以及上述马达与上 述外壳之间形成有间隙。 技术方案2的技术所涉及的冷却介质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 1的结构中,在上述外壳侧、或者上述马达以及上述壳体侧设置有肋,该肋的至少一部分与 上述壳体以及上述马达侧、或者上述外壳侧抵接,从而形成有上述间隙。 根据技术方案1的技术所涉及的冷却介质喷射装置,能够小型化,并且能够 减少需要密封的部位从而能够提高防滴性以及防尘性。并且,壳体以及马达经由弹性体被 支承,且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马达的热以及振动难以传递至外壳。 根据技术方案2的技术所涉及的冷却介质喷射装置,借助肋在壳体以及马达 与外壳之间形成有间隙。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冷却介质喷射装置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参照图1对本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冷却介质喷射装置1是用于安装于NC钻床、NC 铣床、NC车床、加工中心等数控(NC)机床而朝加工部位喷射冷却介质的装置,在外壳2内 收纳活动喷嘴单元3以及马达4而一体化(单元化)。在外壳2内部的端部与活动喷嘴单 元4之间形成有传感器室5。 活动喷嘴单元3具备壳体6。壳体6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形形状,且贯通形成有由 中央部的中径孔7A、以及两端部的大径孔7B以及小径孔7C构成的阶梯状的开口部。具有 与小径孔7C相同直径的引导孔8A的引导部件8液密地嵌合于大径孔7B。贯通壳体6的中 空轴1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液密地插入于壳体6的小径孔7C以及引导部件8的引导孔8A。 由此,在壳体6的中径孔7A与中空轴11之间形成有入口室10。在中径孔7A与小径孔7C 之间的阶梯部、以及引导部件8的入口室10侧的端部形成有与入口室10相连的锥部7D、 8B。壳体6由合成树脂等适当的材料形成,且能够适当地实施减重。 中空轴11由与引导部件8邻接地嵌合于壳体6的大径孔7B的轴承12、和嵌合于 形成在壳体6的小径部7C侧的端部的轴承孔7E的轴承13支承为能够旋转。中空轴11与 壳体6的小径孔7C以及引导部件8的引导孔8A之间分别由0型环14、15密封。0型环14、 15设置有多个而形成多级密封。并且,壳体6与中空轴11之间由配置在小径孔7C与轴承 孔7E之间的0型环15A密封。并且,引导部件8与中空轴11之间有配置在引导孔8A与轴 承12之间的0型环14A密封。中空轴11通过传感器室5,并贯通设置于外壳2的端部的开 口 16朝外壳2的外部延伸。 在中空轴11形成有沿着其轴心延伸的冷却介质通路17,冷却介质通路17的一端 部在中空轴11的朝外壳2的外部延伸的前端部开口,且马达4侧的端部被堵塞。并且,在 中空轴11的侧壁贯通形成有使冷却介质通路17与入口室10连通的多个贯通孔18。在壳 体6的侧壁设置有与入口室10连通的入口通路19,入口通路19从壳体6突出,且贯通设置 于外壳2的侧壁的开口 20朝外壳2的外部延伸。 在中空轴11的马达4侧的端部形成有连结部21。与连结部21卡合的联轴器24 被压入于马达4的输出轴23。输出轴23的前端部贯通联轴器24而突出。中空轴11的连 结部21的前端部被对面切边而形成为凸状,且在中心部设置有接纳从联轴器24突出的输 出轴23的前端部的孔21A而形成为分叉状。联轴器24形成为具有接纳连结部21的形成 为凸状的前端部的槽部的凹形状。进而,借助连结部21与联轴器24的卡合在中空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介质喷射装置,该冷却介质喷射装置具备:喷射冷却介质的喷嘴;以及调整所述喷嘴的旋转角度的马达,所述冷却介质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喷射装置具备:壳体;中空轴,该中空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液密地插入于所述壳体,且在内部形成有冷却介质通路;贯通孔,该贯通孔设置于所述中空轴的侧壁;入口通路,该入口通路设置于所述壳体,且经由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冷却介质通路连通;以及外壳,该外壳收纳所述壳体以及所述马达,所述中空轴的一端部和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配置在同轴上且连结在一起,所述马达和所述壳体被一体化,一体化后的所述马达以及所述壳体由所述外壳经由弹性体支承,在所述壳体以及所述马达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荻原英之
申请(专利权)人:美蓓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