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039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装配领域,特别涉及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现有汽车门锁固定支架生产过程复杂,效率不高,质量难以控制。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包括第一站工位至第六站工位,第七站工位至第十二站工位,第一站工位用于将壳体放在工装上;第二站工位至第十一站工位用于组装零件及传输零件;第十二站工位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站工位至第六站工位通过旋转盘连接,所述第七站工位至第十二站工位通过带轮传送机构连接,所有工位的电气系统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简化了轿车门锁固定支架的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控制了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装配领域,特别涉及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现有汽车门锁固定支架生产过程复杂,效率不高,质量难以控制。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包括第一站工位至第六站工位,第七站工位至第十二站工位,第一站工位用于将壳体放在工装上;第二站工位至第十一站工位用于组装零件及传输零件;第十二站工位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站工位至第六站工位通过旋转盘连接,所述第七站工位至第十二站工位通过带轮传送机构连接,所有工位的电气系统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简化了轿车门锁固定支架的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控制了生产质量。【专利说明】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装配领域,特别涉及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
技术介绍
轿车门锁是一种安装在轿车车门及车体上,用于将轿车车门与车体锁紧的机构。 在目前众多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中生产汽车轿车门锁大多是中外合资或外商独 资企业,其配套的零件供应商大多为国外供应商,在竞争日夜激烈的市场推动下要求轿车 门锁生产企业寻求需要在国内开发合格的供应商,门锁固定支架即是国产化形势下推动的 零部件,一方面门锁固定支架由于精密度要求高,人工组装不可控因素多,质量不稳定;另 一方面,门锁固定支架零件多,结构复杂,检验比较复杂,人工很难区别轻微的不良,易导致 不良品流出。从而推动了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的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轿车门锁固定支架,人工组装效率低,良品率 低,且很难识别不良品。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一种 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机构包括第一站工位至第六站工位, 第二部分机构包括第七站工位至第十二站工位,第一站工位用于将壳体放在工装上;第二 站工位设置有振动盘,取料机构,用于将需装配的零件预装入壳体中;第三站工位设置有压 装机构,用于将第二站工位的零件完全装配到壳体中;第四站工位、第五站工位设置有振动 盘及取料机构,分别用于组装零件;第六站工位用于将零件移动至第七站工位;第七站工 位、第八站工位设置有振动盘和动作机构,用于组装零件;第九站工位用于预装零件;第十 站工位用于检测第九站工位的不良品;第十一站工位用于压装第十站工位的零件;第十二 站工位用于检测组装好的产品;所述第一站工位至第六站工位通过旋转盘连接,所述第七 站工位至第十二站工位通过带轮传送机构连接,所有工位的电气系统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 器连接。 第一站工位,把要装配的壳体放到工装上,其余每一个工位的工作均在可编程逻 辑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并在工作完成后通过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控制旋转盘、带轮 传送机构传送到下一工位,直至整个装配过程完成。 进一步地,第一站工位至第五站工位、第七站工位、第八站工位第十站工位设有探 测器,探测器用于检测该工位有没有组装到位,组装不到位时报错,并传输信息给PLC,PLC。 进一步地,还设有第十三站工位,所述第十三站工位和不合格品箱连接,第十三站 工位用于把前面工位PLC记录的不良品分选出来放置在不合格品箱。 进一步地,第六站工位、第十三站工位设有机械手,机械手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 制,第六站工位,机械手在PLC的控制下,把组装好的壳体零件转送到第七站工位,第十三 站工位的机械手用于分选组装好的零件。 进一步地,第七站工位、第八站工位设有切料机构,所述切料机构由可编程逻辑控 制器控制,且所述切料机构连接不合格品箱,在该两个工位,探测器探测到的不良品,PLC控 制切料机构自动分选该2个工位的不良品到不合格箱。 进一步地,第四站工位设有两个振动盘和两个取料机构,两个振动盘和两个取料 机构分别用于传送和组装不同的零件。 进一步地,第十二站工位设置有影像检测装置,影像检测装置全方位对组装好的 产品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影像检测装置包含有2个影像探头,分别从零件的上下两个位置探测。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机构和第二部分机构独立设置,由同一个PLC控制,可以独立 操作,互不影响。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设置于操作区周围的安全光栅,所述的安全光栅由可编程逻 辑控制器控制。安全光栅用于检测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异物进入,并传输信号到PLC,PLC控 制设备立即停止运转,并发出报警提示。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PLC自动控制简化了轿车门锁固定支架的生产过 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控制了生产质量,且通过影像检测装置检测,省去了人工检测,保证质 量,且提高了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0P01?0P13表示第一站工位?第十三站工位。 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结构为,包括 十三个站工位,十三站工位依次连接,其中第一站工位至第六站工位通过旋转盘连接,第七 站工位至第十三站工位通过带轮传送机构连接。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的所有操作 区口有安全光栅,在设备工作过程中如果有物体进入操作区,安全光栅探测到信号并传送 至PLC,设备立即停止运转并报警提示,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轿车门锁固定支架由壳体、锁扣缓冲块、销、弹簧片、中控过度杆弹簧、锁舌缓冲块 组成。 每个工位的工作内容说明如下: 0Ρ01-摆放左、右壳体; 0Ρ02-预装弹簧片; 0Ρ03-压装弹簧片到左、右壳体; 0Ρ04-装配左中控过渡弹簧到左壳体、装配右中控过渡弹簧到右壳体; 0Ρ05-装配锁舌缓冲块到左、右壳体; 0Ρ06-将左、右壳体零件转移到带轮传送机构; 0Ρ07-装配销至左锁扣缓冲块; 0Ρ08-装配销至右锁扣缓冲块; 0P09-预装左锁扣缓冲块组件到左壳体、右锁扣缓冲块组件到右壳体; 0P10-检测左锁扣缓冲块组件、右锁扣缓冲块组件是否预装; 0Ρ11-压装左锁扣缓冲块组件到左壳体、右锁扣缓冲块组件到右壳体; 0Ρ12-影像检测; 0Ρ13-抓取并分选零件。 本技术提供的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的工作流程如下: 0Ρ01站工位由操作工将左壳体、右壳体零件放在工装上,按动启动按钮,旋转盘由 分割器、减速机带动旋转,旋转盘将零件旋转至0Ρ02站工位;该0Ρ01站工位设置有探测器, 零件未完全放进工装时,探测器探测到信息,并传输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旋转盘不工作并 发出报警提示; 在0Ρ02站工位,需装配的弹簧片零件由振动盘将其送到固定工装中,两个取料机 构同时将两个弹簧片零件从固定工装中取出并将弹簧片零件预装入左、右壳体零件中,按 动启动按钮,旋转盘将零件旋转至0Ρ03站工位;该0Ρ02站工位设置有探测器,取料机构未 取出零件或零件从取料机构中脱落或零件放置位置不对时,探测器探测到信息,并传输给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停止工作并发出报警提示; 在0Ρ03站工位,压装机构将弹簧片零件压入左、右壳体中,按动启动按钮,旋转盘 将零件旋转至0Ρ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轿车门锁固定支架自动组装机,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机构包括第一站工位至第六站工位,第二部分机构包括第七站工位至第十二站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站工位用于将壳体放在工装上;所述的第二站工位设置有振动盘,取料机构,用于将需装配的零件预装入壳体中;所述的第三站工位设置有压装机构,用于将第二站工位的零件完全装配到壳体中;所述的第四站工位、第五站工位设置有振动盘及取料机构,分别用于组装零件;所述的第六站工位用于将零件移动至第七站工位;所述第七站工位、第八站工位设置有振动盘和动作机构,用于组装零件;       所述第九站工位用于预装零件;所述第十站工位用于检测第九站工位的不良品;所述第十一站工位用于压装第十站工位的零件;所述第十二站工位用于检测组装好的产品;所述第一站工位至第六站工位通过旋转盘连接,所述第七站工位至第十二站工位通过带轮传送机构连接,所有工位的电气系统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荣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运达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