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地轨车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8744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地轨车转向装置,其包括有圆形地坑及位于圆形地坑内的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上表面固定有轨道,其底面边缘处成90°固定有挡块且底面中心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减速电机,还包括有支撑架,地轨车及接近开关,所述支撑架包括有圆形框架及固定于圆形框架底面的支撑柱,所述圆形框架上表面边缘处固定有行程开关且设有滚珠,支撑架通过滚珠与圆形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的地轨车侧面固定有金属感应块,所述接近开关分别固定于圆形转盘轨道侧面及与其相垂直的轨道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通过增加接近开关及驱动装置来实现自动化转动,效率高且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对运输一些高温或危险性物品时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地轨车转向装置,其包括有圆形地坑及位于圆形地坑内的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上表面固定有轨道,其底面边缘处成90°固定有挡块且底面中心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减速电机,还包括有支撑架,地轨车及接近开关,所述支撑架包括有圆形框架及固定于圆形框架底面的支撑柱,所述圆形框架上表面边缘处固定有行程开关且设有滚珠,支撑架通过滚珠与圆形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的地轨车侧面固定有金属感应块,所述接近开关分别固定于圆形转盘轨道侧面及与其相垂直的轨道侧面。本技术结构通过增加接近开关及驱动装置来实现自动化转动,效率高且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对运输一些高温或危险性物品时更加安全。【专利说明】一种全自动地轨车转向装置
: 本技术涉及耐火材料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地轨车转向装 置。
技术介绍
: 在耐火砖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特别是在生产硅莫砖时,热处理这 道工序需要经过两个窑炉进行烧制,当从第一个窑炉中经初步热处理后需要再运至第二个 窑炉中进行进一步热处理,而由于车间长度限制,通常两个热处理窑炉并排分布,此时便需 要对放置于地轨车上的耐火砖进行转向后才能运送至相邻窑炉中,传统的地轨车转向装置 通常是需要人工进行推动后才能实现其转动,不仅效率低,工人工作强度高,而且也存在安 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全自动地轨车转向装置, 效率高且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对运输一些高温或危险性物品时更加安全。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种全自动地轨车转向装置,其包括有圆形地坑及位于圆形地坑内的圆形转盘, 所述圆形转盘上表面固定有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转盘底面边缘处成90°成型有两 个挡块且底面中心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减速电机,还包括有支撑架,地轨车及接近 开关,所述支撑架包括有圆形框架及固定于圆形框架底面的支撑柱,所述圆形框架上表面 边缘处固定有行程开关且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匀分布的滚珠,支撑架通过滚珠与圆形转 盘转动连接,所述的地轨车侧面固定有金属感应块,所述接近开关分别固定于圆形转盘轨 道侧面及与其相垂直的轨道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转盘未转动时其底面其中一个挡块位于行程开关侧面且压 住行程开关一侧开关按钮,其另一个挡块与压住行程开关处的挡块成逆时针方向90°夹 角,所述两个挡块与行程开关均在相同直径圆弧上且圆心也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的减速电机与支撑柱均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圆形地坑内的底面 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转盘位于地面上相互垂直的轨道的交点处,且圆形转盘上 的轨道与地面上相互垂直的轨道宽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的感应金属块位置与接近开关位置同侧。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地坑直径大于圆形转盘直径的5~20mm,且圆形地坑与圆形转 盘的圆心相同。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结构增加了驱动装置及接近开关,通过接近开关检测地轨车的位置来 实现圆形转盘的转动,整个装置能够全自动运行,效率高且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 对运输一些高温或危险性物品时更加安全,也降低人员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 图1为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 图中:1、圆形地坑;2、圆形转盘;3、挡块;4、转轴;5、减速电机;6、支撑架;7、地 轨车;8、接近开关;9、行程开关;10、金属感应块;61、圆形框架;62、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 如图1-2所示,一种全自动地轨车转向装置,其包括有圆形地坑1及位于圆形地坑 1内的圆形转盘2,所述圆形转盘2上表面固定有轨道,所述圆形转盘2底面边缘处成90° 成型有两个挡块3且底面中心固定有转轴4,所述转轴4连接有减速电机5,还包括有支撑 架6,地轨车7及接近开关8,所述支撑架6包括有圆形框架61及固定于圆形框架61底面 的支撑柱62,所述圆形框架61上表面边缘处固定有行程开关9且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匀 分布的滚珠,支撑架6通过滚珠与圆形转盘2转动连接,所述的地轨车7侧面固定有金属感 应块10,所述接近开关8为两个且分别固定于圆形转盘2上的轨道侧面及地面上与圆形转 盘2轨道相互垂直的轨道侧面。 具体地,所述的圆形转盘2未转动时其底面其中一个挡块3位于行程开关9侧面 且压住行程开关9 一侧开关按钮,其另一个挡块3与压住行程开关9处的挡块3成逆时针 方向90°夹角,所述两个挡块3与行程开关9均在相同直径圆弧上且圆心也相同。 具体地,所述的减速电机5与所述支撑柱62均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圆形地坑1内 的底面上。 具体地,所述的圆形转盘2位于地面上相互垂直的轨道的交点处,且圆形转盘2上 的轨道与地面上相互垂直的轨道宽度相同。 具体地,所述的感应金属块10位置与接近开关8位置同侧。 具体地,所述圆形地坑1直径大于圆形转盘2直径的5~20mm,且圆形地坑1与圆形 转盘2的圆心相同。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地轨车7在垂直轨道上运行至圆形转盘2内,地轨 车7侧面的金属感应块10经接近开关8检测后发出信号,使正转电路接通,减速电机5带 动转轴4顺时针旋转,从而圆形转盘2带动地轨车7旋转,当旋转至90°位置时,圆形转盘 2底面的挡块3旋转至行程开关9位置并碰触行程开关9按钮,从而使正转电路断开,此时 地轨车7已转至水平轨道并开始离开圆形转盘2,当地轨车7全部离开圆形转盘2后,地轨 车7侧面的金属感应块10经另一个接近开关8检测后发出信号,使反转电路接通,减速电 机5开始带动转轴4反转,圆形转盘2逆时针转动90°时,另一挡块3旋转至行程开关9按 钮的另一侧并碰触行程开关9按钮,此时反转电路断开,整个过程无需人员控制,实现全自 动转向,安全高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 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全自动地轨车转向装置,其包括有圆形地坑(1)及位于圆形地坑(1)内的圆形 转盘(2),所述圆形转盘(2)上表面固定有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转盘(2)底面边缘处 成90°成型有两个挡块(3)且底面中心固定有转轴(4),所述转轴(4)连接有减速电机(5), 还包括有支撑架(6),地轨车(7)及接近开关(8),所述支撑架(6)包括有圆形框架(61)及 固定于圆形框架(61)底面的支撑柱(62),所述圆形框架(61)上表面边缘处固定有行程开 关(9)且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匀分布的滚珠,支撑架(6)通过滚珠与圆形转盘(2)转动连 接,所述的地轨车(7)侧面固定有金属感应块(10),所述接近开关(8)为两个且分别固定于 圆形转盘(2)上的轨道侧面及地面上与圆形转盘(2)轨道相互垂直的轨道侧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地轨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转盘(2)未 转动时其底面其中一个挡块(3)位于行程开关(9)侧面且压住行程开关(9) 一侧开关按钮, 其另一个挡块(3)与压住行程开关(9)处的挡块(3)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地轨车转向装置,其包括有圆形地坑(1)及位于圆形地坑(1)内的圆形转盘(2),所述圆形转盘(2)上表面固定有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转盘(2)底面边缘处成90°成型有两个挡块(3)且底面中心固定有转轴(4),所述转轴(4)连接有减速电机(5),还包括有支撑架(6),地轨车(7)及接近开关(8),所述支撑架(6)包括有圆形框架(61)及固定于圆形框架(61)底面的支撑柱(62),所述圆形框架(61)上表面边缘处固定有行程开关(9)且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匀分布的滚珠,支撑架(6)通过滚珠与圆形转盘(2)转动连接,所述的地轨车(7)侧面固定有金属感应块(10),所述接近开关(8)为两个且分别固定于圆形转盘(2)上的轨道侧面及地面上与圆形转盘(2)轨道相互垂直的轨道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玉明钱其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盟友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