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粘稠物料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504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粘稠物料的反应釜,其包括釜体、安装在所述釜体上的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在釜体外部且位于其上端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相连接且穿设在所述釜体内的中心轴、至少两根固定在所述中心轴上的搅拌螺带,所述搅拌螺带关于所述中心轴呈中心对称分布,各个所述搅拌螺带与所述中心轴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强搅拌螺带的强度的横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搅拌螺带和横向板结合对物料进行搅拌,可以搅拌到釜体内各个位置的物料,使粘稠物料均匀混合,反应更加充分,从而提高用物料生产的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粘稠物料的反应釜,其包括釜体、安装在所述釜体上的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在釜体外部且位于其上端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相连接且穿设在所述釜体内的中心轴、至少两根固定在所述中心轴上的搅拌螺带,所述搅拌螺带关于所述中心轴呈中心对称分布,各个所述搅拌螺带与所述中心轴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强搅拌螺带的强度的横向板。本技术采用搅拌螺带和横向板结合对物料进行搅拌,可以搅拌到釜体内各个位置的物料,使粘稠物料均匀混合,反应更加充分,从而提高用物料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专利说明】适用于粘稠物料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机械搅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粘稠物料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搅拌装置的搅拌部件较为单一。如:CN01244677. 7公开了一种带 有组合式搅拌桨的气液或气液固多相搅拌反应釜,该反应釜的搅拌桨组合包括有上、下两 层桨,上层为上推式斜凹叶圆盘涡轮搅拌桨,下层为上翻式轴流型搅拌桨或斜叶涡轮搅拌 桨。CN200520022805. 2公开了一种顺丁橡胶聚合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的顶部设有搅拌 装置,搅拌装置包括向下垂直穿进釜体内中部的搅拌轴,位于所述釜体内的所述搅拌轴自 上而下分别设有多个搅拌桨,每个搅拌桨外侧面与釜体的内侧壁相配合,上下相邻的搅拌 桨的桨面彼此交错排列,所述釜体的底部设有底搅拌装置,底搅拌装置包括向上垂直穿进 釜体内下部的下搅拌轴,下搅拌轴的顶端设有多叶片的底搅拌桨。所述搅拌装置和底搅拌 装置分别采用调速电机拖动。上述单一的搅拌部件会导致固液混合物料反应过程中混合不 均匀,并继而导致反应产物中出现局部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影响生产出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粘稠物料且搅拌均匀充分的反应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粘稠物料的反 应釜,其包括釜体、安装在所述釜体上的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在釜体外部且 位于其上端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相连接且穿设在所述釜体内的中心轴、至 少两根固定在所述中心轴上的搅拌螺带,所述搅拌螺带关于所述中心轴呈中心对称分布, 各个所述搅拌螺带与所述中心轴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强搅拌螺带的强度的横向板。 优化的,所述中心轴的底端安装有桨叶。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桨叶上方的中心轴上套设有下轴承,所述釜体的底部固定连 接有底支撑,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地支撑通过下轴承相转动连接。 优化的,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釜体外部且位于其上端面上的顶支撑, 所述顶支撑呈圆台状,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顶支撑的上端,所述中心轴穿设与所述顶 支撑内,且通过多个上轴承与所述顶支撑相转动连接,所述上轴承均与分部在所述顶支撑 内部。 优化的,搅拌螺带有η个,横向板分为η组,每组横向板包括各搅拌螺带与中心轴 连接的一个横向板,同一组中的η个所述横向板均位于同一个垂直与中心轴的平面内,同 一个搅拌螺带上的横向板也位于同一个平行于中心轴平面内,且每个所述横向板均与所述 中心轴相垂直。 进一步地,上下位相邻两个横向板之间还连接有平行于中心轴的纵向板,所述纵 向板与所述釜体的内壁距离为20?22mm。 更进一步地,各所述横向板上固定有呈发散状的辅助刮刀。 toon]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搅拌螺带和横向板结合对物料进行 搅拌,可以搅拌到釜体内各个位置的物料,使粘稠物料均匀混合,反应更加充分,从而提高 用物料生产的产品的质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附图中:1、釜体;2、驱动电机;3、中心轴;4、搅拌螺带;5、横向板;6、桨叶;7、底支 撑;8、顶支撑;9、手孔;10、出料口;11、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下详细描述: 本反应釜适用于搅拌粘稠物料,如图1所示,它包括釜体1、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 括驱动电机2、减速机、中心轴3、搅拌螺带4、横向板。 釜体1的上端连接有两个相对称设置的手孔9以及呈圆台状中空的顶支撑8,其下 端连接有支撑脚11,驱动电机2安装在顶支撑8的顶部,减速机安装在顶支撑8的内部,中 心轴3位于顶支撑8内部且穿设在釜体1内,中心轴3位于顶支撑8内部的部分通过轴承 与顶支撑8相转动连接。 搅拌螺带4连接在中心轴3位于釜体1内部的部分上,搅拌螺带4可以有多个,所 有搅拌螺带4关于所述中心轴3呈中心对称分布,各个所述搅拌螺带4与所述中心轴3之 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强搅拌螺带4的强度的横向板5。 若搅拌螺带4有η个,横向板5则分为η组,每组横向板5包括各搅拌螺带4与中 心轴3连接的一个横向板5,同一组中的η个所述横向板5均位于同一垂直与中心轴3的 平面内,同一个搅拌螺带4上的横向板5也位于同一个平行于中心轴3平面内,且每个所述 横向板5均与所述中心轴3相垂直。上下位相邻两个横向板5之间还连接有平行于中心轴 3的纵向板,所述纵向板与所述釜体1的内壁距离为20?22mm。各所述横向板5上固定有 呈发散状的辅助刮刀(纵向板和辅助刮刀图中未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搅拌螺带4有两个, 同一组横向板5共线。由于与搅拌螺带4与中心轴3之间连接有横向板5不仅增强了搅拌 螺带4的强度,而且增加了搅拌部件覆盖的面积;在上下位相邻两个横向板5之间设置纵向 板,在各所述横向板5上设置辅助刮刀,进一步提高了搅拌部件覆盖的面积,保证物料在釜 体1内能得到充分得搅拌,混合均匀。 所述中心轴1的底端安装有桨叶6。位于所述桨叶6上方的中心轴上套设有下轴 承,所述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支撑7,所述中心轴3与所述地支撑7通过下轴承相转 动连接。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技术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适用于粘稠物料的反应釜,其包括釜体(1)、安装在所述釜体(1)上的搅拌装 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在釜体(1)外部且位于其上端的驱动电机(2)、与所述驱动电 机的转轴相连接且穿设在所述釜体(1)内的中心轴(3)、至少两根固定在所述中心轴(3)上 的搅拌螺带(4),所述搅拌螺带(4)关于所述中心轴(3)呈中心对称分布,其特征在于:各个 所述搅拌螺带(4)与所述中心轴(3)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强搅拌螺带(4)的强度的横向 板(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粘稠物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1)的底 端安装有桨叶(6)。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粘稠物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桨叶(6)上 方的中心轴上套设有下轴承,所述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支撑(7),所述中心轴(3) 与所述底支撑(7)通过下轴承相转动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粘稠物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还包 括安装在所述釜体(1)外部且位于其上端面上的顶支撑(8),所述顶支撑(8)呈圆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粘稠物料的反应釜,其包括釜体(1)、安装在所述釜体(1)上的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在釜体(1)外部且位于其上端的驱动电机(2)、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相连接且穿设在所述釜体(1)内的中心轴(3)、至少两根固定在所述中心轴(3)上的搅拌螺带(4),所述搅拌螺带(4)关于所述中心轴(3)呈中心对称分布,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搅拌螺带(4)与所述中心轴(3)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强搅拌螺带(4)的强度的横向板(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洪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新世纪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