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窑烘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7796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灰窑烘窑装置,其结构包括助燃气体管、输油管、雾化喷头、防风罩以及蓄能装置;输油管置于助燃气体管内部,并分别设置有截止阀,便于控制助燃气体及燃油进入量;助燃气体管与外置气源连接,保证燃油燃烧充分;输油管、雾化喷头依次连接,输油管与外置油泵和电机依次连接,保证燃油稳定输送到雾化喷头;助燃气体管与输油管分别设置减压装置,防止管内压力过大;雾化喷头前端设置防风罩及蓄能装置,可在较低窑温环境下进行点火作业,避免火焰时常熄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抗风吹性能好,燃烧火焰稳定,节约燃油,一次点火成功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石灰窑烘窑装置,其结构包括助燃气体管、输油管、雾化喷头、防风罩以及蓄能装置;输油管置于助燃气体管内部,并分别设置有截止阀,便于控制助燃气体及燃油进入量;助燃气体管与外置气源连接,保证燃油燃烧充分;输油管、雾化喷头依次连接,输油管与外置油泵和电机依次连接,保证燃油稳定输送到雾化喷头;助燃气体管与输油管分别设置减压装置,防止管内压力过大;雾化喷头前端设置防风罩及蓄能装置,可在较低窑温环境下进行点火作业,避免火焰时常熄灭;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抗风吹性能好,燃烧火焰稳定,节约燃油,一次点火成功率高等优点。【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石灰窑烘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石灰窑中低温烘窑阶段的烘 窑装置。 一种石灰宮拱宮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新建或大中修完毕的石灰窑,内部砌筑有较多的耐火材料,开车前,需要按照 耐火材料烘干的工艺要求,对窑炉进行缓慢加热,逐渐排除耐火材料内部的水分及其他挥 发性物质,以增加窑内结构强度,延长窑炉的使用寿命;对于窑炉的烘窑作业,烘窑加热不 能太快,若加热太快,耐火材料极易因高温膨胀出现裂纹和脱落等损坏,影响窑炉正常生产 运行。 在石灰窑烘窑过程中,国内外企业通常采用燃烧柴油的方式,为石灰窑蓄积热能, 待窑温达到一定的温度时,通过点燃窑内喷枪喷射的煤粉,继续为石灰窑蓄积热能;石灰窑 蓄热烘窑阶段,应严格按照耐火材料烘干工艺要求的时间和温度曲线进行控制,保证点火 初期(72小时内)石灰窑内环境温度控制在120°C?150°C之间;而现有国外技术提供的点 火烘窑装置,使用前需保证窑内环境温度大于220°C,若低于这个温度,柴油在窑膛不能很 好的点燃,或火焰的波动较大,极易被助燃风吹灭,窑温不能稳定控制,给烘窑作业带来较 多的不便。 目前,国内一些厂家使用的烘窑点火装置结构复杂,在烘窑点火初期,因窑内初始 温度较低,如果烘窑装置控制不当,火焰极易熄灭,耗时较长且增加了燃料消耗,伴随出现 窑内结焦、冒黑烟等现象,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中国专利201220271664. 8提供的一种煤粉点火器,该点火器的组合管体前端安 装有分流体、导流板的预混室,仅限于采用燃气作为燃料点燃煤粉蓄热烘窑;中国专利ZL 200820123612. X提供的一种烘窑器,使用主燃气和伴燃气分别供气,通过主、伴燃火焰同时 燃烧的方法蓄热烘窑,无助燃气体供给,随着燃气燃烧,窑膛内助燃气体不足会导致燃烧不 充分或火焰时常熄灭,降低烘窑效率,且主燃气和伴燃气蓄积在窑炉内,给二次点火作业带 来危险,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国内外在石灰窑烘窑装置方面技术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石灰窑 烘窑装置,使用燃油作为燃料蓄热烘窑,同时解决了较低窑温环境下的烘窑作业,提高烘窑 效率,降低烘窑成本。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石灰窑烘窑装置,由助燃气体管、输油管、雾化喷头、防风 罩以及蓄能装置连接组成;所述的输油管置于助燃气体管内部;所述输油管一端设置雾化 喷头伸入到防风罩形成的空腔中。 所述蓄能装置可在窑内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点火烘窑作业。 所述蓄能装置形状为立体几何形状,具体可为柱体、锥体、球体;柱体可为圆柱和 棱柱;锥体可为圆锥体和棱锥体,成本较低,易于选择。 所述助燃气体管与所述的输油管分别设置截止阀,可根据火焰大小,随时调节助 燃气体及燃油输送量,稳定燃烧火焰。 所述助燃气体管与所述的输油管分别设置减压装置,可随时调整管内压力,防止 助燃气体管与输油管内压力过大。 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风罩处设置蓄 能装置,解决了较低窑温环境下点火困难、火焰时常熄灭需重复点火作业、浪费燃料、烘窑 耗时长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抗风吹性能好,可实现蓄热燃烧火焰稳定,燃油在窑 内燃烧充分,提高烘窑效率,降低烘窑成本,一次点火成功率高等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助燃气体管,2输油管,3雾化喷头,4防风罩,5蓄能装置,6截止阀,7减 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石灰窑烘窑装置,由助燃气体管1、输油管2、雾化喷 头3、防风罩4以及蓄能装置5连接组成;输油管2置于助燃气体管1内部,并分别设置有截 止阀6,便于控制助燃气体及燃油进入量;输油管2 -端设置雾化喷头伸入到防风罩4形成 的空腔中;助燃气体管1与输油管2分别设置减压装置7,用以调整管内压力;防风罩4处 设置蓄能装置5,即使窑内环境温度较低,也能顺利实现点火作业;蓄能装置5形状为立体 几何形状,具体可为柱体、锥体、球体;柱体可为圆柱和棱柱;锥体可为圆锥体和棱锥体。 石灰窑烘窑装置的使用方法是:助燃气体管1连接外置气源,输油管2与外置油泵 连接,适度打开助燃气体管及输油管截止阀6,燃油经雾化喷头3雾化后,人工初次点燃雾 化后燃油,根据火焰大小调节助燃气体管1和输油管2上的截止阀6开度,控制燃油和助燃 气体输送量;若助燃气体管或输油管内压力过大,减压装置将自动打开泄压,保证燃烧过程 稳定;待燃烧火焰稳定后,打开石灰窑窑膛煤粉喷枪向窑膛喷入煤粉,火焰点燃煤粉进行烘 窑作业;当窑膛温度升高至工艺要求温度时,关闭助燃气体管1及输油管2上的截止阀6, 停止输送燃油及助燃气体,取出烘窑装置,中低温烘窑阶段蓄热烘窑结束;以日产600吨石 灰窑为例,原来石灰窑中低温烘窑阶段烘窑一次需要柴油20?22吨,采用该石灰窑烘窑装 置后,解决了较低窑温环境下点火困难,火焰时常熄灭需重复点火作业带来的燃料损耗,现 仅需柴油11?12吨,节省柴油9?10吨,降低了点火烘窑成本,该套装置抗风吹性能好, 燃烧火焰稳定,烘窑温度实现稳定控制;此外,窑内点火环境温度最低可控制在94°C,可很 好地满足耐火材料烘干的工艺要求。 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 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石灰窑烘窑装置,由助燃气体管、输油管、雾化喷头、防风罩以及蓄能装置连接 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置于助燃气体管内部,输油管一端设置雾化喷头伸入到防 风罩形成的空腔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窑烘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风罩处设置有蓄能装 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窑烘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蓄能装置形状为立体几 何形状。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窑烘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助燃气体管与所述的输 油管分别设置截止阀。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窑烘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助燃气体管与所述的输 油管分别设置减压装置。【文档编号】F23D11/36GK203907601SQ201420226598【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专利技术者】安志明, 张立, 李明志, 倪宝明, 马兵建, 于国栋, 刘万峰, 李宏刚, 宋斌 申请人: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天辰化工有限公司, 天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灰窑烘窑装置,由助燃气体管、输油管、雾化喷头、防风罩以及蓄能装置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置于助燃气体管内部,输油管一端设置雾化喷头伸入到防风罩形成的空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志明张立李明志倪宝明马兵建于国栋刘万峰李宏刚宋斌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天辰化工有限公司天能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