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包括机构运行系统、钢结构系统、吊具装置和钢丝缠绕系统,机构运行系统包括起升机构、变幅机构、旋转机构和行走机构,吊具装置包括吊钩和储缆框,吊钩下端悬挂电磁吸盘或电动液压多瓣抓斗,储缆框用于存放电磁吸盘或电动液压多瓣抓斗的动力电缆;钢丝缠绕系统由单根起升钢丝绳通过平衡滑轮缠绕于钢丝绳卷筒上,平衡滑轮位于象鼻梁头部。只采用了一套起升机构,减少了成本投入;采用一根钢丝绳,在象鼻梁头部采用了摆动式平衡滑轮,这样使左右钢丝绳受力得到平衡;吊钩改单一普通吊钩为多功能吊钩并带储缆框;司机室抬高扩大视野。(*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多功能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包括机构运行系统、钢结构系统、吊具装置和钢丝缠绕系统,机构运行系统包括起升机构、变幅机构、旋转机构和行走机构,吊具装置包括吊钩和储缆框,吊钩下端悬挂电磁吸盘或电动液压多瓣抓斗,储缆框用于存放电磁吸盘或电动液压多瓣抓斗的动力电缆;钢丝缠绕系统由单根起升钢丝绳通过平衡滑轮缠绕于钢丝绳卷筒上,平衡滑轮位于象鼻梁头部。只采用了一套起升机构,减少了成本投入;采用一根钢丝绳,在象鼻梁头部采用了摆动式平衡滑轮,这样使左右钢丝绳受力得到平衡;吊钩改单一普通吊钩为多功能吊钩并带储缆框;司机室抬高扩大视野。【专利说明】多功能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四连杆门座式起重机是码头前沿散货及件杂货主要的接卸设备,由于其结构简 单、作业范围大及造价成本低等优势一直受到用户的青睐,随着各大港口、码头的货物种类 的多样化,为满足多物料卸货功能的实现,就要求能满足安装多种吊具的要求及相应的运 转机构,特别是钢厂码头尤其需要满足装卸废钢及成品的要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 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它能满足安 装多种吊具的要求。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包括机构运行系统、钢结构系统、吊具装置和钢丝缠 绕系统,所述机构运行系统包括起升机构、变幅机构、旋转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起升机构 和旋转机构均安装于机器房内,所述变幅机构安装于变幅平台上,所述旋转机构沿旋转中 心线对称布置; 所述钢结构系统包括臂架系统、平衡系统、上转柱、转盘、门架结构、机器房、防风 拉索和锚定装置,所述臂架系统由象鼻梁、臂架及大拉杆组成,所述象鼻梁、臂架及大拉杆 之间通过铰轴连接,所述臂架根部铰点与上转柱铰接,所述大拉杆另一端与上转柱头部支 座铰接,所述上转柱下部焊接于转盘上,所述上转柱头部支座上还铰接有平衡系统,所述平 衡系统包括对重平衡梁、对重拉杆和臂架,所述对重平衡梁、对重拉杆和臂架铰接,所述转 盘与门架结构通过回转齿圈连接,所述门架结构上设有防风拉索,所述行走机构上设有锚 定装置; 所述吊具装置包括吊钩和储缆框,所述吊钩下端悬挂电磁吸盘或电动液压多瓣抓 斗,所述储缆框用于存放电磁吸盘或电动液压多瓣抓斗的动力电缆; 所述钢丝缠绕系统由单根起升钢丝绳通过平衡滑轮缠绕于钢丝绳卷筒上,所述平 衡滑轮位于象鼻梁头部; 所述司机室安装于鹤颈支架上。 所述起升机构由电机、减速器、联轴器、制动器、钢丝绳卷筒和支承座组成,所述电 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一端连接,所述减速器上带有制动器,所述减速器另一端与钢丝绳 卷筒连接,所述钢丝绳卷筒固定于支承座上。 所述行走机构由四组八轮台车构成。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布置紧凑、简单合理、性价比高。与传统机型相比如 下:只采用了一套起升机构,减少了一套起升机构,减少了成本投入;采用一根钢丝绳,在 象鼻梁头部采用了摆动式平衡滑轮,这样使左右钢丝绳受力得到平衡;吊钩改单一普通吊 钩为多功能吊钩并带储缆框;司机室抬高扩大视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房布置示意图。 图3起升钢丝绳缠绕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吊钩装置电动液压多瓣抓斗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吊钩装置电动电磁吸盘示意图。 其中:1、起升机构,2、变幅机构,3、旋转机构,4、行走机构,5、电缆卷筒,6、吊钩,7、 回转齿圈,8、臂架系统,9、平衡系统,10、上转柱,11、转盘,12、门架结构,13、机器房,14、钢 丝绳卷筒,15、支承座,16、防风拉索,17、制动器,18、司机室,19、储缆框,20、钢丝缠绕系统, 21、锚定装置,22、电机,23、电磁吸盘,24、电动液压多瓣抓斗,25、变幅平台,26、象鼻梁,27、 臂架,28、大拉杆,29、上转柱头部支座,30、对重拉杆,31、对重平衡梁,32、鹤颈支架,33、减 速器,34、联轴器,35、钢丝绳,36、平衡滑轮,37、钢丝绳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 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至5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包括机构运行系统、 钢结构系统、吊具装置和钢丝缠绕系统,机构运行系统包括起升机构1、变幅机构2、旋转机 构3和行走机构4,起升机构1和旋转机构3均安装于机器房13内,变幅机构2安装于变幅 平台25上,旋转机构3沿旋转中心线对称布置;钢结构系统包括臂架系统8、平衡系统9、上 转柱10、转盘11、门架结构12、机器房13、防风拉索16和锚定装置21,臂架系统8由象鼻 梁26、臂架27及大拉杆28组成,象鼻梁26、臂架27及大拉杆28之间通过铰轴连接,臂架 27根部铰点与上转柱10铰接,大拉杆28另一端与上转柱头部支座29铰接,上转柱10下 部焊接于转盘11上,上转柱头部支座29上还铰接有平衡系统9,平衡系统9包括对重平衡 梁31、对重拉杆30和臂架27,对重平衡梁31、对重拉杆30和臂架27铰接,转盘11与门架 结构12通过回转齿圈7连接,门架结构12上设有防风拉索16,行走机构4上设有锚定装置 21,防风拉索16和锚定装置21能保证整机在非工作状态下能保持稳定;吊具装置包括吊钩 6和储缆框19,吊钩6下端悬挂电磁吸盘23或电动液压多瓣抓斗24,储缆框19用于存放 电磁吸盘23或电动液压多瓣抓斗24的动力电缆,储缆框19安装于吊钩6上提供了吊具在 上下过程中的动力电缆的存储功能;钢丝缠绕系统20由单根起升钢丝绳35通过平衡滑轮 36缠绕于钢丝绳卷筒37上,起升倍率为2,平衡滑轮36位于象鼻梁26头部;司机室18安 装于鹤颈支架32上,视线很好的提高。 起升机构由电机22、减速器33、联轴器34、制动器17、钢丝绳卷筒14和支承座15 组成,电机22通过联轴器34与减速器33 -端连接,减速器33上带有制动器17,减速器33 另一端与钢丝绳卷筒14连接,钢丝绳卷筒14固定于支承座15上。 行走机构4由四组八轮台车构成。八套驱动机构,轮压32吨。行走机构4上方的 电缆卷筒5主要满足整机主电源电缆运行长度的卷取。 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其结构新颖、制造简单、功能多样而明了且性价比高的,其主 要参数为:额定起重量35吨、变幅幅度10?35米、起升高度轨上20米轨下12米、轨距18 米基距12米、起升速度30?55米/分、变幅速度40米/分、旋转速度1. 2转/分、大车行 走20米/分,整机重量430吨。 (1)、原来该传统机型都是采用两套起升机构来满足传统机械双颚瓣抓斗的起升 和开闭动作,该抓斗形式只能满足散货的装卸要求,本机只采用了一套起升机构,减少了一 套起升机构,减少了成本投入,经济性较好,起升钢丝绳缠绕采用了 2倍率,使减速器的选 型比较合理经济(见附图2); (2)、钢丝绳缠绕系统(见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包括机构运行系统、钢结构系统、吊具装置和钢丝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运行系统包括起升机构(1)、变幅机构(2)、旋转机构(3)和行走机构(4),所述起升机构(1)和旋转机构(3)均安装于机器房(13)内,所述变幅机构(2)安装于变幅平台(25)上,所述旋转机构(3)沿旋转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钢结构系统包括臂架系统(8)、平衡系统(9)、上转柱(10)、转盘(11)、门架结构(12)、机器房(13)、防风拉索(16)和锚定装置(21),所述臂架系统(8)由象鼻梁(26)、臂架(27)及大拉杆(28)组成,所述象鼻梁(26)、臂架(27)及大拉杆(28)之间通过铰轴连接,所述臂架(27)根部铰点与上转柱(10)铰接,所述大拉杆(28)另一端与上转柱头部支座(29)铰接,所述上转柱(10)下部焊接于转盘(11)上,所述上转柱头部支座(29)上还铰接有平衡系统(9),所述平衡系统(9)包括对重平衡梁(31)、对重拉杆(30)和臂架(27),所述对重平衡梁(31)、对重拉杆(30)和臂架(27)铰接,所述转盘(11)与门架结构(12)通过回转齿圈(7)连接,所述门架结构(12)上设有防风拉索(16),所述行走机构(4)上设有锚定装置(21);所述吊具装置包括吊钩(6)和储缆框(19),所述吊钩(6)下端悬挂电磁吸盘(23)或电动液压多瓣抓斗(24),所述储缆框(19)用于存放电磁吸盘(23)或电动液压多瓣抓斗(24)的动力电缆;所述钢丝缠绕系统(20)由单根起升钢丝绳(35)通过平衡滑轮(36)缠绕于钢丝绳卷筒(37)上,所述平衡滑轮(36)位于象鼻梁(26)头部;司机室(18)安装于鹤颈支架(3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华,钱霞东,汪道愚,沈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隆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