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338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绕线机,包含走线架、机架、绕线装置和工位旋转装置;所述工位旋转装置可回转地设置在机架的前端,绕线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后端,走线架设置在靠近机架后端的位置上;所述工位旋转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沿工位旋转装置周向分布的绕线模具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工位绕线机,由走线架、绕线装置和工位旋转装置上的多个绕线模具组件构成完整的自动绕线机构,由于工位旋转装置的可旋转设置,当在一个绕线模具组件绕完之后,工位旋转装置可转动使下一个工位与绕线装置相配合继续绕制,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绕线机,包含走线架、机架、绕线装置和工位旋转装置;所述工位旋转装置可回转地设置在机架的前端,绕线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后端,走线架设置在靠近机架后端的位置上;所述工位旋转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沿工位旋转装置周向分布的绕线模具组件;本技术的多工位绕线机,由走线架、绕线装置和工位旋转装置上的多个绕线模具组件构成完整的自动绕线机构,由于工位旋转装置的可旋转设置,当在一个绕线模具组件绕完之后,工位旋转装置可转动使下一个工位与绕线装置相配合继续绕制,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专利说明】一种多工位绕线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绕线机,特别是一种多工位绕线机。
技术介绍
定子线圈是三相电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传统三相电机的线圈主要通过手工绕 制,将线圈绕制在模具上,然后再卸模,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浪费大量人力,而且绕制的 圈数精度较差;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人们研制了各种定子线圈绕线机,但这些绕线机都只有 一个绕线工位,在同一个工位上重复绕制、脱模的过程,加工效率依然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工位绕线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绕线机,包含走线 架、机架、绕线装置和工位旋转装置;所述工位旋转装置可回转地设置在机架的前端,绕线 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后端,走线架设置在靠近机架后端的位置上;所述工位旋转装置上设置 有多个沿工位旋转装置周向分布的绕线模具组件。 优选的,所述走线架上设置有转向组件、横向稳线装置、断线保护装置和过线板; 所述转向组件和过线板分别设置在走线架的前后两端,横向稳线装置和断线保护装置设置 在转向组件和过线板之间;所述转向组件有多个,多个转向组件在同一水平面上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绕线装置包含绕线臂组件、滑动线管、滑动连接块和固定线管;所述 固定线管固定,滑动连接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线管上;所述滑动线管的一端可回转地连 接在滑动连接块上,滑动线管的另一端与绕线臂组件相连接,滑动线管与固定线管相连通; 所述滑动线管上设置有线管转动驱动装置,滑动连接块上设置有线管滑动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滑动线管在靠近绕线臂组件处设置有滑动三角架;所述线管转动驱 动装置为带传动机构,线管滑动驱动装置为丝杆传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绕线臂组件包含连接臂和绕线杆;所述连接臂的中部设置有线孔,连 接臂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绕线杆有两个,两个绕线杆的后端分别设置在连接臂 两侧的连接孔上,每个绕线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走线块;所述走线块中设置有滑轮,靠近绕线 杆前端的走线块上设置有出线口。 优选的,所述工位旋转装置中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相应的轴承、转轴固定座 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工位旋转装置上还设置有锁定孔,锁定孔处设置有相应的锁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绕线模具组件包含脱模缸、固定板以及沿固定板的中心对称地设置 在固定板两侧的滑板、绕线模具、模具调节装置和脱模连接块;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工位旋转 装置上,滑板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板上,绕线模具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板上;所述脱模缸固 定,脱模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脱模缸的伸缩端和滑板铰接;所述模具调节装置设置在滑板 和绕线模具上。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在靠近工位旋转装置处设置有理线装置;所述理线装置包含 固定架和沿坚直方向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上设置有理线 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技术方案的多工位绕线机,由走线架、绕线装置和工位旋转装置上的多个 绕线模具组件构成完整的自动绕线机构,由于工位旋转装置的可旋转设置,当在一个绕线 模具组件绕完之后,工位旋转装置可转动使下一个工位与绕线装置相配合继续绕制,大大 提高了加工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的多工位绕线机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技术的多工位绕线机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技术的多工位绕线机的走线架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技术的多工位绕线机的走线架的断线保护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5为本技术的多工位绕线机的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技术的多工位绕线机的绕线臂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7为本技术的多工位绕线机的工位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技术的多工位绕线机的绕线模具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9为本技术的多工位绕线机的绕线模具组件的剖视图; 其中:1、走线架;2、机架;3、绕线装置;4、工位旋转装置;5、绕线模具组件;6、固 定架;7、升降气缸;11、转向组件;12、横向稳线装置;13、断线保护装置;14、过线板;15、断 线感应柱;16、过线孔;17、过线柱;21、连接臂;22、绕线杆;23、线孔;24、走线块;31、绕线 臂组件;32、滑动线管;33、滑动连接块;34、固定线管;35、线管转动驱动装置;36、线管滑动 驱动装置;37、滑动三角架;41、转轴;42、旋转驱动装置;43、锁定孔;44、锁定装置;51、脱 模缸;52、固定板;53、滑板;54、绕线模具;55、脱模连接块;56、调节手柄;57、调节固定板; 58、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绕线机,包含走线架1、机架2、绕线 装置3、工位旋转装置4和理线装置;所述工位旋转装置4可回转地设置在机架2的前端, 绕线装置3设置在机架2的后端,走线架1设置在靠近机架2后端的位置上;所述工位旋转 装置4上设置有多个沿工位旋转装置4周向分布的绕线模具组件5 ;所述理线装置设置在 机架2上靠近工位旋转装置4处;所述理线装置包含固定架6和沿坚直方向设置在固定架 6上的升降气缸7 ;所述升降气缸7的伸缩端上设置有理线叉,多个工位之间连接的铜线通 过可升降的理线叉来调整。 如图3-4所示,所述走线架1上设置有转向组件11、横向稳线装置12、断线保护装 置13和过线板14 ;所述转向组件11和过线板14分别设置在走线架1的前后两端,横向稳 线装置12和断线保护装置13设置在转向组件11和过线板14之间;所述转向组件11有多 个,多个转向组件11在同一水平面上交错设置;所述横向稳线装置12中设置有横向的间隙 用于走线,避免铜线沿坚直方向振动;所述断线保护装置13上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断线 感应柱15和多个并排设置的过线柱17 ;所述过线柱17的排列方向与断线感应柱15的排 列方向平行;所述断线感应柱15上设置有过线孔16,相邻的过线柱17之间的间隙与相近 的断线感应柱15的过线孔16相对应,相邻的过线柱17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导线在走线过程 中沿横向的振动;工作时,断线感应柱15提升一定的高度,使过线孔16与走向方向齐平,并 使导线原料从过线孔16中经过;当有断线情况发生时,相应的断线感应柱15的过线孔16 失去走线的支撑,断线感应柱15落下,触发相应的传感器,使机器停止运行。 如图5所示,所述绕线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工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含走线架(1)、机架(2)、绕线装置(3)和工位旋转装置(4);所述工位旋转装置(4)可回转地设置在机架(2)的前端,绕线装置(3)设置在机架(2)的后端,走线架(1)设置在靠近机架(2)后端的位置上;所述工位旋转装置(4)上设置有多个沿工位旋转装置(4)周向分布的绕线模具组件(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圣玛特电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