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系统总成实验平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3344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汽车转向系统总成实验平台,它包括实验台支架,实验台支架包括底座、左、右支架、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方向架;在方向架上有转向轴,转向轴分别与方向盘和转向传动轴连接,转向输入轴分别与转向传动轴和旋转式控制阀连接,旋转式控制阀上设有高压进油口、回油口、第一和第二循环油口;储液罐与油泵和旋转式控制阀相连,油泵通过三接头分流管分别连接油压表和旋转式控制阀;在动力转向器上设有左、右循环油口,左循环油口与第一循环油口连通,右循环油口与第二循环油口连通;在控制开关盒上的电源输出口与电动机电连接,电动机与油泵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观察直观、清晰,便于实际操作,而且可以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汽车转向系统总成实验平台,它包括实验台支架,实验台支架包括底座、左、右支架、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方向架;在方向架上有转向轴,转向轴分别与方向盘和转向传动轴连接,转向输入轴分别与转向传动轴和旋转式控制阀连接,旋转式控制阀上设有高压进油口、回油口、第一和第二循环油口;储液罐与油泵和旋转式控制阀相连,油泵通过三接头分流管分别连接油压表和旋转式控制阀;在动力转向器上设有左、右循环油口,左循环油口与第一循环油口连通,右循环油口与第二循环油口连通;在控制开关盒上的电源输出口与电动机电连接,电动机与油泵相连。本技术观察直观、清晰,便于实际操作,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实验平台,尤其是一种汽车转向系统总成实验平台,属 于教学设备
。 汽车转向系统总成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系统是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或倒退方向的装置,它对汽车的行驶安 全至关重要。汽车转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其中,动力转向系 统又可分为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随着转向技术的发展,虽然电动助力 转向系统因其环保节能以及安全性能的优势,正在逐渐的取代传统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但是,对于在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在初学阶段,能够掌握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其原 理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学习汽车结构的重要基础。现目前学校在给学生教学时,由于受 教学器材的影响,只能在真实的汽车上去观察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但是由于汽车的转向 系统结构较为庞大,而且安装在汽车上后,不仅其他的设备会相互干扰牵连,而且很多地方 会被遮挡,这让初学者很难分清和观察,而且受位置的局限性,很多地方根本就观察不到, 这样对实物的形象记忆效果就大打折扣;同时,由于转向系统内有很多部件相互连接,要分 清楚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还需要教师在一旁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而由于受汽车壳体 以及其他设备的干扰和限制,教师也很难清晰直观的达到讲学效果,如果只是凭借图上的 结构来讲课,这与实物的差异较大,学生没有实际的体会也很难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 这一直都是在进行汽车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在进行汽车 转向系统教学时,缺少相应的教学设备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以直观的观察,而且不受其 他设备干扰的汽车转向系统总成实验平台。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汽车转向系统总成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台支 架,所述实验台支架包括底座和坚向固定在底座上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在所述左支架和右 支架之间横向连接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在第二横板上焊接有方向架;在所述方向架上 安装有转向轴,转向轴的上端与方向盘连接,转向轴的下端通过第一万向节与转向传动轴 一端连接,所述转向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与转向输入轴一端连接,转向输入轴 的另一端与旋转式控制阀相连;在所述旋转式控制阀上设有高压进油口、回油口、第一循 环油口和第二循环油口;在所述方向架上还安装有储液罐,储液罐的出油口通过低压油管 与安装在底座上的油泵的进油口相连,油泵的出油口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到三接头分流管, 所述三接头分流管具有两个输出端,三接头分流管的一个输出端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到油压 表,三接头分流管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高压油管与旋转式控制阀上的高压进油口相连,所 述旋转式控制阀上的回油口又通过回油管道与储液罐的进油口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板上安 装有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侧的转向拉杆连接,所述的两根转向拉 杆分别与对应一侧的轮胎相连;在所述动力转向器上设有左循环油口和右循环油口,所述 左循环油口通过第一进油管道与第一循环油口连通,所述右循环油口通过第二进油管道与 第二循环油口连通;在所述第二横板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盒,在所述控制开关盒上设有一 个电源接入口和一个电源输出口,所述电源输出口通过导线与安装在底座上的电动机电连 接,所述电动机又通过皮带与油泵上的旋转轴带轮相连并在通电时带动所述旋转轴带轮旋 转。 优化地,所述的油压表安装在第二横板上。由于第二横板的高度相对较高一些,这 样更方便学生们观察油压表的数据,而且安装也更加方便。并且由于与油压表相连的是高 压油管,所以也不用担心油压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优化地,所述动力转向器通过转向器固定架固定在第一横板上。因为第一横板的 高度与轮胎轮毂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这样不仅复合真实汽车上转向器的安装位置,而且 也方便安装。 优化地,在所述第一横板上还安装有两个减震器,所述的两个减震器分别固定在 左支架和右支架上。这里设置减震器的目的在于真实的模拟出汽车内部结构,方便学生了 解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优化地,在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滚轮。滚轮的作用在于方便整个实验平台的转移, 这样就可以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展示,甚至可以推放到教室中进行实体教学,非常有利于提 高教学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观察直观、清晰,由于本技术的实验平台将汽车转向系统从汽车的整体结 构中单独取出来建立实体模型,这样可以方便师生们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近距离观察,而 且所有的部件与真实汽车完全一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视觉记忆效果,而且也大幅 度的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力能力:由于实验平台不仅可以用于观察学习,还可以用 于实际操作,而且学生在操作时,也可以直观的看到内部各个部件的工作情况,这样不仅可 以学习基本结构,还可以帮助判断故障,提高学生处理不同故障的能力。 3、成本低,适用性强,可以重复使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汽车转向系统总成实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一实验台支架,11 一底座,12-左支架,13-右支架,14 一第一横板,15-第 二横板,16-方向架,17-滚轮,21-转向轴,22-方向盘,23-第一万向节,24-转向传动 轴,25-第二万向节,26-转向输入轴,27-旋转式控制阀,28-高压进油口,29-回油口, 30-第一循环油口,31-第二循环油口,32-储液罐,33-低压油管,34-油泵,35-高压油 管,36-三接头分流管,37-油压表,38-回油管道,39-动力转向器,40-转向拉杆,41 一 轮胎,42-左循环油口,43-右循环油口,44 一第一进油管道,45-第二进油管道,46-控制 开关盒,47-电源接入口,48-电源输出口,49-导线,50-电动机,51-旋转轴带轮,52- 转向器固定架,53-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汽车转向系统总成实验平台,包括实验台支架1,所述 实验台支架1由钢条焊接而成,实验台支架1包括底座11和坚向固定在底座上的左支架12 和右支架13,左支架12和右支架13分别位于底座11的左侧和右侧,这里的左支架12和右 支架13均为"π "型结构,在布置时左支架12和右支架13对称设置且端头分别朝向外侧。 在所述左支架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汽车转向系统总成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台支架(1),所述实验台支架(1)包括底座(11)和竖向固定在底座上的左支架(12)和右支架(13),在所述左支架(12)和右支架(13)之间横向连接有第一横板(14)和第二横板(15),在第二横板(15)上焊接有方向架(16);在所述方向架(16)上安装有转向轴(21),转向轴(21)的上端与方向盘(22)连接,转向轴(21)的下端通过第一万向节(23)与转向传动轴(24)一端连接,所述转向传动轴(2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25)与转向输入轴(26)一端连接,转向输入轴(26)的另一端与旋转式控制阀(27)相连;在所述旋转式控制阀(27)上设有高压进油口(28)、回油口(29)、第一循环油口(30)和第二循环油口(31);在所述方向架(16)上还安装有储液罐(32),储液罐(32)的出油口通过低压油管(33)与安装在底座(11)上的油泵(34)的进油口相连,油泵(34)的出油口通过高压油管(35)连接到三接头分流管(36),所述三接头分流管(36)具有两个输出端,三接头分流管(36)的一个输出端通过高压油管(35)连接到油压表(37),三接头分流管(36)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高压油管(35)与旋转式控制阀(27)上的高压进油口(28)相连,所述旋转式控制阀(27)上的回油口(29)又通过回油管道(38)与储液罐(32)的进油口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板(14)上安装有动力转向器(39),动力转向器(39)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一侧的转向拉杆(40)连接,所述的两根转向拉杆(40)分别与对应一侧的轮胎(41)相连;在所述动力转向器(39)上设有左循环油口(42)和右循环油口(43),所述左循环油口(42)通过第一进油管道(44)与第一循环油口(30)连通,所述右循环油口(43)通过第二进油管道(45)与第二循环油口(31)连通;在所述第二横板(15)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盒(46),在所述控制开关盒(46)上设有一个电源接入口(47)和一个电源输出口(48),所述电源输出口(48)通过导线(49)与安装在底座(11)上的电动机(50)电连接,所述电动机(50)又通过皮带与油泵(34)上的旋转轴带轮(51)相连并在通电时带动所述旋转轴带轮(51)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朝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