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码垛托盘,是通过在托盘的侧面设置侧向向内凹陷的“U”形吊带耳带槽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吊带耳带槽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动码垛设备的作业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和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避免职业伤害。(*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码垛托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明显减少劳动力使用和提 高码垛工作效率的码垛托盘。 -种码垛托盘
技术介绍
在现代的化工、食品、饲料、肥料等行业的生产中,自动码垛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地 应用于袋装产品的自动码垛作业。而为了实现货物的成组运输,减少物流过程中的人工搬 运和污损,目前最常采用的一种自动码垛作业方式就是在码垛前先在空托盘上铺上吊带, 然后再将袋装产品码放在吊带上,在码垛完成后只用吊带将袋装产品吊运走,留在垛盘输 送机上的空托盘则通过托盘循环回收系统循环回收使用。但在此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在 将吊带铺设到空托盘上时,必须将位于吊带四个角的吊运耳带折叠好塞入托盘侧面的叉槽 内,避免耳带留在托盘上表面在码垛时被产品压在下面,完成码垛进行吊运时难以拉出,或 者直接散落在托盘的侧面,在托盘输送过程中,很容易被周边的零部件挂住或缠入转动的 设备中,被扯脱落或卡住设备,影响正常作业。因此,铺吊带作业往往需要配备二个操作工 人才可以顺利完成,而且由于托盘的叉槽较小,作业前将吊带的耳带塞入和完成码垛时将 其从叉槽内扯出都具有相当的难度,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并且还很容易划伤操作人员的手 部。又或者哪怕是吊带的耳带已经塞入了叉槽内,吊带的耳带也还会有一部分裸露贴附在 托盘的侧面,在托盘输送过程中,裸露贴附在托盘侧面的吊带的耳带往往是与托盘导向装 置接触摩擦,其很容易被周边设备挂住并扯出,导致码垛作业被迫中止。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自动码垛设备的作业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 和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职业伤害,十分有必要解决好码垛托盘存在的上述缺陷 与问题。但目前市场上尚未发现有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码垛托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码垛托盘存在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 构的码垛托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通过吊带耳带槽的设置可以使码垛托盘的使用 更加可靠、安全、方便,提高自动码垛设备的作业自动化程度,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减轻操作 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职业伤害,非常适于实用。 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 新型提出的一种码垛托盘,其包括托盘,在所述托盘的侧面设有侧向向内凹陷的U形吊带 耳带槽。 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码垛托盘,其中在所述托盘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对连通所述托盘相对的两 侧的供叉运机械叉运的叉槽。 前述的码垛托盘,其中在所述托盘的侧面设有连接托盘上边沿与托盘下边沿的支 撑导向板。 前述的码垛托盘,其中在所述托盘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塑料或橡胶防滑层。 前述的码垛托盘,其中所述吊带耳带槽设置于所述托盘的二个、三个或四个侧面。 前述的码垛托盘,其中所述托盘为平行四边形,其长度为1〇〇〇?2500mm,宽度为 1000?2000mm,上下两个表面间的厚度为100?250mm;所述吊带耳带槽的上下高度和侧 向凹陷深度分别为80?230mm和50?300mm;所述吊带耳带槽与所述托盘下边沿间的厚 度为10?160mm。 前述的码垛托盘,其中在所述托盘的侧面的两端,或两端及中间分别设有连接托 盘上边沿与托盘下边沿的支撑导向板。 前述的码垛托盘,其中所述托盘是采用金属材料、工程塑料、木质材料或者是上述 几种材料的任意组合制造。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 技术一种码垛托盘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使用本技术的码垛托盘,在铺吊带时不再需要将吊带的耳带折叠好塞入托 盘的叉槽内,可以很随意且容易地将耳带放入托盘侧面的吊带耳带槽即可,将原来往往需 要二人同时作业变为一人轻松作业,减少了 50%的劳动力投入。 2.本技术的码垛托盘在输送过程中,耳带可以不与码垛设备的托盘导向装置 接触摩擦,杜绝了因耳带挂住或卡住周边设备而中断作业现象的发生,使设备运行的可靠 性和安全性更高。 3.使用本技术的码垛托盘,使码垛前操作人员铺吊带和码垛完成后挂吊带变 得更加轻松容易,作业效率可提高50 %以上。 4.使用本技术的码垛托盘,在码垛前操作人员铺吊带和码垛完成后挂吊带的 过程中,均不再需要将耳带塞入叉槽和从叉槽中扯出,可以有效避免操作人员手部被划伤, 减少和杜绝职业伤害。 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 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码垛托盘实施例一的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一种码垛托盘实施例一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一种码垛托盘实施例二的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一种码垛托盘实施例二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1:托盘 2:吊带耳带槽 3:托盘上边沿4:托盘下边沿 5:叉槽 6:支撑导向板 7:橡胶防滑片8:圆形橡胶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 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码垛托盘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技术一种码垛托盘是通过在托盘1的侧面设置侧向向内凹陷的U形吊带 耳带槽2形成。 为了方便托盘的搬运,在本技术托盘1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对连通托盘1相 对的两侧的供叉运机械叉运的叉槽5。 为了增加托盘下表面与码垛输送设备之间的摩擦和托盘的上表面与吊带之间的 摩擦力,保证托盘的正常输送和避免吊带容易从托盘的上表面滑落,在本技术托盘1 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塑料或橡胶防滑层。 本技术的码垛托盘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工程塑料、木质材料或者这几种材料 的任意组合制造。 本技术的吊带耳带槽2可以是设置于托盘1的二个、三个或四个侧面。 本技术的托盘1可以为平行四边形,其长度可以为1000?2500mm,宽度可以 为1000?2000mm,上下两个表面间的厚度可以为100?250mm,吊带耳带槽2的上下高度 和侧向凹陷深度分别可以为80?230mm和50?300mm,吊带耳带槽2与托盘下边沿下4间 的厚度可以为10?160mm。 下面结合图1至图4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便捷码垛托盘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是本技术一种码垛托盘实施例一的结构的主视 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码垛托盘实施例一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 本技术的托盘1为长方形,其长度为1400mm,宽度为1200mm,上下两个表面间的厚度为 200mm。其中,在托盘1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侧向向内凹陷,形成两个槽口朝外的U形 吊带耳带槽2。吊带耳带槽2的上下高度和侧向深度分别为100mm和150_,吊带耳带槽2 与托盘上边沿3和托盘下边沿4间的厚度分别为20mm和80mm。 为了方便托盘的搬运,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码垛托盘,其包括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的侧面设有侧向向内凹陷的“U”形吊带耳带槽。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码垛托盘,其包括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的侧面设有侧向向内凹陷的 U形吊带耳带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托盘,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托盘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 对连通所述托盘相对的两侧的供叉运机械叉运的叉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托盘,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托盘的侧面设有连接托盘 上边沿与托盘下边沿的支撑导向板。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托盘,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托盘的上、下表面均设有 塑料或橡胶防滑层。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码垛托盘,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吊带耳 带槽设置于所述托盘的二个、三个或四个侧面。6. 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秀泉,邹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