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承载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875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部件承载托盘,其包括:底板,部件堆叠在该底板上;和凸起。所述凸起具有主体和限制部。主体是中空的并具有锥形形状。限制部形成在所述主体中,在垂直于承载表面的方向上延伸并接触部件的侧表面以限制承载在所述承载表面上的部件。所述底板具有通孔,使得当所述部件承载托盘被堆叠在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时,所述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的凸起进入所述主体的中空部分内。在所述凸起中形成有开口,该开口构造成使得当所述部件承载托盘被堆叠在所述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时避免凸起与所述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的限制部之间的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部件承载托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载多个堆叠部件的部件承载托盘。
技术介绍
近年来,需要通过机器人进行组装操作的自动组装设备,来代替手动组装操作。在手动组装操作中,引入了人工单元生产系统,使得每个操作员组装多个部件。为了将人工单元替换为机器人单元,需要自动组装设备,其中组装机器人能够抓取并组装各种部件。一般来说,通常使用托盘将部件供应到自动组装设备。传统的自动组装设备主要将少量部件供应至一个组装机器人并以高速进行组装。因此,已经使用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1-140339中所述在上面平坦地放置有部件的托盘作为将部件供应至自动组装设备的托盘。当使用这种托盘时,能够将平坦地放置的部件精确地定位在规则的位置处,使得组装机器人能够获取所述部件。而且,能够密集地承载尚未容纳任何部件的多个托盘。因而,能够降低托盘的传送成本。然而,当使用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1-140339所述在上面平坦地放置有部件的托盘时,难以有效地将部件供应到组装机器人的活动范围内以便向一个组装机器人供应大量部件。也就是说,对于机器人单元的部件承载托盘来说,还需要将部件密集地供应到有限的机器人活动范围内的功能。因而,为了密集地供应部件,可以在托盘上承载堆叠的多个部件,并且将这些部件供应至机器人单元。例如,当部件是圆筒形时,可以通过向机器人单元供应堆叠在圆柱形部件承载托盘上的多个部件。结果,可以定位多个部件。然而,难以密集地承载没有容纳任何部件的部件承载托盘。另一方面,当部件承载托盘成形为截锥形以确保堆叠部件承载托盘的功能时,难以将承载在部件承载托盘上的部件精确地定位在规则的位置。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部件承载托盘,该部件承载托盘既具有均匀地定位多个堆叠部件的功能,又具有密集地承载没有承载部件的部件承载托盘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部件承载托盘包括:底板,该底板具有承载表面,部件堆叠在该承载表面上;和凸起,该凸起形成为从所述承载表面突出。所述凸起包括具有锥形形状的中空主体。所述凸起还包括限制部,该限制部形成在所述主体上并在垂直于所述承载表面的方向上延伸,与承载在所述承载表面上的部件的侧表面接触以限制承载在所述承载表面上的部件。所述底板具有位于与所述主体的中空部分对应的位置处的通孔,使得当所述部件承载托盘被堆叠在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时,所述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的凸起进入所述主体的中空部分内。所述凸起具有开口,该开口形成在所述凸起中,构造成当所述部件承载托盘位于所述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时避免所述凸起与所述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的限制部之间的干涉。从如下参照附图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如何在图1中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承载多个部件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沿着多个堆叠部件的内表面的假想柱面。图4是示出了如何堆叠多个图1中的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了如何将图1中的部件承载托盘容纳在通用托盘中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了如何将图1中的部件承载托盘容纳在通用托盘中并堆叠通用托盘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自动组装设备的透视图。图8A是示出了如何将图1中的部件承载托盘定位在安装台中的图。图8B是示出了如何将图1中的部件承载托盘定位在安装台中的图。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了如何在图9中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承载多个部件的透视图。图11是示出了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沿着多个堆叠部件的内表面的假想柱面。图12是示出了如何堆叠多个图9中的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图13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了如何在图13中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承载多个部件的透视图。图15是示出了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沿着多个堆叠部件的内表面的假想矩形柱面。图16是示出了如何堆叠图13中的多个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图17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图18是示出了如何在图17中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承载多个部件的透视图。图19是示出了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沿着多个堆叠部件的内表面的假想矩形柱面。图20是示出了如何堆叠多个图17中的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如何在图1中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承载多个部件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部件承载托盘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沿着多个堆叠部件的内表面的假想柱面。部件承载托盘100包括:底板101,该底板101具有承载表面101A,多个部件W堆叠在该承载表面101A上;和凸起102,所述凸起102形成为从底板101的承载表面101A突出。凸起102具有主体103和形成在该主体103上并限制部件W的限制部104。部件承载托盘100具有至少一个凸起102和优选多于一个限制部104。也就是说,当部件承载托盘100具有一个凸起时,一个凸起可具有多个限制部,而当部件承载托盘100具有多个凸起时,每个凸起可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部104。在当前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多个(图1中为六个)凸起102,并且每个凸起102具有一个限制部104。多个凸起102沿着承载在承载表面101A上的部件W彼此间隔开。尽管在根据当前的第一实施方式描述的情况中设置了六个凸起102,但是可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凸起102,并且特别优选的是设置三个或更多个凸起102。主体103形成为中空锥形形状。限制部104形成为在与底板101的承载表面101A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也就是说,限制部104形成为在箭头Z方向上延伸,该箭头Z方向以直角与箭头X方向和箭头Y方向相交,箭头X方向和箭头Y方向沿着承载表面101A延伸并且以直角彼此相交。限制部104与承载在承载表面101A上的部件W的侧表面Wa接触以限制承载在该承载表面上的部件W的位置。根据当前的第一实施方式,限制部104形成为与主体103一体地从主体103的基端(下端)延伸至末端(上端)。根据当前的第一实施方式,限制部104具有限制表面104A,并且该限制表面104A垂直于承载表面101A。限制部104的限制表面104A与部件W的侧表面Wa进行表面接触。这里,部件W形成为筒形形状(具体地说,圆筒形形状)。限制部104在主体103上定位并成形为使得限制表面104A与部件W的内表面Wa进行表面接触。换言之,限制部104的限制表面104A形成为沿着部件W的内表面Wa的形状。即,如图3所示,每个限制部104的限制表面104A形成为沿着假想柱面C1的形状,使得限制表面104A与沿着多个堆叠部件W的内表面Wa的假想柱面C1进行表面接触。因而,堆叠在承载表面101A上的多个部件W通过接触限制部104而被限制,并且沿着箭头X方向和箭头Y方向精确地定位在相同位置。具体地说,堆叠在承载表面101A上的多个部件W通过与限制表面104A表面接触而被限制,并因此精确地定位。在与主体103的中空部分(空腔部分)R1对应的位置处在底板101中形成通孔H1,使得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的凸起进入该通孔H1。如图4所示,当部件承载托盘100被堆叠在具有与部件承载托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部件承载托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部件承载托盘,包括:底板,该底板具有承载表面,至少一个部件堆叠在该承载表面上;和凸起,该凸起形成为从所述承载表面突出,所述凸起包括:主体,该主体是中空的并具有锥形形状;限制部,该限制部形成在所述主体上,在垂直于所述承载表面的方向上延伸,所述限制部与承载在所述承载表面上的所述至少一个部件的侧表面接触以限制所述至少一个部件的位置;以及开口,该开口构造成当所述部件承载托盘堆叠在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时避免所述凸起与所述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的限制部之间的干涉;以及在所述底板中位于与所述主体的中空部对应的位置处的通孔,该通孔构造成当所述部件承载托盘被堆叠在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时允许所述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的凸起进入所述主体的中空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7 JP 2013-0661741.一种部件承载托盘,包括:底板,该底板具有承载表面,至少一个部件堆叠在该承载表面上;和凸起,该凸起形成为从所述承载表面突出,所述凸起包括:主体,该主体是中空的并具有锥形形状;限制部,该限制部形成在所述主体上,在垂直于所述承载表面的方向上延伸,所述限制部与承载在所述承载表面上的所述至少一个部件的侧表面接触以限制所述至少一个部件的位置;以及开口,该开口构造成当所述部件承载托盘堆叠在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时避免所述凸起与所述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的限制部之间的干涉;以及在所述底板中位于与所述主体的中空部对应的位置处的通孔,该通孔构造成当所述部件承载托盘被堆叠在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上时允许所述另外的部件承载托盘的凸起进入所述主体的中空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形成在与所述至少一个部件的内表面接触的位置,所述至少一个部件形成为筒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承载托盘,该部件承载托盘还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沿着承载在所述承载表面上的所述至少一个部件彼此间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承载托盘,该部件承载托盘还包括手柄,该手柄布置在被所述多个凸起包围的部分中,并且形成为在与所述多个凸起相同的方向上从所述底板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承载托盘,其中所述主体具有一对侧壁板,所述侧壁板被布置成彼此面对并倾斜成朝向所述主体的末端渐缩,所述限制部形成在所述侧壁板的边缘处,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一对侧壁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件承载托盘,其中在所述一对侧壁板中的至少一个侧壁板上形成突出部,以在另一部件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周吾新井贵志中杉干夫小林史和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