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装配左右起吊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1358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4:10
一种驾驶室装配左右起吊支撑装置,包括:横立板,横立板上开有一个以上螺栓孔;侧立板,侧立板外侧装有一个以上螺杆;钩状部件;横立板一端与侧立板上端相连,横立板另一端与钩状部件上端连接,钩状部件下端与侧立板内侧相连,形成一框形支撑体。钩状部件包括斜杆件、与斜杆件下端相连的横杆件,斜杆件所在直线与横立板所在平面夹角为r,110°≤r≤125°,避开影响面漆的划伤。横杆件与斜杆件所在直线的夹角为a,85°≤a≤100°,横杆件和斜杆件所在直线形成的平面与侧立板相对垂直,其目的是下端保持与侧立板平齐,便于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性能高、结构简易、操作简便,能有效防止通过后悬托四方锁止孔直接起吊断裂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涉及一种起吊支撑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驾驶室装配左右起吊支撑装 置。 驾驶室装配左右起吊支撑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驾驶室在与底盘匹配安装过程中,未有设置专一的起吊支撑装置,往往将驾 驶室地板骨架后横梁下的后悬托中与底盘锁柱匹配的四方锁止孔作为起吊支撑装置,此处 四方孔最外一边非常薄弱,有时因冲压问题还存在隐形裂纹,驾驶室翻转起吊与底盘安装 过程中,此边要承受整个驾驶室的重量,极易失效断裂导致驾驶室下落产生的安全隐患。后 悬托四方孔与驾驶室后围成直角结构,吊钩悬挂后,在起吊过程中与驾驶室后围干涉又易 划伤后围面漆,严重影响整体外观。在倡导安全文明生产,整车高效装配环境下,现有的起 吊支撑状态严重不符合时代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安全性 能高、结构简易、操作简便的驾驶室装配左右起吊支撑装置。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横立板,横立板上开有一个以上螺栓孔;侧立 板,侧立板外侧装有一个以上螺杆;钩状部件;横立板一端与侧立板上端相连,横立板另一 端与钩状部件上端连接,钩状部件下端与侧立板内侧相连,形成一框形支撑体。 所述钩状部件包括斜杆件、与斜杆件下端相连的横杆件;所述斜杆件所在直线与 横立板所在平面夹角为r,110° 125°,过大角度影响横杆件与斜杆角度结构及起吊 安全性;横杆件与斜杆件所在直线的夹角为a,85° 100°,其他角度度数则影响与横 立板1的焊接。 所述斜杆件所在直线与横立板所在平面夹角r为110°、115°、120°或125°。 所述横杆件与斜杆件所在直线的夹角a为85°、90°、95°或100°。 所述斜杆件上端直接或间接与横立板相连,斜杆件下端与横杆件一端相连,横杆 件另一端直接或间接与侧立板内侧相连。 所述钩状部件还包括与斜杆件上端相连的坚杆件,斜杆件上端经坚杆件与横立板 相连。 所述斜杆件、坚杆件所形成平面与横立板垂直。 所述钩状部件还包括与横杆件相连的辅助杆件,横杆件另一端经辅助杆件与侧立 板内侧相连。 所述钩状部件下端与侧立板平齐。 所述侧立板为S形、倒7字形。 所述横立板上开有二个螺栓孔;所述侧立板外侧装有二个螺杆。 钩状部件的上部分与横立板所在平面垂直,便于易焊接,钩状部件下部分与侧立 板下边平行,便于焊接,横立板左端与侧立板上端焊接,横立板右端与钩状部件上端焊接, 钩状部件下端与侧立板内侧焊接,形成一框形支撑体,框形为四边形。 针对现有使用后悬托锁止方孔直接起吊及与驾驶室后围成直角结构,起吊翻转过 程中与驾驶室后围干涉划伤面漆问题。将形成一四边形支撑体的起吊支撑装置横立板上端 与地板下后横梁贴合同时与对应设置孔对齐,用M8螺杆穿过锁紧,致使斜杆件所在直线与 横立板所在平面夹角r,110° 125°,避开在起吊在翻转过程中与后围干涉而影响面 漆的划伤。横杆件与斜杆件所在直线的夹角a,85° 100°,横杆件另一端经辅助杆 件与侧立板内侧相连,横杆件和斜杆件所在直线形成的平面与侧立板相对垂直,其目的是 下端保持与侧立板平齐,增加接触面积,便于焊接,避免了后续起吊受力因假焊造成脱焊产 生的危险。将本技术与后横梁及后悬托总成连接安装后,明确了驾驶室起吊翻转的悬 挂位置,在后续的整车装配过程中,提高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安全可靠性,工人操作简便,是 将来汽车整车装配发展的必然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中,本技术包括:横立板1,横立板1上开有一个以上螺栓孔2 ;侧立 板3,侧立板3外侧装有一个以上螺杆4 ;钩状部件8。横立板1左端与侧立板3上端焊接, 横立板1右端与钩状部件8上端焊接,钩状部件8下端与侧立板3内侧焊接,形成一四边形 支撑体。钩状部件8由坚杆件11、斜杆件5、与斜杆件5下端相连的横杆件6、辅助杆件7 依次相连组成。钩状部件8上端的坚杆件11与横立板1右端焊接,钩状部件8下端的辅助 杆件7与侧立板3内侧焊接。钩状部件8上端即坚杆件11、斜杆件5所形成平面与横立板 1垂直,钩状部件8下端的辅助杆件7、横杆件6与侧立板3平齐。斜杆件5所在直线与横 立板1所在平面夹角r为120°,横杆件6与斜杆件5所在直线的夹角a为95°。横立板 1与后横梁面相贴合,安装后增加接触面同时增加支撑力,这个角度的设计避免构成的支撑 体与后横梁匹配安装后,起吊钩杆与后围还处在统一个平面上,成垂直状态,影响外件吊钩 的悬挂。侧立板3为倒7字形,侧立板3与后悬托总成面相贴合,安装后增加支撑力同时增 强地板结构稳定性。 焊接时,将钩状部件8上部分的坚杆件11与横立板1在同一平面贴合搭接摆放, 在焊接俯视面上构成一个四边形结构,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将钩状部件8上部分的与横立板 1上面搭接部位点焊焊接,再将钩状部件8下部分的辅助杆件7与侧立板3平行重叠部位点 焊住,这样构成整体结构,再通过补焊,使支撑体焊接牢固。 图4中,安装时,上安装将构成的起吊支撑架螺栓件与驾驶室地板后横梁对应2孔 匹配穿过,使用M8螺杆、螺母加弹垫锁紧,下安装将构成的起吊支撑架螺栓件9与后悬托总 成特定设置的预留2孔,对应匹配穿过,再使用M8螺母加弹垫锁紧。 本技术成对使用,一左一右装于驾驶室地板骨架后横梁下的后悬托中与底盘 锁柱匹配的四方锁止孔处。起吊支撑过程,将升降装置上的吊钩与起吊支撑架的钩状部件 8的位置直接悬挂,操作简便,然后启动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的吊钩在上升的过程中,驾驶 室整体的重量落在左右起吊支撑架的钩状部件8钩杆上,钩状部件8再将力再分解到后横 梁和后悬托总成上,随着高度继续上升,驾驶室开始翻转,升降装置上的吊钩与起吊支撑架 的钩状部件8始终保持垂直角度,升降装置上的吊绳与驾驶室后围面的距离越拉越远。避 免驾驶室后围面漆的划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驾驶室装配左右起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立板(1),横立板(1)上开有一个以上螺栓孔(2);侧立板(3),侧立板(3)外侧装有一个以上螺杆(4);钩状部件(8);横立板(1)一端与侧立板(3)上端相连,横立板(1)另一端与钩状部件(8)上端连接,钩状部件(8)下端与侧立板(3)内侧相连,形成一框形支撑体。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驾驶室装配左右起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立板(1),横立板(1)上开有一个以上螺栓孔(2); 侧立板(3),侧立板(3)外侧装有一个以上螺杆(4); 钩状部件(8); 横立板(1) 一端与侧立板(3)上端相连,横立板(1)另一端与钩状部件(8)上端连接, 钩状部件(8 )下端与侧立板(3 )内侧相连,形成一框形支撑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装配左右起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部件 (8 )包括斜杆件(5 )、与斜杆件(5 )下端相连的横杆件(6 );所述斜杆件(5 )所在直线与横立 板(1)所在平面夹角为r,110° 125° ;横杆件(6)与斜杆件(5)所在直线的夹角为 a,85。<a< 100。。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装配左右起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件(5) 所在直线与横立板(1)所在平面夹角r为110°、115°、120°或125°。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装配左右起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件(6) 与斜杆件(5)所在直线的夹角a为85°、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端崇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光明国际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