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棘爪自锁液压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011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2:33
一种复合式棘爪自锁液压油缸,涉及液压动力设备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现有油缸锁定可靠性差及输出力低的技术问题。该油缸包括缸筒、主活塞、副活塞;所述主活塞安装在缸筒内腔中,主活塞的右端伸至缸筒外部,主活塞右部的周面形成有直线形棘齿条,缸筒上枢设有与棘齿条配合的棘爪;所述主活塞具有一辅助腔,所述副活塞安装在辅助腔中,并将辅助腔分隔成左右各一个子腔,副活塞的左端穿过辅助腔的左端腔壁伸入无杆腔,辅助腔的右子腔通过设置在副活塞上的轴孔连通缸筒的无杆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油缸,能可靠的锁定且输出力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棘爪自锁液压油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动力设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式棘爪自锁液压油缸的技 术。
技术介绍
液压油缸是由液压驱动输出动力的设备,主要由缸筒和活塞构成,缸筒的内腔整 体封闭,活塞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缸筒内腔中,缸筒内腔被活塞分隔成两个工作腔。液压 油缸工作时,其中的一个工作腔进油,另一个工作回油,即可推动活塞滑动,从而输出动力。 液压油缸工作时,为了保证液压油缸的工作安全,通常都需要在液压油缸的进回 油液压管路上配置液压阀来锁定液压油缸,以保证液压油缸不会因系统故障而失稳。但是, 这种采用液压阀来锁定液压油缸的方式对液压阀的精度要求较高,而且存在着液压阀的阀 芯内涉,无法实现对液压油缸的绝对锁定,存在着锁定可靠性差的缺陷。 另外,现有液压油缸的输出力相对较低,在一些对输出力要求较高的工况下(比如 土建基坑施工),往往需要多个液压油缸相互配合同时输出动力,因此现有液压油缸的输出 力还有待提1?。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锁定可 靠性高,且输出力高的复合式棘爪自锁液压油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复合式棘爪自锁液压油缸,包括缸 筒和活塞,所述缸筒的左右两端各由一缸盖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有两个,其中的一 个活塞为王活塞,另个活塞为副活塞; 所述主活塞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缸筒内腔中,并将缸筒内腔分隔成左右各一个相互 独立的子腔,其中的左子腔为无杆腔,其中的右子腔为有杆腔; 所述缸筒的筒壁上开设有两个工作油口,其中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无杆腔连通,另一个 工作油口与有杆腔连通; 所述主活塞为柱形活塞,主活塞的右端穿过缸筒的右缸盖伸至缸筒外部,主活塞与缸 筒右缸盖的结合部滑动配合并气密封,主活塞右部的周面形成有至少一条平行于主活塞滑 动轴线的直线形棘齿条; 所述缸筒上枢设有至少一个棘爪,各个棘爪能枢转至与主活塞周面的各个棘齿条分别 啮合,并能枢转至与各个棘齿条脱离啮合; 所述主活塞具有一与其同轴且整体封闭的柱形空腔,该柱形空腔为辅助腔,所述副活 塞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辅助腔中,并将辅助腔分隔成左右各一个相互独立的子腔,副活 塞的左端穿过辅助腔的左端腔壁伸入缸筒的无杆腔,副活塞与主活塞的结合部滑动配合并 气密封,副活塞上具有一轴向贯通的轴孔,辅助腔的左子腔与副活塞上的轴孔相互隔断,辅 助腔的右子腔通过副活塞上的轴孔连通缸筒的无杆腔。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式棘爪自锁液压油缸,利用棘爪与主活塞周面棘齿条的配合, 能将主活塞可靠的锁定,利用副活塞对主活塞产生一个复合推力,使得主活塞的输出力得 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油缸压力不变的情况下,主活塞的输出力相比同规格的现有单活塞式 油缸可增加60%左右,具有锁定可靠性高及输出力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合式棘爪自锁液压油缸的主视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 制本专利技术,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复合式棘爪自锁液压油缸,包括缸筒1和 活塞,所述缸筒1的左右两端各由一缸盖4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有两个,其中的一个 活塞为主活塞2,另一个活塞为副活塞3 ; 所述主活塞2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缸筒1的内腔中,并将缸筒1的内腔分隔成左右 各一个相互独立的子腔,其中的左子腔为无杆腔11,其中的右子腔为有杆腔12 ; 所述缸筒1的筒壁上开设有两个工作油口,其中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无杆腔11连通,另 一个工作油口与有杆腔12连通; 所述主活塞2为柱形活塞,主活塞2的右端穿过缸筒的右缸盖4伸至缸筒外部,主活塞 2与缸筒右缸盖4的结合部滑动配合并气密封,主活塞2右部的周面形成有至少一条平行于 主活塞滑动轴线的直线形棘齿条6 ; 所述缸筒1上枢设有至少一个棘爪5,各个棘爪5能枢转至与主活塞周面的各个棘齿条 6分别啮合,并能枢转至与各个棘齿条6脱离啮合; 所述主活塞2具有一与其同轴且整体封闭的柱形空腔,该柱形空腔为辅助腔21,所述 副活塞3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辅助腔21中,并将辅助腔21分隔成左右各一个相互独立 的子腔,副活塞3的左端穿过辅助腔21的左端腔壁伸入缸筒的无杆腔11,副活塞3与主活 塞2的结合部滑动配合并气密封,副活塞3上具有一轴向贯通的轴孔31,辅助腔21的左子 腔与副活塞上的轴孔31相互隔断,辅助腔21的右子腔通过副活塞上的轴孔31连通缸筒的 无杆腔11。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利用外置的驱动部件9 (传统油缸)驱使各个棘爪枢转至与各个棘齿条脱离啮合,将有 杆腔侧的工作油口接通回油管道,将压力油通过无杆腔侧的工作油口注入无杆腔,从而推 动主活塞向右滑动,使得主活塞向右伸出,与此同时,无杆腔内的压力油通过副活塞上的轴 孔进入辅助腔的右子腔,从而对主活塞产生一个复合推力,使得主活塞的输出力得到进一 步的提升,在油缸压力不变的情况下,主活塞的输出力相比同规格的现有单活塞式油缸可 增加60%左右,主活塞滑动到位后,利用外置的驱动部件驱使各个棘爪枢转至与主活塞周 面的各个棘齿条分别啮合,即可将主活塞牢靠的锁定,再度利用外置的驱动部件驱使各个 棘爪枢转至与各个棘齿条脱离啮合后,即可将主活塞解除锁定,主活塞解除锁定后,将无杆 腔侧的工作油口接通回油管道,将压力油通过有杆腔侧的工作油口注入有杆腔,从而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棘爪自锁液压油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所述缸筒的左右两端各由一缸盖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有两个,其中的一个活塞为主活塞,另一个活塞为副活塞;所述主活塞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缸筒内腔中,并将缸筒内腔分隔成左右各一个相互独立的子腔,其中的左子腔为无杆腔,其中的右子腔为有杆腔;所述缸筒的筒壁上开设有两个工作油口,其中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无杆腔连通,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有杆腔连通;所述主活塞为柱形活塞,主活塞的右端穿过缸筒的右缸盖伸至缸筒外部,主活塞与缸筒右缸盖的结合部滑动配合并气密封,主活塞右部的周面形成有至少一条平行于主活塞滑动轴线的直线形棘齿条;所述缸筒上枢设有至少一个棘爪,各个棘爪能枢转至与主活塞周面的各个棘齿条分别啮合,并能枢转至与各个棘齿条脱离啮合;所述主活塞具有一与其同轴且整体封闭的柱形空腔,该柱形空腔为辅助腔,所述副活塞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辅助腔中,并将辅助腔分隔成左右各一个相互独立的子腔,副活塞的左端穿过辅助腔的左端腔壁伸入缸筒的无杆腔,副活塞与主活塞的结合部滑动配合并气密封,副活塞上具有一轴向贯通的轴孔,辅助腔的左子腔与副活塞上的轴孔相互隔断,辅助腔的右子腔通过副活塞上的轴孔连通缸筒的无杆腔。...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复合式棘爪自锁液压油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所述缸筒的左右两端各由一缸盖 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有两个,其中的一个活塞为主活塞,另一个活塞为副活塞; 所述主活塞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缸筒内腔中,并将缸筒内腔分隔成左右各一个相互 独立的子腔,其中的左子腔为无杆腔,其中的右子腔为有杆腔; 所述缸筒的筒壁上开设有两个工作油口,其中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无杆腔连通,另一个 工作油口与有杆腔连通; 所述主活塞为柱形活塞,主活塞的右端穿过缸筒的右缸盖伸至缸筒外部,主活塞与缸 筒右缸盖的结合部滑动配合并气密封,主活塞右部的周面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琪权江辉李斌裴国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信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